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燃料的變遷與合理利用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跨學科研究課題。本文旨在探討跨學科實踐活動項目化學習,以燃料的變遷與合理利用為例,分析化學、物理、歷史等學科的融合如何促進學生對燃料變遷的深入理解,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和實踐活動設計。通過項目化學習,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掌握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
一、“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項目整體規劃
1.教學主題分析
本研究聚焦家庭能源使用的歷史演變和其合理化問題。其核心目的在于利用現實社會背景,激發學生在調研過程中形成科學選擇和使用能源的策略。研究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和理解能源使用的變化模式,促進他們理解化學反應、能量轉換和可持續發展等重要概念。同時,該項目也旨在培養學生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
本項目化課題需3個課時完成,作為新課標提出的十大跨學科實踐活動范例之一。教材上看,本課題涵蓋了人教版教材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能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的相關內容,同時結合了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的熱量傳遞、壓力變化、材料的熱膨脹等物理知識,能源的變遷等歷史知識,做到了跨學科融合。初中化學新課標中在課程內容中主題1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主題2物質的性質與應用、主題4物質的化學變化以及主題5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都有對本項目內容的要求,可見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項目式學習,能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
2.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中學習分析木柴、煤、石油氣、天然氣、煤氣和植物油氣的使用時代及變遷原因。項目學習中,學生需要了解家用燃料變遷史,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能源及其優點和消耗能源對環境的影響,樹立環保意識,能根據不同燃料特點和燃燒條件選擇不同的燃具,推測未來燃料發展,最終設計出適配未來能源的燃具圖紙。本項目可作為對第七單元的復習課,三個課時采取導引課、探究課、展示課的形式。(詳見下頁表)
二、項目分析
1.項目定位
本項目的實施需要回答三個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家用燃料的變遷原因,家用燃料的選擇依據;研究價值——通過化學、物理、歷史跨學科融合,使學生調動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研究思路——站在化學反應角度重識燃燒反應→從物質的性質角度重識燃料→推測未來燃料的一般思路與方法→應用跨學科知識設計未來燃具。
2.學情分析
第七單元作為化學上冊的最后一單元,學生學習的燃燒的條件及能源的相關知識,知道化學變化包含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可以從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反應現象、反應類型來認識化學反應,具有元素觀和守恒觀。知道物理層面的熱量傳遞、壓力變化、材料的熱膨脹。但是缺乏收集和解析資料,規劃項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知識零散單薄,缺乏知識經驗的結構化。
3.教學素養目標
通過學習燃料的變遷,甲烷燃燒等活動,從物質的變化、燃燒條件、燃燒的現象等角度系統建立對燃燒反應的認識,建立燃燒反應的思維模型并應用模型。
通過認識燃具及分析燃具中各部分的功能,認識燃燒的條件及調控化學反應的方法,并逐步形成化學反應可調控的意識,發展變化觀。
通過分未來燃具的設計,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能源使用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更環保的能源利用。從理論到實際操作的轉化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項目實施過程
1.項目準備
前置任務:課前查閱燃料的變遷歷史與新能源等相關資料。
問題提綱:(1)對燃料燃燒這種化學變化你有哪些認識?(2)如何利用化學變化認識酒精燈的燃燒? (3)燃料變遷的過程及目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真實的調研和分享,分析燃料被替換的原因,形成家用燃料選擇的思路和方法。通過燃料燃燒復習化學反應的變化觀、能量觀。形成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2.項目開展
任務一:家庭燃料的變遷。
前置性學習真實情景,組織學生觀看小組拍攝視頻《家庭燃料變遷史》,引入并展示燃料的變遷歷史,引出項目主題,使學生的感受化學變化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意義和價值和意義。引導學生思考家庭燃料都經過了哪些換代?換代的原因是什么?通過木柴、煤、石油氣、天然氣、植物油氣的狀態,著火點,熱值,能源的介紹,交流討論上述燃料更迭并歸納總結燃料更迭的。診斷和評價學生對化學變化的系統思維的遷移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任務二:未來家庭燃料預測。
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植物油燃料介紹》材料,學會從多方位視角考慮問題,通過質疑和批判,辯證地看待問題。了解社會發展,用化學的眼光看待生活。
任務三:未來燃料的燃具設計。
通過設計未來燃具,學生需要跳出現有技術的限制,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的燃具。設計燃具涉及到化學、物理、歷史、科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這要求學生能夠將不同學科的知識綜合運用,進行跨學科學習。通過設計燃具,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能源使用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更環保的能源利用。
3.項目評價
任務四:項目成果展示與評價
通過未來燃具的設計活動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請學生從科學性、創新性、安全性、經濟性、小組合作等維度對產品進行評價。學生根據評分表自評和互評,選出最佳設計。
四、項目反思
學科整合是本次項目成功的關鍵,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素養,還培養了他們的綜合能力。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戰,如學科知識的深度整合、學生創新思維的激發等。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科整合的效果,建議在后續項目中加強學科間的聯系,提供更多的跨學科學習機會,以及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創新設計。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實現學科整合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