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學生,其中不乏那些因缺乏自信而表現欠佳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傳統的批評和指責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探索一種更為有效的教育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一個具體案例切入,探討鼓勵與賞識在德育中的作用。
始于鼓勵與賞識的德育
案例中的佳明是一個轉學生,由于家庭背景和自身能力的原因,他表現出明顯的缺乏自信。在課堂上,他難以集中精力,很少舉手回答問題,下課也很少和小伙伴玩耍。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意識到幫助他樹立自信是改變其現狀的關鍵。
首先,我安排了一個活躍的同學與他同位,以吸引他的注意力并帶動他參與課堂活動。同時,我明確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你,希望你上課集中精力聽講,在老師的眼里你很棒!”這句話對佳明產生了積極影響,他開始努力改變。
為了鼓勵佳明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我在課堂上設計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并故意看著他說:“我發現只有佳明打算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當他靦腆地站起來時,我會高興地說:“孩子,你很聰明。”這樣的鼓勵讓佳明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作業方面,我也會單獨對佳明進行指導,并對他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我會指出他作業中寫得好的部分,并鼓勵他繼續努力。這樣的賞識鼓勵,讓佳明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和價值,也促使他在多個方面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賞識德育的效果與啟示
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佳明有了明顯改變。他的個性由內向轉為開朗,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更為融洽,學業成績也有了提升。不限于佳明的個體轉變,整個班級的氛圍也因此變得更為積極向上。這一顯著的德育效果,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賞識教育的重要意義。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在佳明的轉變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正是持續的鼓勵和賞識,讓他逐漸認識到自己的潛力和價值,樹立了自信心。這種自信不僅體現在他個性的開朗和活潑上,更體現在他學業成績的穩步提升上。這說明,賞識教育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生動力,促使其更加積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鼓勵與賞識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佳明的案例中,鼓勵和賞識讓他更加愿意參與班級活動,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也變得更加和諧融洽。這種積極的氛圍不僅有利于佳明個人的成長,也帶動了整個班級的進步。這說明,鼓勵和賞識能夠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促進班級整體德育水平的提升。
鼓勵與賞識的心理學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鼓勵與賞識之所以在教育實踐中有效,是因為它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的強化理論為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他認為,當機體出現某一行為后,如果給予積極的強化,那么這一行為在未來出現的概率就會增加。這一理論同樣適用于教育。當學生表現出色或取得進步時,教師給予他們鼓勵與賞識,實際上就是一種積極的強化。這種強化會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從而增強自信心和學習動力。
除了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心理學家庫珀斯密斯的研究也為我們提供了有力支持。他發現,高自我評價的孩子在創造性、學業成績等方面都表現得更為出色。這意味著,如果能夠給予孩子積極的、肯定的評價,那么他們的自我評價也會相應提高,進而更好地全面發展,這正是賞識教育的核心所在。
鼓勵與賞識之所以有效,還因為其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長,而鼓勵和賞識就是幫助他們發現和挖掘自身潛能的有效手段。當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認可和贊賞時,他們就會更有動力去探索自己的潛力所在,進而在學業、興趣、社交等方面取得好的成績。
鼓勵與賞識之所以在教育實踐中有效,是因為其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因此,我們應該在教育實踐中充分運用鼓勵和賞識的手段,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潛力,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和生活。
對鼓勵與賞識教育的建議
其一,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當學生表現出色或取得進步時,教師的及時肯定和鼓勵是至關重要的。這種正向反饋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從而增強自信心和學習動力。肯定和鼓勵不僅僅是對學生成果的簡單贊揚,更是對學生付出努力的認可和尊重。
其二,具體而有針對性的賞識。賞識教育并非簡單的表揚,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和需要給予具體的賞識。這種賞識應該是有針對性的,能夠準確地指出學生的優點和進步方向。通過具體而有針對性的賞識,學生可以更加明確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提升。
其三,多種形式的鼓勵與賞識。為了讓學生在不同場合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價值,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給予學生鼓勵和賞識。除了口頭表揚外,還可以頒發獎狀、組織表彰會等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揚,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
其四,結合指導給予幫助。在給予鼓勵和賞識的同時,教師也需要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鼓勵和賞識并不是萬能的,需要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成長過程相結合。當學生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能讓他們更加堅強地面對挑戰,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新世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