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指出,要加快健全特殊教育體系,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針對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成長路徑模糊、培訓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濟南特殊教育中心將提升特教教師專業素養作為事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構建了“四階一體”的生長型培養模式。該模式旨在實現“一年入行、三年專行、五年領航”的師資培養目標,不僅顯著提升了特教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還為特殊兒童提供了更加專業、精準、溫情的教育服務,為特殊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崗前預備階段
搭建崗前“思政、師德、專業技能、教科研素養、數字化賦能”多維培訓課程體系,為教師職業發展奠基。此體系以提升新入職教師素養為核心,一是筑牢思想政治根基,通過主題培訓,深入學習新時代黨的思想理論,增強政治意識;二是加強師德培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引導教師樹立高尚師德師風;三是強化專業能力,開設特殊教育基礎理論課程,包括教育學、特殊教育心理學、特殊兒童的生理與心理特點等,為新教師提供系統的知識框架;四是提升教科研素養,開設教科研方法與課題申報技巧等系列課程,增強新教師的科研能力;五是數字化賦能,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書育人水平。
為助力新教師快速上崗,學校特邀學科帶頭人、杰出班主任及優秀青年教師代表,開設高品質講座,展示規范教學流程,傳授教學技巧與班級管理方法。培訓結束后,學校統一組織考核,以鞏固提升新教師的專業素質與能力。
實習引導階段
學校以三大項目為抓手,全面強化青年教師的教學與班級管理能力。
“青藍工程”作為培養青年教師的重要措施,于每年9月舉行師徒結對儀式,確立師徒關系。結對期間,師徒雙方需互相聽評課不少于15節,資深教師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朝陽計劃”則專注于提升班主任專業能力,針對新老班主任的不同需求,開設菜單式課程,結合系統培訓與嚴格考核,為班主任隊伍注入創新活力,打破青年班主任的成長瓶頸。
青年教師“五個一”成長路徑,要求每學期精讀一本教育專著、主講一節展示課、積累一份教學反思、撰寫一篇教育故事、參與一項課題研究,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新老教師緊密互動,青年教師專業素養全面提升。
進階提升階段
創建全方位學習與發展平臺,強化專業技能。一是實施常態化培訓,聚焦基本功,如兩筆字、手語及盲文等,以專業引領提升教師素養。二是組織規范化評比,以賽促教,激發教師潛能。通過評選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推薦優秀教師外出交流,促進其成長。三是秉持“科研興師、科研興教、科研興?!崩砟?,鼓勵教師將教學實踐轉化為研究課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實現教學科研一體化,逐步培育高水平教科研隊伍,推動特殊教育教學改革。
名師塑造階段
充分發揮名師引領示范作用,創建特殊教育名師團隊。一是依托濟南名師及立德樹人雙領軍團隊,成立名師工作室與教學團隊,匯聚優勢資源。二是組織針對性教學研究,每學期開展集體聽課、評課與讀書學習活動,深化課前研討與課后評議,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三是持續舉辦名師開放周,發揮名師的引領示范作用,帶動全校教師專業成長,構建特色鮮明、影響力廣泛的特殊教育名師體系。
“四階一體”生長型特教教師培養模式通過系統化、層次化的培訓與實踐,促進特教教師從新手向熟手、專家乃至領軍人物逐步成長。未來,濟南特殊教育中心將培養更多高素質特教教師,為特殊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助力他們書寫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