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色規劃彰顯辦學特色
學校依托自身特有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確定符合實際的核心價值理念和主導文化精神,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將紅色文化融入到學校的辦學理念,2013年,學校提出了“情系家國,懷容世界”的辦學理念,在此基礎上學校逐漸確立“情懷教育”辦學特色和“弘揚紅色文化,培育情懷少年”德育策略。在學校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各項工作都緊緊圍繞著紅色教育開展,制定學校紅色教育規劃書,完善辦學思想,深入挖掘和豐富“情懷教育”特色內涵,構建紅色教育理念,擦亮學校德育品牌。
二、紅色課程滋育情懷少年
為把紅色教育落細落實,學校構建了一套完整的能進入課堂并常態開展的課程體系,整體設計課程,細節落實到每一個課時,每一位老師,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學校特色課程內容從自我發展、社會擔當、家國情懷三方面進行設計,在每個年級分層實施。低年級主要是正確認識自我、完善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形成規則意識;中年級主要是懂得尊重他人、關心集體,學習適應社會角色,提高參與和服務社會的能力,提升綜合素養;高年級主要是了解國情,了解黨史,了解中國夢,立遠大志向,樹立作為中國少年兒童的責任感。
三、紅色活動培育情懷少年
1.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校積極打造“紅色+特色”的黨史學習教育范式,將黨史學習融入到育人實踐中。如開學第一課開展學習黨的精神譜系系列活動;結合兒童節和建隊節,做好政治啟蒙教育和隊知識教育;結合建黨節、國慶節等講解黨的歷史,系列化、多渠道、多層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校結合已形成的紅色文化資源加以創新,擴大覆蓋范圍,從黨員向教師延伸,從學生向家庭延伸,從校內向校外延伸,實現“家校社”三位一體學黨史,舉行“家庭紅色故事會”,家長、隊員共讀紅色書籍,同講紅色故事等活動,讓黨史學習走“新”走“心”。
2.開展紅色教育月系列活動。每年12月為學校“紅色教育月”,在這一個月中學校會集中開展系列活動,包括追隨紅色印跡、參觀學校紅色教育基地、召開理想信念教育級會、英雄中隊主題隊會、拜訪榜樣先鋒人物、舉行毛主席誕辰紀念活動、開展紅色宣講比賽等。
3.開展立志教育活動。學校開展的立志教育進一步深化了紅色教育內涵。通過立志教育的引導,幫助少年兒童把自己的個人價值追求與服務祖國人民相統一,依托紅色歷史文化資源,開展較為系統深入的立志教育特色課程研究與實踐,通過“啟志——立志——逐志”三步走的系列小主題進行多學科融合,引導學生尋找榜樣,引導學生思考應當如何立志,立什么樣的志向,引導學生對理想目標的認識逐步由朦朧趨于清晰,并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
四、紅色文化浸潤情懷少年
為了營造濃郁的校園紅色文化環境氛圍,學校設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欄,在校園內積極打造紅色元素,修建了“毛主席視察棠下紀念室”“粵湘苑”“情懷石”“長征路”“立志樹”“校史長廊”等。各班精心設計班級文化墻、黑板報,彰顯紅色文化的精神特質。每個班級都有班風、班訓、書吧、立志墻,有英雄、先鋒人物的介紹和催人奮進的格言,形成和諧健康、積極進取的氛圍。學校每周的升旗儀式,全校師生除了高唱國歌,還齊唱充分展現學校紅色文化的校歌《芒果飄香》。每天紅領巾廣播站播放的一篇篇動人的英雄先鋒故事沁入心田,孩子們在紅色文化氛圍的浸潤下逐漸潛移默化。
五、紅色實踐鍛煉情懷少年
1.開展“紅色基因代代傳,百名師生講黨史”實踐活動。黨支部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育人實踐中,成立了“百人紅色宣講團”,由黨員教師和學生組成,在紅色學堂“毛主席視察棠下紀念室”向本校師生、來訪嘉賓、幼兒園小朋友講述毛主席的豐功偉績,介紹學校光榮的紅色歷史。
2.開展國防教育實踐活動。為弘揚紅軍精神,凝聚團隊精神,增強學生體魄,鍛煉頑強毅力,學校與黃埔軍事訓練營合作,在開學前后組織全校學生開展為期一周的國防教育。
3.開展研學活動,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二十大召開以來,棠下小學少先隊積極組織紅領巾宣講員到“毛主席視察棠下舊址展館”參觀學習,用少年兒童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開展主題宣講活動。學校還與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館校共建,到烈士陵園開展“祭奠英烈,緬懷歷史”活動,選拔優秀的學生擔任烈士陵園紅色宣講員,深入校外實踐營地為人民群眾講述革命先輩的故事。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