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詩詞思想深刻、意境優美、語言精練,早已融入世世代代中華兒女的血液,它記錄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是我們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筆者認為,經典詩詞是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的良好教材,是幫助小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培養高尚道德情操的好助手。如何利用經典詩詞開展好德育工作,實現“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道德景象?河北省衡水市新苑小學德育中心以經典詩詞為載體,在課程、課堂、活動等方面融入經典并賦予經典新的含義,讓優秀傳統文化閃耀新時代。
開發詩詞教材,潤澤學生心靈
課程設置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人類的文明成果,促進學生發展。而評價“學生發展”的指標不能只限于知識、理解、技能,還要包含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以及興趣、愛好、態度等。這些指標維度需要在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下才能得以實現。學校組織者,需要做一個堅定的行動者、一個民族文化的守望者。經過千古錘煉的經典詩詞蘊含了大量的品德教育內容,可以成為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從新時代要求出發,在“主動參與”“激發興趣”“愉悅心境”“張揚個性”等理念的引領下,充分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挖掘經典詩詞中的德育元素,開發經典詩詞系列校本教材,讓學生通過古代優秀作品的熏陶,體會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在詩詞學習中潤德潤行,形成美好的人格。
學校德育中心與科研中心組織教師首先對經典詩詞進行分層、分類。分層是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理解能力,按照年級由淺入深地編排詩詞教材。低年級教材以簡單易懂、節奏明快的五言絕句和七言律詩為主,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用傳統文化浸潤學生活潑、誠實、謙讓、勇敢等品性;中年級教材以富有精神內涵的唐詩宋詞為主,配有詳細的注釋,涵養學生樂于探究、拾金不昧、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等精神;高年級教材加入文言文等國學經典,培養學生自尊自愛、正直坦誠、寬厚待人、守信用、有毅力等優良品行。
德育中心還將經典詩詞按照其所蘊含的不同品質進行分類。一是尋找詩詞中的進取文化。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等蘊含著滿滿正能量的詩句,體現了詩人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學生去繼承。將此類詩詞編入校本教材,旨在激勵學生擔起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使命。二是發現詩詞中的愛國愛家文化。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或氣勢豪邁或憂國憂家的詩句,展現著歷朝歷代人民的愛國情懷。將這類詩詞編入校本教材,旨在引導學生品讀古人的赤子之心,養成愛國愛家的良好品德。三是挖掘詩詞中的禮儀文化。如“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禮儀三百復三千,酬酢天機理必然”等詩詞涵蓋了用餐、問候、人情來往等內容,將這類詩詞編入校本教材,目的是讓學生經受禮儀經典的熏陶,為融洽同學關系、今后更好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目前,學校開發的詩詞教材有《小學生必背篇目(一、二、三冊)》《經典詩詞》等,通過三個學段的學習,讓學生感知經典詩詞的意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培養“愛黨、愛國、文明、守紀、誠信、友善、感恩、孝悌、自主、堅強、博學、奮進、勤儉、健康、崇德、尚美”的新苑品質。
倡導經典誦讀,營造文化氛圍
為了營造濃厚的經典詩詞學習氛圍,調動全體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拓展學生對古詩詞、古詩文的積累,學校教師充分利用課前課后的業余時間,推動誦讀經典常態化。各班利用課前10分鐘,學習詩詞校本教材,誦讀經典;利用放學排隊的時間段,背誦經典詩詞,鍛煉、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學校還成立了經典誦讀、詩詞鑒賞等社團,深入剖析經典詩詞,讓學生在賞析中逐漸培養勇于進取、奮進不息等品德。
德育不應單靠學校推動,還需要家庭的助力。為了調動學生誦讀的積極性,我們發動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學習經典。各班語文教師分別建立古詩詞誦讀微信小組群,每組選出一名家長作為組長,組內成員每天晚上發送古詩詞誦讀視頻打卡,由組長負責統計組內成員每天完成背誦的情況。小手牽大手的親子誦讀形式,營造了濃厚的詩詞誦讀氛圍,帶動了更多的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經典詩詞的魅力。
開展經典活動,為學生扣好“人生的扣子”
提升學生道德素養,不能只發生在課堂上。為調動全體師生學習、背誦古詩詞的積極性,同時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學校特別策劃了“詩意潤童年,經典澤新苑”古詩詞誦讀活動,在校內掀起傳承經典的熱潮。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對于豐富學校德育內容、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活動從詩文背誦星級評選開始。各班教師發揮智慧,通過誦讀群打卡情況或班會擂臺進行評比,給學生發放一至五星不等的星級卡。五星選手可以參加最終的班級擂臺賽,各班通過古詩吟誦、詩句接龍等自主設計的游戲和競賽環節,最終評選出班級擂主。這種選拔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背誦古詩詞的積極性,也增強了班級凝聚力。
學校還組織開展了年級爭霸賽,并邀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徐淙泉、衡水市朗誦藝術學會會員黃明霞等專家進行現場點評。年級爭霸賽活動形式更加新穎,結合多媒體、計時搶答等科技手段精彩呈現。各班擂主身著漢服,一齊吟誦佳作,為活動揭開序幕。比賽共分為四輪:第一輪“誰與爭鋒”,選手按順序依次回答問題;第二輪“卓爾不群”,選手計時擺放詩句;第三輪“針鋒相對”,選手以飛花令形式進行PK;第四輪“巔峰對決”,選手通過搶答展現實力。賽場上,充分備戰的小擂主全神貫注地盯著大屏上的題目,展開激烈的角逐。搶答環節更是激烈緊張,臺下的教師們攥緊拳頭為小擂主們加油助威,小觀眾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發出惋惜之聲,時而大聲喝彩。年級爭霸賽充分展示了各班小擂主深厚的詩詞文化底蘊,也賽出了新苑學子的風采。
目前,以比賽督促學生誦讀詩詞在新苑小學已成為常態化,在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古詩詞韻律美、語言美、意境美的過程中,切實提高了朗誦古詩詞的水平,也讓他們更加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專家的點評,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幫助他們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樹立起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人生觀。
德育是對人的德性進行影響教化的教育過程。我們充分發掘經典詩詞中的德育素材,探索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通過耳濡目染、崇德向善、體驗感悟、潛移默化,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導學生通過經典詩詞,學習以仁為本、舍生取義等價值取向,學習自強不息、矢志愛國等精神,讓學生逐漸發展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優秀品德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