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精神,涵蓋了鐵的信念、鐵的紀律、鐵的意志、鐵的作風,是一種源自中國革命歷史的寶貴精神。它體現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團結協作和無私奉獻等價值追求。將鐵軍精神融入學校建設,能夠豐富校園文化,提升師生精神面貌,促進學校全面發展。江蘇省鹽城市騰飛路初級中學自建校以來,一直努力將鐵軍精神滲透于德育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在特色主題教學基地建設、學生思想培育、學校精神塑造等多方面取得了成效。
鍛造“鐵脊梁”,擔當育人重任
鐵軍精神是愛國主義的鮮明體現。學校致力于鍛造教師們的“鐵脊梁”,旨在促使他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更好地肩負起培養具有深厚愛國情感與堅定理想信念的新時代青年的重任。
黨務建設方面,學校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常規的“黨員活動日”,不斷深化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支部建設,打造素質過硬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確保黨建工作與教育事業相互促進。
課程設置方面,學校開設相關課程,系統講授鐵軍精神的歷史背景、價值內涵及時代意義,促進師生深刻理解并認同鐵軍精神,進而培育學生“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培養教師“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此外,鼓勵教師將鐵軍精神融入學科教學,如在歷史課上講述新四軍英勇戰斗的故事,在語文課上解讀與鐵軍精神緊密相關的文學作品,使其滲透至學生的心靈深處。
環境創設方面,學校建設校園鐵軍文化園和紀念設施,展示鐵軍精神的相關圖片、紀念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熏陶。同時,利用校園廣播、校報、電子屏幕等媒介,宣傳鐵軍精神,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文化活動方面,學校充分利用鹽城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開展“弘揚鐵軍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系列紅色教育活動,引導師生傳承和發揚鐵軍精神,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磨礪“鐵腳板”,踏上實干征途
教師需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們的言行也可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學校尤為注重引領教師磨礪“鐵腳板”,鼓勵他們踏上實干之路,為學生樹立榜樣。如安排教師走出校園參加專業培訓,汲取新知、滋養教學;鼓勵他們參與各級各類教學比賽與教研活動,提升個人能力;積極推動家訪工作,遵循“尊重隱私、積極傾聽、記錄反饋、持續跟進”原則,開展“百師訪千家,送教進社區”活動,積極探索家校社一體化協同育人新模式。學校還鼓勵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參與研學旅行、社區調研等活動,定期組織學生參觀新四軍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讓他們親身感受鐵軍精神。
錘煉“鐵拳頭”,勇于攻堅克難
鐵軍精神激勵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事業中砥礪前行,勇攀高峰。當前,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面臨諸多挑戰,亟須我們攻克難關。學校積極錘煉“鐵拳頭”,帶領教師隊伍迎難而上。
增強凝聚力。凝聚力是錘煉“鐵拳頭”的基石。管理團隊率先垂范,深入一線,發揮帶頭作用。全校上下團結一心,共同朝著既定目標奮力邁進。
提升戰斗力。教師需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汲取新知,以應對日新月異的教育環境。學校定期開展師德師能培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得益于此,學校近年來屢創佳績,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脫穎而出。同時,學校評選表彰踐行鐵軍精神的優秀師生,以此激勵全體師生傳承這一精神。
提高創新力。創新是應對未來挑戰的關鍵。教師應具備開闊視野和崇高理想,以創新的思維與眼光引領學生適應數字化時代。學校積極推動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改革,如實施平板教學等智慧教育教學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當前,學校已將鐵軍精神融入學校各項建設,未來還將堅持以此為文化根基,為師生提供豐潤的精神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