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原本屬于學術范疇的“內卷”開始出現在社會大眾的視野之中,后來引發了廣泛的共鳴。
先是清華大學大一學生的作業太難,有人用“超級內卷”加以評價,在網絡上激起熱烈討論,從此“內卷”跨出學術領域,引申用于描述學生沉重的課業負擔和競爭壓力。最經典的例子,莫過一張被稱為“清華卷王”的照片。照片里,幾個清華學生騎著自行車,居然有人邊騎車邊用筆記本電腦。群體內部競爭激烈,為了取得微小優勢,每個成員都承受著巨大壓力。這樣的現象大家都心有戚戚焉,“內卷”一詞因而頻繁進入日常話語之中,簡稱為“卷”。
2020年年底,《咬文嚼字》雜志編輯部發布年度十大流行語,“內卷”入列。對此,編輯部是這樣描述的:“‘內卷’又稱‘內卷化’,譯自英語involution,本是社會學術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更高級模式的現象……‘內卷’流行開來,高校學生用它指非理性內部競爭。有同學舉例:老師要求論文五千字,不少同學為評優寫了一萬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務,但獲優比例并未改變。現在,‘內卷’從大學生群體中‘出圈’,各行各業內部的非理性競爭都以‘內卷’稱之……”
競爭壓力古已有之,于今為烈。新時代的“內卷”英文怎么說?各方曾公開討論過這個話題,后來口徑趨于一致,基本就定調在了involution。
“內卷”的英文真的是involution 嗎?
involution是個深奧的單詞,我看到時腦子暫停了片刻才逐漸浮現出“卷入”“糾纏”“錯綜復雜”等相關的意思。所以,看到把“內卷”譯為involution,我一開始是有點困惑的。
簡單說文解字一下。involution是involve的派生詞,二者都來自拉丁文,詞源義是“往內卷”“卷入”“包在里面”(in-“在內;往內”+ volut/volv“卷”)。動詞involve常見,中小型的基礎詞典就收了,而名詞involution晦澀,大型以上的綜合性詞典才查得到。
經我求證,involution的概念橫跨許多專業學科,各有不同的翻譯,比如自卷(哲學)、對合(數學)、內包(語法學)、退化(生物學)、復歸(生理學)、內旋(解剖學)、衰退(醫學)、內卷(社會學)。最沒有學科色彩的是“卷入”“糾纏”“錯綜復雜”,這三個意思也是我看到involution的第一反應,總之是個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難度的單詞。
多年前,社會學界從西方引進involution,譯作“內卷”。多年后,“內卷”一詞在中國爆紅,融入了中國特色,產生了語義偏移,最初的專業內涵已經質變,但名稱依舊。也就是說,現在大家理解的“內卷”,已經不完全是引進時的“內卷”了。
我搜索英文的語料時發現,相較于“躺平”的討論熱潮,“內卷”顯得安靜沉寂,原因或與整個世界的時代氛圍有關。“躺平”的英文是lie flat(直譯,動詞)、lying flat(直譯,動名詞)和tang ping(音譯,名詞),三者均已入典,收錄于《牛津學習詞典》和“詞典網”(Dictionary.com)兩部在線詞典。“內卷”的標準英譯involution則不然,英文詞典里的involution 尚未納入中國特色的“內卷”,還查不到這個義項。原因可能是語料證據不足,而語料證據不足或許是因為詞語代表的現象沒有在英文媒體引起足夠的共鳴。
當然,外媒還是有相關報道的:
2020年11月,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學生報紙《密歇根日報》(The Michigan Daily)以特稿探討了“內卷”,文章標題是How Involution Perturbs China’s Youth(內卷是如何讓中國年輕人不安的)。
2021年5月,美國《紐約客》雜志(The New Yorker)刊登了一篇針對內卷的專題報道,題為 China’s “Involuted” Generation(中國的“內卷”世代),廣為引用、轉載。
2022年8月,美國《財富》雜志(Fortune)的記者撰文探究了當今中國的社會現象,提到Lying flat and involution are not just online fodder…(躺平和內卷不僅僅是網上的素材……)。
由此可見,“內卷”的英文involution(名詞)或involuted(形容詞)已見于權威的英文媒體。至于動詞,或可依此逆構,采用involute。另外,為了更直接地彰顯中國特色,“內卷”音譯的nei juan(名詞)也可適時引入。
“內卷”的這幾個說法由于單詞深奧少見,內涵又有中國特色,絕大多數的英語人士可能都不懂,因此使用時不妨輔以較常見的近義詞,比如:
one-upmanship(勝人一籌,名詞。你強,我要比你更強)
hypercompetitive(超競爭的,形容詞。競爭極度激烈的)
hypercompetitiveness(超競爭,名詞)
cutthroat(競爭異常激烈的,形容詞。激烈到要“割喉”殺人的)
cutthroat competition(殘酷無情的競爭,名詞詞組)
rat race(永無休止、令人疲憊不堪的激烈競爭,名詞詞組。原指老鼠競賽,掙扎求存)
join the rat race(加入永無休止、令人疲憊不堪的激烈競爭,動詞詞組)
譯無定法,一物多名,一義多表。“內卷”的英文,也展現出這樣的語言特性。
*上海杉達學院英語系教授兼外語學院院長,語料應用與研究中心學科帶頭人,國家語委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本刊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