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力資源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尤其是在事業單位的管理過程中,員工作為最核心的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管理人員的重視。只有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才可以最大程度促進事業單位獲得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本文主要探討了事業單位激勵員工積極性的意義,并且針對如何更好地激發員工積極性提出具體的策略,希望可以為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優化提供借鑒和參考。
隨著事業單位的發展和進步,其在我國社會服務方面承擔的作用越來越大。要想更好地提高事業單位社會服務的質量,必須做好人力資源管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通過良好的工作氛圍來推動事業單位很好的發展。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激發員工積極性的理論基礎
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個體在成長發展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內在力量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所組成的,這種不同的需要產生了個體成長的動機,不同性質的需要有先后和高低順序的區分,只有滿足了低級的需求,才可以逐步發展成健全的個體人格。人在不同時期對各個需要的強烈程度是不同的,只有下一個層次的需要滿足后才會追求上一個層次的需要,因此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提供適當的激勵,比如物質方面的激勵、榮譽上的表揚、社交方面的支持等,來滿足員工不同的需求,才可以達到激勵員工工作的目的。
雙因素理論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強調,員工對于工作的滿意度并非僅由單一因素決定。這一理論區分了影響滿意度的兩類不同因素: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其中,激勵因素特指那些能夠內在驅動員工、提升工作動力的要素,例如在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眾人認可、強烈的責任感以及潛在的晉升機會等。這種劃分揭示了員工滿意度的多維性,并強調了激發員工內在動力的重要性,這種激勵因素可以讓員工感到滿意,對工作產生積極的態度更加用心的投入工作,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而保健因素更多的是關注員工工作的環境、薪酬待遇、人際關系等,對于員工的滿意度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如果缺乏了保健因素很容易導致員工產生不滿情緒,但是其并不能單獨為員工帶來對工作很高的滿意度。在事業單位的員工管理中,除了提供具備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以及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和和諧的人際關系外,還需特別關注員工的學習和成長機會。通過提供這些機會,員工能夠感受到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并滿足其對于責任感的追求。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員工的內在動力,還能促進他們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從而實現事業單位與員工的共同發展。
事業單位激勵員工積極性的意義
提高工作效率" 在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外界的誘惑越來越多,人們對于就業的選擇也越來越廣泛,如果事業單位仍然按照傳統的管理模式提高員工積極性,僅僅依靠升職和加薪等單一的手段,很難吸引所有優秀的員工,無法有效的達到激勵員工工作的目的。但是現階段事業單位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對員工進行科學的引導,將員工的工作目標和單位的長期戰略發展目標相聯系,讓員工明確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和努力的方向,通過略有挑戰性的工作任務不斷刺激員工更加努力的工作,從而開發自身的潛能和創造力,不斷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且現階段事業單位通過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提高了員工的團隊凝聚力,使得員工更加主動的投入工作,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工作中問題的辦法,從而更快速地完成工作任務,提高工作效率,為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價值。
增強員工黏性 事業單位通過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可以讓優秀的員工感受到自己的貢獻得到認可,通過相應的回報提高了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提高了員工在事業單位內部的歸屬感,員工會更加珍惜自己在事業單位內部的工作機會。其次,事業單位通過各種激勵措施,讓員工感受到事業單位對自己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關懷,讓員工體會到在單位內部的溫暖,從而不愿意離開本單位。另外,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可以通過合理的激勵措施幫助員工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遇到問題積極解決,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為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堅定的人才保障[2]。
穩定人員結構 事業單位在激發員工積極性方面,關鍵在于構建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通過這一機制,事業單位能有效提升員工的歸屬感,讓員工深刻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和貢獻被認可和珍視。這不僅增強了員工長期留任的意愿,也滿足了他們在薪酬、晉升和培訓等多方面的需求,進而提高了員工的整體滿意度。更重要的是,這種激勵機制還為員工提供了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的平臺,使員工在事業道路上更有成就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動力。同時,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增強團隊凝聚力,促進員工間的協作和配合,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激發員工積極性的策略
健全考核機制,優化績效分配方式" 首先,事業單位應該在內部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考核體系,明確績效考核的標準和具體流程,考核體系應該全面關注事業單位內部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業績、團隊協作能力、專業知識等多個方面確保考核體系能夠涵蓋到員工工作的所有方面,而且需要根據事業單位的具體發展狀況,對考核體系進行一定的靈活調整和優化。
其次,事業單位應該優化績效分配的方式,改變傳統大鍋飯的模式,將員工的績效和薪酬產生直接聯系,如果員工的績效比較高,則可以獲得比較高的績效工資或者獎金,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從而大幅度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同時,對于考核和分配工作還應該注重和員工的及時反饋和溝通,在績效考核之后幫助員工了解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在后期對員工的工作進行指導。除此之外,事業單位應該定期評估和調整考核體系,根據事業單位的不同發展需求,對考核和分配體系進行調整,確保激勵措施能夠始終發揮該有的作用。
單位文化建設,發揮文化激勵作用 首先,事業單位應當樹立并弘揚積極的單位文化精神。這種文化精神應當體現事業單位的核心價值觀和使命,為全體員工樹立一個共同的目標和追求。通過打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事業單位能夠吸引更多與自身價值觀相契合的優秀人才,為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其次,事業單位應當注重培養員工的進取心。進取心是推動員工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也是事業單位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事業單位可以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等方式,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發展觀,讓他們明白自身的發展與單位的發展息息相關。同時,事業單位還應當鼓勵員工參與各種競賽、評比等活動,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從而推動事業單位在各個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
最后,事業單位應當發揮文化激勵的作用,樹立集體榮譽精神,通過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他們更加團結一致地為所在單位的發展而奮斗。可以在內部通過舉辦各種團建活動、慶祝活動等方式,讓員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從而更加珍惜和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和所在單位。
引導職業規劃,拓寬員工成長空間 首先,事業單位應該讓員工明確自身未來的職業發展目標和路徑,并且讓員工為其職業發展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通過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幫助員工不斷實現自身的職業目標,獲得更寬的職業發展空間。
其次,很多事業單位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開發認識不足,對于員工職業規劃缺乏重視,必須要強調以人為本,改變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舊思想,重點關注員工的福利和工作環境等,建立以人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幫助每位員工充分發揮自身的工作才能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事業單位應該在內部建立科學完善的晉升機制,讓每一位員工明確職位晉升的標準和程序,提高晉升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為員工建立多元化的晉升通道,從而滿足不同員工的職業發展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為員工提供專業職業導師的幫助,為員工的職業規劃提供指導和建議。
優化培訓方式,促進員工長遠發展 首先,事業單位要明確培訓的目標,不僅包括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還要關注員工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發展。通過明確的目標幫助員工更好地理解培訓的意義,從而促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其次,為了滿足事業單位中不同員工的多元化發展需求,設計多樣化的培訓內容至關重要,通過專業技能培訓讓員工在各自領域內保持專業優勢,通過管理能力培訓幫助有志于走上管理崗位的員工提升領導力,通過團隊協作能力培訓加強員工間的溝通與協作,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創新思維培訓激發員工的創造潛能,為事業單位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多樣化的培訓內容幫助員工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拓寬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事業單位發展的需要。除此之外,為了激發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事業單位應該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比如,可以設置培訓獎學金、優秀學員獎勵等,對在培訓中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表彰和獎勵。同時,也可以將培訓成果與員工晉升、薪資調整等掛鉤,讓員工看到培訓帶來的實際利益。
事業單位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更好地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必須要借助激勵的手段來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在實際的工作中要健全考核機制發揮文化激勵的作用,引導員工職業規劃,優化培訓方式,讓單位員工始終能夠對工作保持高度的熱情,從而更好地推動事業單位獲得穩定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單位: 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