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貨物的運輸量越來越大,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道路運輸起到了重要的推動支撐作用,特別是危險貨物安全運輸更是顯得至關重要。危險貨物運輸時,需要做好各項安全保障,才能確保整個運輸過程的安全可靠,使貨物能夠安全運抵目的地。如果缺少安全管理,則容易導致運輸過程中發生安全責任事故,不但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貨物損失,更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隨著國家對道路運輸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國家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管理上越來越重視,不斷提出更高的標準要求,確保道路運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就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危化品運輸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以此,不斷提升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的安全管理能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關鍵詞: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
一、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中的潛在風險
(一)交通事故風險
道路運輸過程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因素是交通事故的潛在風險。也就是說,貨物運輸往往是長途較多,運輸車輛在路上行駛時,會受到天氣、車輛、行人及不可預測因素影響,導致交通受阻。如果長途運輸中,駕駛員產生疲勞、超速、注意力不集中及操作不當等問題,極易出現交通事故。如果駕駛的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則會因車輛所載危險貨物而造成破壞力更大的危險,事故后果往往更為嚴重[1]。
(二)貨物泄漏風險
危險貨物種類繁多,危險特性較為復雜,一般具有有毒、腐蝕或易燃易爆等危險特性。如果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操作不當、容器罐體破損、車輛碰撞或其他意外則很有可能出現危化品現場泄漏的情況。如果出現了交通運輸過程中的泄漏,有毒物質不但會造成人員的傷亡,更會對周邊的土壤、水源、空氣、環境和人員健康帶來較大影響。特別是有毒物質泄漏后會在空氣中擴散,波及影響到更大范圍的居民人身安全和生態危害。
(三)火災爆炸風險
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中的火災爆炸事故多發,特別是一些危險品很容易在碰撞中出現風險。易燃易爆性質的貨物,包括氣體、液體或固體化學品等,如果出現了碰撞,就會出現火花,出現火災風險,引燃周邊的物品,控制不當就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出現火災或爆炸事故風險。火災爆炸又會對周邊產生影響,特別是對周圍環境和行人生命安全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二、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隱患排查
(一)對運輸企業排查
為了保證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的安全可靠,需要從源頭治理,不斷減少風險隱患,確保道路運輸安全可靠,只有常態化做好隱患排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保證貨物與人員的安全。要定期對運輸企業進行檢查,受理貨物時,要認真核對,規范操作,從第一道關口掌握貨物安全情況。檢查過程中,需要運輸企業出示資質證明,做好資質上的嚴格把關,對沒有危化品運輸資質的企業一律排除承運資格。對運輸企業安全例會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從業人員及時參加相關的安全會議,確保從業人員日常受到企業的安全警示、安全提示提醒。安全會議必須由主要負責人主持參會,企業每個季度要到一線監督安全工作落實情況及效果。定期對運輸企業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對安全關鍵崗位做好監督檢查,保證企業日常安全工作能夠得到有效落實。檢查運輸企業安全教育培訓的情況,把法律法規、安全駕駛操作技能、安全行車、危險貨物危險特性、應急處置等內容作為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要對參與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押運員進行崗位職責培訓,保證他們均具備良好的業務技能,以保障危險貨物運輸安全。
(二)對運輸車輛排查
危化品車輛的技術性能,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的重要一環,如果車輛技術出現了問題,則會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在出車前,對車輛的檢查是不可缺少的。車輛的證照資料齊全,安全卡隨車攜帶,對車輛燈光、制動、雨刮、輪胎進行安全檢視巡查,確保車輛技術完好。檢查車輛配備安全防護器材是否齊全有效,檢查車輛危險貨物標志標識是否完整清晰。運輸企業要制定健全相關的車輛技術管理制度,特別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要落實“綜合檢測 + 罐體檢測 + 一車一檔檢測”等管理機制。健全車輛技術檔案。日常要做好運輸車輛的維護保養,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對車輛做好日常檢查與年審相結合。另外,要對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進行路面執法檢查。執法部門要加強路面巡查檢查,對上路車輛,要檢查車輛證件、危險貨物駕駛員及押運員從業資格證件,排查危險因素,車輛上要有齊全的應急裝備,如果出現危險事件,能夠第一時間解決,并快速做好支援,避免出現人員傷亡[2]。
(三)對從業人員排查
道路運輸離不開從業人員,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過程中,包括駕駛員、押運員、管理人員等,如果操作不規范,會造成不良影響。要對管理員及相關從業人員從業資格做好審查,保證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負責人、管理人等具備安全兩類人員考核合格證書,對無證從業人員要嚴厲處罰。對裝卸員、押運員及駕駛員等的檢查要查看是否有從業資格證,可隨機進行現場應急反應處置能力詢問測試。督促運輸企業建立駕駛員從業人員信息檔案,電子運單系統綁定從業人員與實際操作從業人員保持一致。強化對從業人員操作規程的培訓教育,避免出現違規操作的問題,嚴防駕駛員運輸危險貨物存在超限超載、超速、疲勞駕駛、駕駛過程中撥打手機、破壞衛星定位裝置、遮擋監控攝像頭等違規行為,對嚴重違規且屢次違反規定的,運輸企業應予以解聘辭退,不得在企業從事危險貨物運輸。
(四)對動態監管平臺排查
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過程中,企業要強化對車輛動態監控管理,車輛動態監控設備應保持良好狀態,企業24小時動態監控值班,動態監控平臺要及時跟蹤運行車輛,做好車輛的動態管理,企業動態監控值班人員要及時提醒提示即將疲勞超速運行車輛,糾正違規行為,避免動態監控形同虛設。在運輸過程中,如果車輛出現危險情況,從業人員應及時通過平臺報警,保證車輛人員的安全。檢查中如果發現運輸企業未能履行動態監控管理責任的,要根據相關的規定嚴厲處罰,并約談運輸企業責任人及時予以整改。
三、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從業人員職業素養不足
保障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可靠,則要對涉及的人員全面管理,特別是駕駛員、押運員及裝卸員等的管理要嚴格規范,確保他們能夠按照規程規范操作,有效避免出現潛在的危險。相關的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違規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超速疲勞、違反操作規范、違章作業等情況,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安全意識不強、職業素養不足,缺少責任心,對運輸安全不重視。企業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則極易導致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事故的發生。
(二)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應急措施不到位
危險貨物運輸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如果不重視安全管理,在運輸時出現了安全事故,極易導致人身傷亡、財產損毀、生態破壞的重大事故。只有做好應急培訓,出現問題能夠及時有效做好正確的應急處置,才能保證人員與環境的安全。如果從業人員不具備應急處置能力,就會造成更大的破壞,使危害進一步加深,給后續處理帶來障礙。當前,從業人員存在對危險貨物特性不熟悉、不掌握,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應急處置方法不清楚,處置能力不強、水平較低的情況,出現問題后不會及時設置警示標識、不會根據隨車攜帶的應急防護器材進行現場處置應對等。企業開展的應急處置演練沒有模擬道路運輸的實際場景,演練效果不強,從業人員應急處置能力提升不明顯,不能根據事故發生地點形式靈活調整,學習沒有針對性、缺乏靈活性[3]。
(三)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應急防護器材配備問題
危險貨物因為貨物的性質各異,往往需要進行不同的包裝予以運輸,不同貨物不同的包裝,這也就說明運輸危險貨物需要不同的運輸條件。要根據不同的貨物規范操作,才能確保安全可靠。在道路運輸時,為了防范可能的危險,車上需要配備不同的防護器材。當前,檢查中發現,一些車輛配備的防護器材不齊全,有些器材已失去效能,企業對車上配備的防護器材沒有定期檢查,車輛應急處置防護器材沒有登記檢查是否處于有效狀態。在運輸過程中,也發現有的防護用具不合格,企業為了減少運輸成本,沒有做到按標準配備,車輛標志牌缺失、安全告示內容缺失、反光帶破損等情況也時有出現,這也給運輸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埋下較多的安全隱患。
(四)危險貨物道路運輸監管不足
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要有全面的監管,監管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涉及的部門較多,不同部門的責任不同,檢查的范圍不一。雖然看似嚴格管理,但從法律法規層面上看,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監管,部門之間職責界限難以把握,往往導致出現責任不明、推脫責任的現象,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監管人員職業素養決定了責任心,一些監管人員專業不夠,素質不強,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執法中,管理不嚴格不規范。科技信息利用不到位,沒有建立起信息監管體系,整體監管質量受限。
四、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提升運輸從業人員職業素養
危險貨物運輸離不開相關的從業人員,從業人員個人的職業能力與素養決定了運輸安全的可靠性。為了保證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則是對人員的教育管理,這樣才能給安全運輸提供良好的保障。要做好安全培訓,不斷強化道路從業人員培訓的力度,根據相關的規定做好業務提升,對初次上崗人員要做好崗前培訓,對從業時間較長的人員要做好能力提升,確保人員的培訓質量。通過科學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對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個人的專業能力與應急能力。理論培訓與實踐相結合,要通過實訓方式做好安全演練,使相關人員掌握不同貨物、不同環境、不同危險情況的應急處置能力。
(二)強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應急措施
提高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應急水平是當前運輸企業重點工作,很多的事故是在不經意間出現,所以做好應急措施管理是對安全工作的有效考量。企業要高度重視應急預案編制,充分明確應急的目標、功能、存在的風險點、應對措施等,有效發揮出應急預案的作用。需要組織相關從業人員對預案學習,掌握應急預案內容,通過嚴格的演練,對效果做好評價,從演練中尋找不足,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保證相關人員遇到危險貨物運輸突發狀況時能有效處置,做到及時有效快速解決。
(三)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隱患排查
我國對危險貨物道路安全運輸有明確的規定,提出隱患排查治理與風險管控雙體系建設。運輸企業需要根據國家的行業規范要求,在隱患排查治理方面和風險防控方面建立良好的管理體系。運輸企業需要對車輛做好隱患排查,日常做到車輛巡檢,保證車輛技術性能穩定。保證車輛發動機冷卻正常、不能出現漏油現象、懸架彈簧連接保證良好、輪胎壓力正常、燈光制動良好、螺母不能出現松動、后視鏡清晰、車輛上的儀表開關正常等。同時,也要做好對駕駛員的管理,對檢查中發現的超速疲勞行為、身患疾病或精神狀態不佳情況,及時管理,干預控制,避免出現駕駛員違章違規操作。充分做好遠程動態監控,對車輛動態監控終端排查,確保企業平臺正常監控。
(四)加強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風險管控
保證做到風險控制,通過科學的措施,把隱患控制到一定范圍,減少風險事件發生。運輸行業風險控制包括風險回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四個方面。風險回避主要是通過對運輸委托方各項資料文件審查,保證貨物的安全性,從源頭對風險做到回避。損失控制主要是以運輸貨物的性質與遠近,對車輛、人員及監管做好組織,合理設計運輸方案,通過現代技術平臺,做好信息管理,做到信息共享,確保危險貨物運輸效率,使危險貨物能安全到達,對運輸中潛在的危險預估,制定應急預案,避免出現損失。風險轉移是建立保險機構合作關聯,危險貨物運輸風險做到轉移,減少企業損失。風險保留是在事故發生后能夠保證企業經營不受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非常重要,做好道路運輸安全評估,找到風險點與薄弱項,通過提高人員素養、強化應急、提高裝備性能,做好隱患排查及做好風險管控,才能更好有效提升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確保企業良好效益。
參考文獻:
[1]熊媛媛.探討道路運輸企業的安全現狀及對策[J].經濟學,2019,2(05):27-28.
[2]方正.危險貨物運輸既要安全,也要便民利民——《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解讀 [J].廣東安全生產,2020(1):54-54.
[3]何雅婧,李升朝.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原因研究[J].2014(05):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