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村“兩委”作為農村基層治理的核心力量,其建設水平直接關系到農村的發展與穩定。本文以邯鄲市復興區康莊鄉為例,通過調研深入了解農村黨建工作現狀,分析村“兩委”存在的問題,為加強農村黨建工作、服務上級決策提供可資借鑒的建議。
關鍵詞:康莊鄉村“兩委”農村黨建
康莊鄉位于邯鄲市主城區復興區西部,屬近郊型農村,轄19個行政村,面積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萬人。全域19個村實現省級美麗鄉村全覆蓋,另有2個國家級森林鄉村、1個中國十大美麗鄉村,1個河北省美麗休閑鄉村,現已成為邯鄲市城市休閑后花園、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是整個邯鄲市水林生態網的主陣地,是連接城市與自然的綠色紐帶。2023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0元。為進一步摸清農村黨建工作情況、全面加強村“兩委”建設,我們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村莊、深入家庭、深入群眾,通過查閱資料、座談交流等形式,進行了深入細致調研。
一是突出黨建引領,著力增強組織功能。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著力建設好黨支部,選好“領頭羊”,通過找到群眾認可的有熱度、有公信力的村民“當家人”并加以培養,把黨的領導與村民自治融合落到實處。以康莊村為例,村醫康香麗主動為獨居老人建立健康觀測臺賬,每日敲門并記錄老人健康情況,在群眾中打下了良好基礎。鄉黨委了解到她的工作表現,重點選育培養。自康香麗任支書后,該村年信訪量由之前占據全鄉47%,斷崖式下降為零,亂村實現善治。
二是突出生態優先,著力打造鄉村樣板。對標“千萬工程”成功經驗,全鄉關停“小散亂污”企業70余家,改造戶廁5542座,公廁59座,鋪設污水管網99000米,街巷硬化355038平方米,建設污水處理中心23座,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動農業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生態化。治水、固土、疏浚河道,森林覆蓋率由27%提高到52%,轄區內主要河流沁河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先后打造了中國十大美麗鄉村石坡村,2個國家級森林鄉村石坡村、南牛叫村。
三是突出融合發展,著力提高鄉村旅游收益。牢牢把握農文旅融合發展定位,將19個村系統規劃為4條發展帶:康湖“慢生活”生態畫卷帶、千年禪房寺人文觀光帶、千畝玫瑰芳香產業帶、河北工程大學現代農業產學研發展帶。目前19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達20萬元以上。康湖區域3個村,年均收入過百萬,是市定目標的5倍。逛康莊大集、到康湖邂逅“桃花島”、品渡咖啡、體驗鄉村“慢生活”已經成為邯鄲市民近郊度假新時尚。2024年1-10月份,全鄉共接待游客人數37萬人次,同比增長41.8%,旅游收入180萬元,增長59%。
四是突出產業帶動,著力鞏固脫貧成果。通過貸款貼息、資產入股等方式,優化脫貧攻堅銜接資金使用,扶持“北李莊葡萄”、康湖玫瑰鮮花餅、東望莊金蟬、柳家塘鴨蛋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申請地理標識,扶持小打小鬧的農產品升級為集約化、品牌化生產的綠色有機食品。在這個過程中孵化市級家庭農場5家,吸納防返貧監測農戶7戶24人,這24人2024年均收入39600元,較之上年度年均收入14000元,增長25600元,人均收入增長率為182%。
五是突出鄉風培育,著力建設精神高地。鄉黨委依托各村婦女小組定期開展家德故事會,與各村文藝隊互動搞周末大舞臺系列會演。并且通過區文化館聯系了市著名的東風劇團定期下鄉授課,培育文藝愛好者,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在鄉黨委規范引導下,各村文藝骨干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句半”村規民約,口口傳唱,綿綿用力,成風化俗。現在加入文藝隊的老百姓已經有200余人。在近兩年的美麗庭院評比、光榮之家評比中文藝分子所在戶占比全鄉41%。
一是用力不均、效果不好。村“兩委”大多數時間精力用在完成上級交辦任務上,比如:耕地保護衛片整改、環境衛生整治。而作為村民的當家人,服務村民的辦法不多。比如:在協調拆除違建上,當老百姓的違建已經形成時再去動手拆除,與老百姓的裂痕再修復就很難。
二是能力不足、方法不靈。村“兩委”的溝通技巧、知識儲備、適應新形勢的本領需要提高。主要表現在處理矛盾糾紛調處時缺乏柔性話語與有效調解手段。比如:中莊村王某要綠化占地款600元,村“兩委”一句“就600元,吃不起飯了?別人不找,就你找。”導致矛盾上行至鄉。雖然后續該群眾問題得到了妥善處理,也批評處置了該名干部,但中間還是耗費了很多行政成本。
三是儲備不夠、培育不夠。村“兩委”儲備后備干部范圍比較有限,導致在正式選舉時,村民只能在既有的人選里選,選出來的人并不是村民心中的理想人選,就像是矬子里拔大個,并沒有完全稱心如意。
四是上升不暢、待遇不優。村支書的職業上升渠道還沒建立。隨著公務員崗位的逢進必考,村支書很難進入鄉領導班子,因為職業天花板的存在,干事熱情仍需進一步激發。其他村“兩委”的待遇,無法吸引有本領有抱負的年輕人。比如,一個支部委員月基礎職務補貼為1300元,而在康莊鄉農民月均收入在2023年就已經實現了3500元。
一是打好“減”字牌,在激發活力動能上下功夫。建議上級在工作安排時,不僅是交辦問題,也站在落實者的角度共同想法破題,提供政策支持。讓上級和下級成為一個為群眾解決問題的共同體,而不是上級交責任,下級扛問責的兩端。通過減輕村干部工作的行政負擔,讓村干部將更多精力放在服務群眾上,實現村干部村民“當家人”身份的回歸,釋放“兩委”自治活力。
二是打好“育”字牌,在提高能力素質上下功夫。上級在設計培訓方案時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一村一策,有針對性的加強對村“兩委”的干部培訓。比如對于種植果蔬需求強的村,為村干部提供專業的農技培訓。比如對于發展重心在鄉村旅游上的村,就要側重培養“兩委”干部旅游管理能力。搭建橋梁,邀請高校學院為干部培養提供精準的培訓師資力量。另外,要引導村“兩委”著力于長效學習機制的構建,將培養學習常態化,定期對“兩委”干部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檢驗,讓村干部不敢松懈,不斷自我進步。
三是打好“儲”字牌,在完善配備制度上下功夫。信息公開,拓寬村“兩委”后備干部儲備來源渠道,在培養黨員的時候就開始征求村民意見。比如在村民代表大會、每個月主題黨日時就公開亮明入黨名額、年齡、學歷條件,讓黨員和村民代表推薦入黨積極分子候選人并陳述推薦理由,拓寬黨員儲備。另外,針對農村婦女兒童多這一特性,建議村婦女主任兼任支部委員,帶動婦女參事議事。
四是打好“拓”字牌,在做實關懷激勵上下功夫。可以持續優化干滿一屆的支書轉事業編制、入鄉鎮領導班子機制。比如在干夠一屆且獲得省市榮譽稱號、年齡學歷符合要求的支書里優中選優,通過定制測試解決實際問題與理論知識相結合的適合村支書的考試,通過者可以轉事業編制或者通過競聘進入鄉領導班子,讓更多的支書有奔頭。提高村“兩委”的待遇,可以考慮在最低收入水平的基準線上以績效考評為依據,允許一定的差異化,比如通過構建以基礎工資為本、以考核獎勵獎金為支柱、以養老保險為保障的待遇體系,從而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技術的人加入到農村干部隊伍中。
(作者單位:中共邯鄲市復興區康莊鄉黨委)
責任編輯: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