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的貿易效應研究

2025-02-21 00:00:00劉方
經濟論壇 2025年1期

【摘要】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具有緊密經貿關系,東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東南亞國家在人民幣跨境交易使用方面存在明顯的異質性,這可能會影響兩國雙邊貿易。基于此,文章在剖析東南亞國家與中國雙邊貿易以及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的特征事實與影響機制后,利用2009—2022年東南亞8國的長面板數據進行全面FGLS估計和穩健性檢驗。研究發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助于促進東南亞地區從中國的進口,進而平衡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貿易差額。因此,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應從國家異質性出發,采取分層次和多樣化政策組合,在確保人民幣幣值穩定的基礎上,調整我國對外貿易區位與產品結構,以實現與東南亞各國貿易共贏,助力人民幣國際化行穩致遠。

【關鍵詞】人民幣國際化;雙邊貿易;貿易差額;貨幣互換協議;全面FGLS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效果的國家異質性及政策優化研究”(21BGJ043)。

【作者簡介】劉方,博士(后),云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國際金融。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跨越國界,在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中行使交易媒介、價值尺度、貯藏手段等職能的過程與結果。人民幣國際化經歷了國家戰略快速推進(2009—2015年)、緩慢調整(2016—2018年)、市場漸次提升(2019年后)的周期性變動,逐漸在外匯儲備、全球支付和外匯交易中處于或保持第五、六位次。其中,2023年12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占比由11月的4.61%下降到4.14%,但仍超過日元成為前四大支付貨幣之一。從人民幣“周邊化—區域化—國際化”實施路徑看,在貨幣互換合作、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民幣金融產品發展等方面,東南亞都是人民幣使用和接受度較高的地區(王喆和張明,2020)[1],也是人民幣境外第二大收付地和人民幣流動最活躍地。

在東南亞地區,人民幣的接受度和使用度持續上升,伴隨而來的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經貿合作不斷加深。如今,中國已成為多數東南亞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重要投資來源國。據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的數據,2020—2022年,我國對東南亞(東盟)進出口總額分別同比增長6.7%、28.1%、11.2%。連續三年的增長顯示我國與東南亞各國具有緊密的經貿關系,東南亞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是否會影響該國與中國的貿易增長呢?交易成本論認為,低成本的交易貨幣是影響貿易的重要因素。Krugman(1979)[2]認為,使用同一種貨幣的兩國貿易規模是使用不同種貨幣的三倍多。從這個意義上看,東南亞地區人民幣的廣泛使用是促進該國與中國貿易增長的關鍵。Pardo等(2019)[3]發現,人民幣使用的增加降低了貿易壁壘。貨幣聯盟論認為,貨幣國際化產生了類似貨幣聯盟的效果。共同貨幣的使用刺激了貿易增長(Frankel和Rose,2002)[4],主要通過集約邊際的方式體現(Badinger和Tuerkcan,2014)[5]。顯然,共同貨幣的使用不僅增加了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也促進了非成員國之間的貿易(Micco等,2003)[6]。

如果人民幣在東南亞國家被廣泛使用,充當該地區的共同貨幣,則會因平抑匯率波動和直接采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方式,以促進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進出口增長。由于老撾、緬甸、越南與中國云南、廣西接壤,天然的地理優勢決定了在邊境貿易中大量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劉方,2019)[7],這極大地推動了周邊國家與中國云南、廣西的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此外,歷史上中國貨幣曾在東南亞國家中流通使用(劉方等,2016)[8],貨幣慣性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強了周邊國家對使用人民幣的信心與意愿,也極大推動雙邊貿易增長。

然而,關于人民幣國際化對貿易的影響,多數文獻基于中國視角,總體認為人民幣國際化促進了中國出口增長(余博等,2020;蒲岳等,2016)[9-10],改善了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進出口貿易水平(歐陽海琴和凌愛凡,2022)[11],而且主要通過集約邊際和市場邊際實現。此外,人民幣國際化的作用還體現在促進企業出口產品質量提升(戴金平和甄筱宇,2022)[12]、企業出口規模增長(甄筱宇和戴金平,2023)[13]和鼓勵出口企業創新(袁凱彬等,2023)[14]等方面。簽訂“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也提高了中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出口(劉竹青等,2021)[15],這主要是因貨幣互換協議的簽訂導致雙邊貿易成本下降,進而帶動雙邊貿易增長(李小帆等,2022)[16]。總之,人民幣國際化將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有力支撐,賦能對外貿易融資、投資的全面發展,提升對外貿易市場份額。

相反,高明宇和李婧(2022)[17]從貿易角度研究發現,貿易網絡強度正向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丁一兵和申倩文(2020)[18]認為,中國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資本品與零部件以及從“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口最終消費品均顯著促進人民幣的交易使用。相關文獻還探討了東南亞(東盟)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問題。如:劉文娟(2013)[19]從貨幣互換視角,剖析中國—東盟貨幣互換對人民幣國際化的促進機制;云倩(2023)[20]提出RCEP框架下東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劉方和丁文麗(2022)[21]測度了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但只是整體層面的數據,缺乏國別層面數據。

由此可見,立足東南亞國家與中國進出口貿易情況,探討在東南亞地區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其與中國進出口貿易影響的文獻相對不足。鑒于此,本文借鑒劉方和丁文麗(2022)[21]的方法,測算東南亞8國(不含文萊和緬甸)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利用長面板數據的FGLS估計,研究人民幣國際化對東南亞地區與中國貿易的影響,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增進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緊密經貿關系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指導。

一、典型事實與作用機制

(一)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典型事實

1.人民幣與主要國際貨幣差距仍大

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2023年12月數據顯示,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占比為4.14%,排名第四。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3年第三季度數據,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僅為2.37%,較2022年第一季度最高時的2.83%下降了0.46個百分點,且低于同期美元(59.17%)、歐元(19.58%)、日元(5.45%)和英鎊(4.83%),位列第六。2022年國際清算銀行(BIS)調查結果顯示,人民幣在全球外匯交易的市場份額為7%,位列第五。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僅為3.26,遠低于同期美元(57.68)、歐元(22.27)、英鎊(7.66)和日元(5.48)①的國際化程度。可見,無論是全球支付、外匯儲備與外匯交易,還是綜合國際化程度,人民幣與當前主要國際貨幣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

2.人民幣在東南亞地區的表現存在國別差異

首先,中國與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老撾、新加坡5國簽訂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總額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同時,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老撾和柬埔寨6國授權中資金融機構擔任人民幣清算行,7家商業銀行接入CIPS系統,成為直接參與行②,這些銀行主要分布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老撾和菲律賓。其次,中國與越南、老撾和印度尼西亞開展雙邊本幣結算。在中越和中緬邊境地區的經貿主體可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而老撾則允許在兩國已經放開的所有經常和資本項下交易中直接使用雙方本幣結算。此外,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以推動本幣結算的使用。再次,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對新加坡元、泰銖、馬來西亞林吉特實現了直接掛牌交易。老撾央行在當地推出人民幣與基普的直接交易,這實現了由陸地跨境調運轉向陸、空跨境調運協同。越南盾和柬埔寨瑞爾實現了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最后,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6國將人民幣資產納入外匯儲備。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尚未與文萊、柬埔寨、菲律賓、緬甸、越南簽訂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中資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主要分布在新加坡(11家)和馬來西亞(10家),緬甸、柬埔寨和文萊分支較少。同時,還有5個東南亞國家并未成為CIPS直接參與者,只能以間接參與者的身份獲得CIPS提供的服務。因此,從貨幣互換協議、中資金融機構布局、加入CIPS系統和納入外匯儲備等方面看,均主要集中于東南亞較為發達的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等國,在柬埔寨、老撾、越南、緬甸、文萊等國則進展不一,具有明顯的國別差異性。

(二)東南亞地區與中國進出口貿易典型事實

1.出口方面

2009—2022年,東南亞8國中的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對中國出口額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新加坡出口額最高,2022年超過641億美元(圖1)。自2016年起,越南出口額超過其他國家,位于第二。相比之下,柬埔寨、老撾和菲律賓對中國的出口額較低,基本在100億美元以下,其中柬埔寨出口額最低,2022年僅為13.23億美元。從出口目的地位次看,中國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的第一出口目的地國,是柬埔寨、老撾、泰國和越南的第二出口目的地國,是菲律賓的第三出口目的地國。

2.進口方面

從進口規模看,2009—2022年,越南、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從中國的進口規模較大(圖2)。其中,從2014年起,越南從中國的進口規模超過新加坡,躍居第一,成為東南亞國家從中國進口最多的國家,2022年其從中國的進口額高達1184.8億美元,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1.9倍,是泰國的1.7倍。2019年泰國超過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位居第二。而老撾、柬埔寨從中國的進口額較低,老撾進口額為20億美元左右,僅是越南的2.1%。從進口目的地的位次看,中國是越南、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柬埔寨7國的第一進口國,是老撾的第二進口國。

3.進出口差額方面

進一步考察東南亞8國與中國進出口貿易差額,發現從2009年起,新加坡與中國之間的凈出口為正,是盈余國家,除馬來西亞在2009—2011年、老撾在2018—2022年是盈余外,其余國家在2009—2022年凈出口均為負,與中國貿易呈現逆差。其中,從絕對額看,越南、泰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較大,印度尼西亞逆差先擴大后收縮,菲律賓、馬來西亞、柬埔寨逆差逐漸擴大,老撾逆差較小。從相對于現價GDP看,柬埔寨逆差占比較高,一直呈擴大趨勢,2022年達到-36.7%。其次是越南,基本保持在-10%左右,2022年低至-14.58%。其余國家順差和逆差均在±5%左右(圖3)。

(三)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影響進出口的機制

綜上所述,提升人民幣在東南亞地區的使用程度,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不僅可以促進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增長,還能夠通過采用雙邊本幣結算改善對中國的貿易差額。人民幣的相對升值增強了東南亞國家從中國進口意愿。同時,隨著雙邊貨幣互換協議、貨幣合作、人民幣清算行等在東南亞國家的開展和實施,以及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不斷覆蓋,為東南亞各國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結算提供良好的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礎設施支持,極大簡化了貿易雙方的交易流程,降低貿易成本,大幅提高人民幣在東南亞使用的便利度和安全性,吸引更多進出口企業在支付結算時將人民幣作為重要選項。

二、模型、方法與數據

(一)模型與方法

鑒于截面個數少于時間年份數(N

(二)變量與數據

1.核心變量

根據特征事實,同時考慮數據的波動性及其作用機制,為減少異方差影響,分別選擇東南亞各國與中國出口額對數(lnEX)、進口額對數(lnIM)以及進出口差額占該國現價GDP之比(TB)作為貿易的代理變量。

關于東南亞地區各國的人民幣國際化程度(RMB),參考劉方和丁文麗(2022)[21]的做法,分別收集8國在貨幣合作、清算安排、結算貨幣、儲備貨幣和計價貨幣等五個方面相關事件,采用等權重法加權合成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指標。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匯率則使用東南亞各國貨幣兌美元匯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行套算,計算出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匯率,進一步分析匯率值的增長幅度,以表征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的升貶值率,用符號E表示。

2.控制變量

參考楊措和譚小芬(2023)[23]、Zhai(2023)[24]的研究,選擇金融開放度(open)、金融發展(fd)、東南亞各國的人均GDP(pgdp)、中國的人均GDP(rgdpc)、政治穩定性(stability)為控制變量。原因在于,金融開放度和金融發展水平越高,這些國家越能通過金融助力貿易發展,而各國人均GDP、中國人均GDP越高,意味著其對進口產品和出口產品的需求越大。此外,這些國家的政局越穩定,其與中國的經貿關系越穩定,越有利于經貿活動的開展和持續。

除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為作者測算外,其余數據來源于亞洲開發銀行數據庫(Key Indicators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2023)、世界銀行發展指標數據庫(WDI)與世界治理指標數據庫(WGI)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發展數據庫④、Chinn-Ito指數網站⑤。

(三)描述統計

表1給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統計結果。在東南亞8國中,向中國出口額對數最高為11.124,最低為2.793,均值為9.152,標準差為1.741,出口額對數呈右偏左拖尾狀;而從中國進口額對數最高為 11.683,最低為5.989,平均為9.712,高于出口額對數均值。這說明平均看,東南亞國家從中國的進口遠大于出口,同時,順差占比最高僅為4.24%,逆差占比則低至-36.711%,平均為-4.623%,這說明大部分國家是貿易逆差。

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結果顯示,最高為2.8,最低為0,平均為1.121,說明東南亞國家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的升貶值率平均僅為2%,最小值達到-11.7%,說明升值幅度超過11%,最高達到38.5%,這意味著對人民幣貶值幅度超過38%。整體看,東南亞各國貨幣均對人民幣匯率貶值,貶值幅度遠超升值幅度。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異方差與相關性檢驗

使用沃爾德法進行組間異方差檢驗,其原假設是“不同個體的擾動項方差均相等”,即同方差假定。對式(3)~(5)的沃爾德檢驗結果表明,卡方值分別是57.98、314.84、1134.36,相應的伴隨概率P值為0.000,故強烈拒絕同方差假定,認為存在組間異方差。

使用伍德里奇法進行組內自相關檢驗,其原假設是“不存在組內自相關”,對式(3)~(5)的檢驗結果發現,F值分別為23.538、272.533、13.471,而伴隨概率分別為0.002、0.000、0.008,強烈拒絕不存在組內自相關的原假設。

組間同期相關檢驗的方法是Breusch-LM檢驗,原假設是“不存在組間同期相關”,其原理是根據殘差計算的不同擾動項的相關系數應接近于0,否則就存在同期相關性。檢驗結果表明,式(3)的卡方值為34.876,且不顯著,接受無同期相關的原假設。而式(4)~(5)的卡方值分別為42.107、51.062,且二者均在5%的水平上顯著,強烈拒絕不存在組間同期相關的原假設。

(二)全面FGLS估計

為解決組內異方差、自相關和組間同期相關帶來的估計偏誤,選擇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進行迭代估計,且允許每個個體有自己的自回歸系數,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列(1)可知,滯后一期的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回歸系數為-0.127,且在5%的水平下顯著異于零,這說明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阻礙了東南亞各國向中國出口。其經濟意義為,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每提高1個單位,平均對中國出口將降低12.7%。滯后一期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的升貶值率回歸系數為-1.067,且顯著。這表明東南亞各國貨幣相對于人民幣的升值對中國出口是有利的,該結果與Zhai(2023)[24]的結論一致。交乘項(RMB-1×E-1)系數為-0.170,但不顯著,這意味著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升值率并未加強人民幣國際化負向影響其對中國出口的關系。因此,對出口而言,東南亞地區的人民幣國際化與匯率升貶值率之間并未形成強化關系,二者僅單方面對該國向中國出口形成制約⑥。

列(2)顯示,滯后一期人民幣國際化估計系數為0.049,且在1%水平上顯著,這意味著提高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將有助于這些國家增加從中國的進口。其經濟意義為,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每提高1個單位,平均從中國進口增加4.9%。交乘項(RMB-1×E-1)回歸系數顯著為0.605,表明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升貶值率強化了人民幣國際化正向影響其從中國進口的關系。因此,對進口而言,人民幣國際化與匯率升貶值率之間形成強化關系,人民幣國際化將助推東南亞各國從中國進口,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人民幣國際化有助于促進中國出口貿易增長的事實。

由列(3)結果可知,滯后一期人民幣國際化估計系數為-0.183,且在1%水平上顯著,這說明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有助于緩解其與中國進出口差額,即有利于改善東南亞各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并降低中國的貿易順差。其回歸系數的經濟意義在于,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每提高1%,平均對逆差的改善幅度達到0.183%,而對順差的降低幅度也是0.183%。交乘項(RMB-1×E-1)的系數顯著為負,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與匯率升貶值率之間形成強化關系,對東南亞各國與中國貿易差額產生有效的調節作用。

(三)穩健性檢驗

納入滯后期的解釋變量雖可解決反向因果關系所導致的估計偏誤,但仍可能存在遺漏變量、樣本選擇等產生的內生性問題。為進一步消除內生性對估計結果的影響,增強結論穩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從四方面進行穩健性檢驗。

1.剔除與中國毗鄰的國家樣本

中國與越南、緬甸和老撾接壤,獨特的區位優勢帶動了兩國邊境貿易持續增長。這種邊境優勢對邊境貿易和一般貿易均具有明顯的促進效應。此外,人民幣在邊境貿易中結算比例高達90%以上,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有力支撐。因此,本文刪除越南和老撾的樣本,以考察非邊境優勢下,人民幣國際化的作用,回歸結果如表3列(1)~(3)所示。

從中可知,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對地區的出口形成抑制作用,對進口產生阻礙作用,對進出口差額產生擴大化影響。與基準結果不一致,這說明人民幣境外使用的提高不利于該國與中國之間出口、進口和進出口差額的緩解。與基準回歸不同的是,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匯率的升貶值率弱化了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對出口、進口的負面影響,以及進出口差額的正面影響。這意味著,東南亞各國貨幣相對人民幣貶值有助于促進其出口與進口,同時緩解進出口差額。由此可見,匯率變動在進出口貿易中發揮主要作用。

2.控制美元化的影響

東南亞地區作為傳統的亞洲“美元區”,其美元化程度⑦以柬埔寨、老撾、緬甸最為明顯。這些國家貨幣與美元同時流通,是典型的雙貨幣體系,尤其是在老泰和中老邊境,泰銖和人民幣也可流通使用。新加坡是著名的亞洲美元離岸中心,其美元的交易量遠超人民幣離岸存款量。Lin和Ye(2010)[25]認為,美元化國家不僅增加了其與美國的雙邊貿易,也促進該國與其他美元區國家的貿易。因此,美元化對雙邊貿易具有重要影響。

在控制美元化(Dollarization)影響后⑧,從表3列(4)~(6)可知,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對進口無明顯促進作用,對出口具有明顯的負向作用,同時對貿易差額具有明顯的負面作用,與基準回歸結果表2中列(1)和列(3)結果相似,不同的是回歸系數絕對值變大。這說明納入美元化的影響后,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對該國向中國出口的負面作用增大,對東南亞各國與中國進出口差額的負向影響也增大。交乘項(RMB-1×E-1)回歸系數出現兩正一負,且只在列(4)中不顯著。這也說明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匯率的升貶值率在美元化的影響下,只強化了人民幣國際化對該國與中國出口、進出口差額的作用,與基準結果保持一致。

3.控制“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實施,使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更為緊密,這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東南亞各國與中國進出口貿易。

因此,為考察人民幣國際化影響,在樣本中控制“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設置年度虛擬變量Dummy,即2013年(含)之前取值為0,2013年后取值為1,重新進行FGLS估計,結果如續表3列(7)~(9)所示。從中可知,控制“一帶一路”倡議影響后,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對其與中國出口、進口和進出口差額影響的符號及顯著性并未改變,系數大小相差不大。只是在列(7)中,交乘項(RMB-1×E-1)的系數為正,與基準結果相反,但也不顯著。因此,控制“一帶一路”倡議影響后,該結果與基準結果相比并未發生較大變化,結論具有一定穩健性。

4.面板分位數估計

式(6)中,τ表示不同的分位數點,Yit=lnEXit,lnIMit,TBit。選取10%、25%、50%、75%與90%五個分位數點進行回歸⑨,通過馬爾科夫鏈蒙特卡洛方法(Markov Chain Monte Carlo)得到標準誤。估計結果發現,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仍有助于促進其向中國進口,緩解進出口差額,且在處于50%的分位點處具有明顯緩解作用,同時匯率升貶值率在中高分位點上均發揮了強化作用,特別是在25%和75%分位點上作用較大。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對其與中國雙邊貿易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以2009—2022年8個東南亞國家面板數據為例,研究了東南亞地區國家層面人民幣國際化、與中國雙邊貿易的特征事實及影響機制,建立面板數據模型,使用FGLS估計了人民幣國際化對該國與中國雙邊貿易的影響,得出重要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第一,東南亞各國與中國具有緊密經貿關系,在這些國家提高人民幣的國際使用,將擴大其從中國進口規模。數據表明,東南亞8國與中國雙邊貿易呈波動上升趨勢,中國已成為東南亞國家第一或第二位進出口貿易伙伴,這凸顯了重要而緊密的經貿關系。同時,東南亞大多數國家對中國是貿易逆差。實證結果發現,東南亞各國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每提高1個單位,平均而言,該國從中國進口規模將提高4.9%,而向中國出口規模則下降12.7%。在控制“美元化”和“一帶一路”倡議影響后,這一結果基本保持不變,且美元化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具有強化作用,在進口各分位點上的影響也略有差異。

第二,提高人民幣國際使用有助于改善東南亞各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東南亞8國中,柬埔寨和越南對中國存在較大的貿易逆差,而新加坡則保持絕對的貿易順差。實證研究發現,在東南亞地區推進人民幣國際使用,將有助于改善其對中國的進出口差額,人民幣國際化每提高1%,平均而言,進出口差額下降0.183%。這顯示出明顯的貿易逆差改善效應,且對處于中間位次的進出口差額具有較強的調節作用。

第三,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匯率的升貶值強化了其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實證結果表明,東南亞各國貨幣兌人民幣匯率的升貶值率強化了人民幣國際化對其與中國進口、進出口差額的影響。剔除與中國接壤國家樣本后,在進口、進出口差額的高分位點處,這種強化作用更明顯。

(二)政策建議

盡管人民幣國際化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但其在境外的交易使用程度卻參差不齊。以東南亞國家為例,在較發達國家中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而在其他國家則相對較低。與此同時,中國已成為東南亞各國的重要貿易伙伴,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與雙邊貿易增長并行不悖,因此需要采取有力舉措保駕護航。

一是分層次推進與東南亞各國金融合作,以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協同提升。東南亞國家在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水平方面存在顯著的國別差異。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應考慮這種鮮明的國別異質性,對不同發展水平的東南亞國家采取不同程度的金融合作方式,遵循“補短板、固強項”原則,從貨幣國際化的各種職能切入,構建人民幣在東南亞各國使用的長周期生態鏈,確保內外循環暢通、供需適度匹配,切實推進人民幣境外交易使用。

二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應保障人民幣與東南亞各國貨幣匯率穩定。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提之一是幣值穩定,這要求中國人民銀行需承擔起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重要職責。在雙邊貿易中,剔除第三方貨幣參與后,采用雙邊貨幣直接計價與結算時,匯率波動將成為影響兩國貿易匯兌成本與規模的重要因素。人民幣兌東南亞各國貨幣匯率穩定,既增強了貿易雙方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信心,又提高了人民幣充當區域關鍵貨幣的接受度,從而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

三是充分利用東南亞市場,進一步優化我國的對外貿易區位與產品結構。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互為重要貿易伙伴,但我國的對外貿易區位分布顯示,進口主要集中在東盟國家,而出口則集中在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地區和國家。從貿易結構看,應將貿易產品從初級產品和消費品調整為包括其他制成品、零部件和資本品等在內的貿易產品。這不僅升級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產品結構,提高了我國對外貿易的附加值,還帶動了人民幣在這些國家的交易使用,從而有助于穩步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

注釋

①資料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3》。

②資料來源于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公司(www.cips.com.cn)。

③參考網址為:https://datacatalog.worldbank.org/dataset/worldwide-governance-indicators。

④參考網址為:https://data.imf.org/?sk=f8032e80-b36c-43b1-ac26-493c5b1cd33b。

⑤參考網址為:web.pdx.edu/~ito/Chinn-Ito_website.htm。

⑥東南亞地區的出口企業多在棕櫚油、橡膠等原材料采購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然而實際計價與結算貨幣的選擇與貿易結構、供需關系、交易對手談判能力、投資標的所在地及國家政策等因素有關。

⑦美元化的衡量指標為外幣存款占總存款的比重,數據來源于FLAR。限于篇幅,并未報告美元化的回歸結果。事實上,美元化的作用與人民幣國際化作用是一致的。即抑制了東南亞各國對中國的出口,促進了東南亞各國從中國的進口,改善了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進出口差額。

⑧2023年第二季度,新加坡人民幣存款規模為2020億元人民幣。

⑨限于篇幅,回歸結果并未報告,留存被索。

參考文獻

[1]王喆,張明.“一帶一路”中的人民幣國際化:進展、問題與可行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20(1):100-111.

[2]KRUGMAN R P.Vehicle Currencie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R].NBER Working Paper,1979.

[3]PARDO RP,KNOERICH J,LI Y F. The Role of London and Frankfurt in Suppor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Renminbi[J].New Political Economy,2019,24(4):530-545.

[4]FRANKEL J,ROSE A,An Estimate of the Effect of Common Currencies on Trade and Income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117(2):437-466.

[5]BADINGER H,TUERKCAN K. Currency Unions,Export Margins, an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 Empirical Assessment for Eu- ropean Monetary Union[J].Review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4,22(1):13-30.

[6]MICCO A,ERNESTO HS,ORDO?EZ G L. The Currency Union Effect on Trade:Early Evidence from EMU [R].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orking Paper,2003.

[7]劉方.邊境貿易中的幣種選擇與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策略:以云南省為例[J].海南金融,2019(1):81-87.

[8]劉方,丁文麗,林昱清.人民幣與東盟少數國家貨幣直接兌換的現狀及政策建議[J].海南金融,2016(10):74-80.

[9]余博,管超,戴淑庚.人民幣國際化、匯率波動與雙邊貿易:基于“一帶一路”國家面板門檻模型的分析[J].統計與信息論壇,2020,35(7):57-65.

[10]蒲岳,吳鋼,姚星,等.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出口增長邊際的影響[J].世界經濟研究,2016(11):11-23+135.

[11]歐陽海琴,凌愛凡.人民幣國際化、匯率波動、跨境結算與中國進出口貿易:基于兩國開放經濟的均衡模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實證分析[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2,42(12):3165-3183.

[12]戴金平,甄筱宇.人民幣國際化與企業出口質量升級[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22-36.

[13]甄筱宇,戴金平.人民幣國際化與企業出口增長[J].國際貿易問題,2023(6):68-85.

[14]袁凱彬,李萬利,張偉俊.人民幣參與國際結算能否激勵出口企業創新?:基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研究[J].金融研究,2023(6):94-112.

[15]劉竹青,張俊美,張宏斌.雙邊貨幣互換協議與中國出口貿易增長:基于匯率波動風險的視角[J].亞太經濟,2021(2):27-36.

[16]李小帆,石曉婧,翟玉冬.貨幣互換、本幣結算與雙邊貿易[J].南開經濟研究,2022(2):127-142+161.

[17]高明宇,李婧.中國貿易網絡特征與人民幣國際化:典型事實、關聯機制與實證檢驗[J].南方金融,2022(6):3-16.

[18]丁一兵,申倩文.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機制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2020(6):84-92+ 281-282.

[19]劉文娟.中國—東盟貨幣互換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作用機理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3(8):29-34.

[20]云倩.RCEP框架下在東盟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探析[J].亞太經濟,2023(1):31-40.

[21]劉方,丁文麗.東南亞地區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測算及演化特征[J].廣西社會科學,2022(7):45-52.

[22]黃歆怡,劉方.人民幣國際化與經常賬戶失衡互動效應研究[J].管理現代化,2022,42(2):39-47.

[23]楊措,譚小芬.雙邊貨幣互換助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23,43(10):43-56.

[24] ZHAI H.Evaluation of China-ASEAN trade status and trade potential: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a gravity model[J].PLOS ONE,2023,18(9):1-17.

[25]LIN S,YE H C. Dollarization does promote trade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0,29(6):1124-1130.

(責任編輯:李娟)

Research on the Trade Effect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Southeast Asia

LIU 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Abstract: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have clos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ASEAN has be? come Chin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Southeast Asian coun? tries have obvious nat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use of RMB cross-border transactions, which may affect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fter analyzing th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 fact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Southeast Asia, this paper uses the long panel data of 8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from 2009 to 2022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FGLS estimation and robustness test. The results find that the advancement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Southeast Asia can help promote its imports from China, and thus balance the trade balanc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Therefore, to advanc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should proceed from national heterogeneity, adopt hierarchi? cal and diversified policy combinations, adjust China’s foreign trade location and product structure based on ensur? 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value of RMB, to achieve win-win trade with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steady and long-term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Key Words: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Bilateral trade; The balance of trade; Currency swap agreements; Full FGLS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www亚洲天堂| 色亚洲成人| 97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浪潮Av|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99热精品久久| 性欧美在线| swag国产精品| 自拍欧美亚洲| 99国产精品国产| 国产亚洲精|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啪啪福利|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人妻在线视频|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一级片| 国产黄色免费看| 999在线免费视频|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91九色国产porny|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日韩高清一区 |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99伊人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色婷婷电影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1|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在线无码私拍|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久久77777|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a| 色色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av色爱 天堂网|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人在线| 国产精品一线天| 成人韩免费网站|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久久福利网|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www|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日韩在线第三页|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欧美另类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免费无遮挡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