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加強外宣工作作用日益凸顯,不僅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寄予更多期望,也對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縣級融媒體要圍繞縣委和縣政府的核心任務,創新工作理念,深化隊伍建設,善用輿論影響,努力培養一支擁有扎實政治素質和卓越職業能力、勇于承擔重任的外宣隊伍。就探討在融媒體時代做好縣級融媒體外宣工作的途徑,本篇文章將以長子縣融媒體中心為例,結合作者自身工作開展論述。
引導輿論導向,展示地方形象、提升地方傳播力和影響力,縣級融媒體中心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促進招商引資工作、旅游業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作為黨的喉舌,融媒中心有義務和責任扛起對外宣傳大旗,增強“四力”建設,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縣級融媒體中心利用外部宣傳,可以迅速傳達信息,幫助群眾理解當前形勢,滿足群眾當下最迫切的信息需要。例如,長子作為中國青尖椒的主要產地,實施“一縣一業”政策,通過媒體的持續深入報道,幫助更多農民了解政策、運用政策,助力農民豐產豐收。
通過加大宣傳,吸引更多投資與人才,為地方文旅產業創造更多的展示平臺,拓寬文旅發展,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例如,在2024年“十一”小長假期間,隨著《黑神話:悟空》的爆火,多家媒體在推廣長子古建上加大力度,長子旅游市場創新高,接待人數超過95000人,帶動了周邊地區1300多個崗位的就業,實現了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
要提升外宣工作水平,樹立精品意識是關鍵,優秀的新聞作品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創作好每一條新聞報道,才會出現優秀的新聞作品。
發掘在日常工作中熱衷于宣傳、專業技能過硬、文學素養扎實的杰出記者,組建專項團隊,肩負起對外宣傳重任,充分發揮記者在報道方面的優勢;定期進行新聞專業知識的培養,組織外出考察、內部相互評估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提高外宣記者的綜合業務能力。
例如,長子縣融媒體中心積極運用短視頻這一時下最受歡迎的傳播方式,精心挑選優秀的人才組建專業團隊。在2024年“五一”期間舉辦的“紫云山神話文化旅游節”和“村晚嘉年華”系列活動中推出了一系列高質量高水平的作品,乘借“千萬工程”實施的契機,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樣板,提升了長子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走近長子、了解長子。
作為推進區縣融媒體中心發展的重要一環,縣級融媒體要深入探索本地區的歷史傳統、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等資源,創作獨具特色的地方新聞,促進內容與傳播渠道的深度融合。近年來,長子縣融媒體中心圍繞“鄉村行·看振興”“千萬工程”等主題,多名外宣記者在千村萬戶走訪中挖掘亮點和特色,記錄鄉村振興變化,集中體現了對外宣傳的積極成效,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外宣是一項系統性工作,設立切實的獎勵與懲罰機制,構建有效的管理體系能夠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對于表現突出的記者給予一定的獎勵,在評職中優先考慮。同時,注重提升新聞的質量管理,并對記者進行系統的培訓與指導。長子融媒體中心設置了激勵機制,對表現突出的記者進行職稱優評,并制定包含三審三校制,大幅提升稿件的準確度。
上和下。對上要積極與國家級、省級媒體保持密切聯系,營造和諧、暢通的通聯環境,敏銳跟進媒體報道方向,主動推薦新聞素材,積極提供亮點線索,爭取在大報大臺大終端平臺多刊(播)發本地報道。對下要深入了解基層農村情況,關注精神文明建設、鄉村振興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突出成就。
新與舊。新聞以真實性為核心,在進行創作的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墨守成規、拾人牙慧。可以從以往的新聞中提煉出新的關注點,加強分析,這樣的報道才能更具活力。作為農業大縣,長子及時在特色農業發展等主題上籌備稿件,深挖特色,相關報道在央廣網、《山西日報》等多個平臺轉發;在候鳥歸來時節,圍繞生態環境改善候鳥逐年增多主題進行深入報道,省級媒體20余個積極轉載刊發。
特與快。新聞的生命在于快,要緊跟發展脈搏,關注熱點問題,聞風而動快速出擊,只有贏得時間上的主動權,創作出的新聞作品才能占得先機。長子融媒記者第一時間深入現場,創作的社會關注熱點新聞《好樣的!長子縣一村民勇救落水女孩》《長子76歲老黨員捐獻遺體》等作品第一時間刊發,贏得了社會的熱烈反響和良好贊譽。
在當前對外宣傳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縣級融媒體中心新聞工作者應主動出擊,爭取在宣傳方面取得領先優勢,做好黨和政府的“傳聲筒”,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促進當地社會與經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全面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長子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