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習小組的活力,能夠有效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具體的做法可以是:提供外驅力,讓小組活力有外力保障;激活內驅力,讓小組活力有內力支撐;鎖定師與生,讓小組活動驅動教與學。此過程中要尊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在研究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充分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小組活力;教學效果
課程改革的多年推進,讓學生已經習慣了包括小組學習在內的多種學習方式。從宏觀層面來看,高中語文教學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關鍵是在合作學習中將學習任務具體分配給每個學生,確保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1]。但是,教師需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激活學生自身學習的需要,才能夠真正增強學習小組的活力。筆者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粗淺思考。
學生主體性的激發,需要教師提供充足的外驅力,以讓學習小組的活力增強有充分的外力保障,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去中心化”。研究表明,“去中心化”是一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的教學模式,該模式能充分釋放學生學習活力,形成更加積極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2]。
以部編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下冊)《中國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學為例。在實施小組學習之前,教師可以采用同組同質的方法組建學習小組,讓學生能夠自信地參與小組交流,避免因特別優秀學生的存在而出現小組中心人物。于是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這樣的熱烈景象:學生會就“中國建筑的特征”展開熱烈的討論,并且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相應的見解。如有學生說,中國古代建筑確實是一個獨特的體系,在很多周邊國家的建筑中,都能夠看到中國建筑的影子;也有學生能夠借助于商業廣告中所運用的中國建筑的元素,從本義角度解讀“鉤心斗角”的含義……
由此可知,要想充分激活學習小組的活力,就必須激活每一個學生在小組中的作用,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顯然,當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小組學習自然也就呈現出活躍的狀態,而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也就有了堅實基礎。
學習小組的活力僅僅依靠外驅力來支撐是不夠的,最關鍵的還是要讓學生在參與小組學習的時候擁有強大的內驅力。有研究表明,小組合作學習在改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學生心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以及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認知等方面的效果顯著[3]。教學經驗表明,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自發激活內在的驅動力,絕大多數學生的內驅力需要教師想方設法去激活。而內驅力的激發,其主要方式就是讓學生形成參與表達的動機??紤]到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需要,這時的小組學習不能完全采用同組同質的思路,很多時候必須采用同組異質的思路,以保證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互通有無、取長補短。
還以上面所舉的《中國建筑的特征》小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課文中的某些重點描寫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如課文重點描述了中國建筑的九個基本特征,教師就可以采集到這樣的合作交流信息:有學生表示對中國建筑的關注焦點在于屋頂,因為屋頂有著豐富的結構,最能引人注目;而有學生則從整個中國建筑的全貌進行闡述,能夠比較準確地說出一些建筑的名稱,同時也能夠借助于課文當中的相關描述,去勾畫出關于中國建筑的整體面貌;還有的學生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會提出質量較高的問題,比如“為什么中國的建筑會有那么多的結構”,于是同組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當中就形成這樣一種解釋:在古代,由于建筑材料所限,人們不可能用當下流行的鋼筋混凝土去建筑,只能在大自然中就地取材,于是木材就成為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材料源頭,對木材的加工也成為中國建筑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在中國建筑史上,木工的鼻祖魯班客觀上也就成為建筑的鼻祖,而對木頭的加工也就成為體現建筑特征的關鍵環節……
這樣的判斷與分析將學生討論與交流的重心引向木結構的榫卯結構等等,這又幫助學生開辟了一個新的交流空間,學生會發現課文當中所描述的諸多建筑結構,其實都借助不同的結構而表現出不同的功能。一個有意思的交流細節是,當學生的討論重點集中在榫卯結構上的時候,不少學生能夠從數學之幾何、物理之受力等角度進行解釋。這客觀上演繹出跨學科教學實踐的學習樣態,也為語文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了重要助力。
真正有活力的學習小組應當將教師與學生同時納入其中,應當是教師通過精湛的引導讓學生高效地參與。所以增強學習小組的活力必須同時鎖定教師與學生兩個角色,以讓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銜接,這樣也就能夠讓小組活動在驅動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同時,成為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驅動力。
比如上面所舉的例子當中,學習小組是采用同組同質還是同組異質,客觀上就取決于教師,而教師判斷的依據又是學生內在動力能否得到有效激活。所以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實際上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通過小組學習機制的建立與優化來保證學生的學習活力,而學生則用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來讓學習小組充分發揮其教學效能。這也就保證了小組學習活力得到激發,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就蘊含其中。
總體而言,作為基礎性學科,語文教學當中應當重視小組學習的作用,要充分激活學習小組的活力,以夯實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基礎。此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當同時得到滿足,教師要在研究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充分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從而讓認知與情感相互促進。這是小組學習活力的源頭活水。
參考文獻:
[1]朱麗輝.合作學習理論視域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策略探賾[J].成才之路,2024(13):89-92.
[2]陶路江.基于學習小組的“去中心化”班委模式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10):113-114.
[3]蒙璇.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高中語文教學探索[J].名師在線,2023(36):20-22.
作者簡介:遼寧省大連海灣高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