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對學校高質量發展有重要作用。校長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既要在戰略上重視精細,提升管理內涵,又要避免在戰術上陷于精細而忙亂無序。因此,校長要抓住重點,提綱挈領地實施精細化管理,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
管理架構——提領而頓,百毛皆順
鞏義市子美小學經過17年發展,遵循“成事·成人”的價值觀,以杜甫思想(家國情懷和人民立場)為引領,確立“一切從兒童發展需要出發”的辦學指導思想,提煉“偕子向美”辦學理念。在這一理念引領下,全校師生“人人有崗,崗崗有責,合作共進,追求卓越,人人都是學校主人”成為管理常態,個個樂于奉獻成為生命自覺。學校確立培養目標,并圍繞培養目標形成了“偕美德育、立美智育、健美體育、向美美育、成美勞育”的成長課程體系,促進學生“五育”并舉,全面發展。基于學校發展實際,學校形成了發展的五大支柱,走上有品位有內涵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學校實施“領域+級部”扁平化管理,書記和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負責領域和級部的全面工作。領域工作主要指三大中心(管理服務中心、學科發展中心、學生成長中心)的工作,負責人主要進行各項工作的頂層設計、引領示范;級部工作主要指六個年級和三個校區的工作,級部負責人主要負責各領域工作的具體落實,確保實施效果。“領域+級部”管理模式縱到底,橫到邊,全方位,無死角,不僅發揮了管理者個體特長,助力單項工作深度開展,還為管理者全面提升領導力搭建平臺,促進各項工作有機融合。
“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鞏義市子美小學相對成熟的管理架構為學校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機制保障,學校在“子美文化”的詩意氛圍中轉型發展。
規劃先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制訂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學校根據發展現狀,由校長主持,成立班子成員和骨干教師組成的三年發展規劃研制團隊。“三大中心”負責領導召集相關領域責任人和骨干教師形成規劃項目組。學校堅持每年修訂1次發展規劃,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使規劃更加科學、有效。
謀劃學校學期工作計劃。每學期,根據發展規劃和上級精神,校長召開“學期計劃制訂”工作專題會,討論學期工作重點,形成計劃提綱,由責任人撰寫初稿,最后提交黨組織會議研究,校長最終審定,形成定稿。
形成級部、領域學期工作計劃。在學校學期計劃的指導下,各級部、領域從現狀分析、目標設定、路徑設計、支持保障等方面擬訂工作計劃。
安排備課組學期工作計劃。備課組依據領域計劃和學期教學任務,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進度安排等方面制訂備課組計劃。
梳理學校每周工作清單。每周班子例會,領域和級部責任人反思本周工作,匯報下周工作安排。管理服務中心責任人依據匯報內容,梳理每周工作清單,明確責任人、時間節點、工作要求,并發布在學校工作群,告知全體教職工。
抓大放小——有所為,有所不為
選人要準,用人要信。學校制定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價考核制度,以“肯干、能干、干得好”的用人導向,選拔德才兼備的各層級干部,形成管理人才成長梯隊。對干部使用,以“成事·成人”為引領,堅持“用人不疑”的原則,善于授權,充分調動管理干部積極性。目前,鞏義市子美小學各層級干部都是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學科骨干或名師,他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專業素養引領學校各方面發展。
治理變革,機制為要。2022年3月,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鞏義市子美小學與石灰務小學、龍尾小學結成緊密型共同體,成立了子美教育共同體,形成了一校三區的辦學模式。鞏義市子美小學為了適應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需要,進行治理體系變革,深化協同參與能力,提升系統治理效能。校委會、共同體班子例會、全體教師例會的“三會”制度實現了智慧共享。“管理服務、學科發展、學生成長”三大中心,責權下移實現結構扁平與開放,提升了管理效能。
發展認同,民主溝通。學校只有凝聚教師、家長、學生、社會等各方面力量,達成共識,協同發力,學校高質量發展才有充足底氣和智慧源泉。鞏義市子美小學黨總支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和“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堅持開好學期初全員培訓會、年底教職工大會、少代會,采取問卷調查、民主溝通的方式,傾聽師生心聲,解決師生難題,形成發展認同,匯集發展智慧;每學期定期召開家委會、家長會,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開設家長課堂,攜手家長共育英才,利用家長優質資源,贏取家長信任支持;邀請社會人士走進學校,進行座談交流,為學校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
定點爆破——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學校發展過程中會面臨日常性的管理難題,鞏義市子美小學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創新導向,采取“定點爆破”的方式,集中力量,精準施策,突破障礙。
每周班子例會,各領域和級部負責人要反思本周工作,梳理存在問題。針對全局性問題,班子成員共同探討原因,制定措施,明確責任,持續反饋,直至問題解決。有些問題采取常規措施不足以解決,就需要盯準問題,另辟蹊徑,創新解決方法。例如,子美詩韻課程是學校的特色,但在具體的運行中,只注重“做”,卻未能把做的內容進行系統梳理,缺少課程系統化結構與深入推進的頂層設計。基于問題,學校形成“子美詩韻課程如何深化”專題,有步驟推進,真正讓“子美詩韻課程”引領學生全面發展。
精細化管理是提升學校內涵與價值的關鍵,也是打造學校良好形象的重中之重,更是提高規范辦學水平的基礎。校長作為學校管理第一責任人,只有抓住重點實施精細化管理,才能有條不紊地提高管理效能,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
(本欄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