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書局是國內較早的互聯網舊書店之一,一直堅持線上線下雙線經營,易址數次。2024年7月20日,布衣書局再次遷址后有了一個600平米的空間,終于在書店創辦22年后把店面、公司和庫房合而為一了。
我的書店創辦之初是在線的,在當時的天涯虛擬社區,而不是實體書店,是比較早用論壇跟帖這樣一種形式賣舊書的。后來,我們用自己的網站以及微信社群等線上手段賣書。
當有直播模式時,我就積極嘗試了,因為我不怕露臉,算是主動擁抱互聯網。最近實體店面開張了,我也一直在想,到底要用什么方法來挽救書店下滑的局面。對我來說,書店能堅持到明年就是勝利。這個時候,直播就變得更加重要了。
決定用直播的時候,我也多方探討過,比如請教老書店人徐智明先生在哪個平臺開直播最好?但最終還是選擇了適合我們客群的視頻號,這在當時是新鮮事物,有流量扶持。
● 直播賣舊書的探索
2022年春節我沒有回老家,就在我當時的書店附近逛,順便把直播打開了,跟大家拜個年。大年初一,街上人很少,我突然看到我直播間的人數蹭蹭地升到了8000人,我很高興,趕快跑回書店,結果人卻散了。我明白了,大家涌進來看的是大年初一的北京街景,而不是書店。但這件事讓我們覺得直播是很有奔頭的,后來就持續不斷地播下去了,直到現在,馬上就3年了。從直播賣舊書到嘗試和出版社合作專場,從只有我做主播到培養別的同事開播都嘗試過。這3年的時間,基本可以說風雨無阻,開始時至少連續700多天沒停過,哪怕生病躺在床上,我也會打開直播跟大家打個招呼,我做的直播至少有1000場了。
我今年50歲了,一個人在那叨叨好幾個小時賣書,開頭覺得挺放松心情的。我的直播間常年是一種情況:我聊天發牢騷的時候,人蹭蹭上來了,一下進來200個人,我就趕緊賣書,結果掉到80個人了。現在的狀態就是這樣的,我開玩笑說很像過去的耍猴,有一群人圍觀挺好的,一拿出鑼來收錢了,人就散了。這說明大家愿意看書店的直播,但并不一定能下決心買書。
現在這個時代,線下的活動變得非常少了,大家通過線上的交流,就變得自然起來,尤其是直播這種形式。它有一種好處:大部分的主播都是書店老板,少量的是書店里漂亮的主播女孩。我們書店里當時沒有合適的主播,所以就我上了,這種情況下就相當于你和書店的老板對話和聊天,能吸引一部分愛交流的書友。
直播還有一個好處,你只要想干,它就可以是24小時的。我也嘗試過弄到半夜,嘗試直播9個小時、11個小時,都試過,在最初的時候都是有效的。我一直說我們開書店的人如果用了直播這樣的模式,相當于你是一個有牌照的出租車司機,用了滴滴、高德……用了十幾種打車軟件,來減少你的空駛率。每次基本上開播就賣錢,我現在就是這個情況,只是賣多和賣少的問題,賣舊書少的時候一個小時也有幾百元,好的時候甚至有幾萬元,這個東西沒辦法預測,一靠書,二靠運氣。你說好書一定賣得好?對不起,好書來了不一定賣得好,因為直播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它受限于某時某刻,讀者有工作,他也許正在上班。所以我們盡量避開上班的時間。雖然我們嘗試了各種“摸魚”的方式,但總覺得還是讓顧客先掙到錢再來花錢,不能在上班時間因為看直播被開了,而讓我們失去了一個忠實的粉絲。
所以我們盡量把直播時間放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和晚上下班以后,這樣讀者有時間圍觀。我們的顧客很典型,大部分是都市銀發,我們直播間里面80%以上的人是50歲以上的男性。這種情況下,買書主要的一個難點就是要避開家人的監督,安全地參拍并想辦法順利把東西運回家。有人跟我說你要分裝,你千萬不要用大箱子,大箱子沒法帶,小包的話我每天背一點書回去就很隱蔽。有人還給我拉一個群,專門監督我,把一個訂單分成若干個,以免目標大被發現了天天跟家人打架。
有一次我到通州一個小的工行網點去,進門以后,刷身份證的機器旁站著一個大姐,對我說:你就是那個搞直播的吧?我想這人怎么會認識我呢?她接著說:我老公老看你直播,花了那么多錢,買些個一點用都沒有的書。我想了想,根據她說的時間、地點判斷一下,的確是書友的家屬,我趕緊跟人道歉。那個大姐說了我一通,我趕快上二樓躲開了她。我想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再不跑真被買書的家屬打上門來了。我估計如果不是上班時間,她會上我們書店那去繼續理論。所以很感謝現在仍堅持在我們直播間里的粉絲們,他們冒了破壞美好家庭的風險來買書。
不管在哪個平臺直播,如小紅書、視頻號、抖音、快手,我知道這幾個平臺上都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大家知道每一個平臺對圖書直播的支持都是不一樣的,像小紅書比較積極,抖音因為有董宇輝之后,我想它在政策實施上一定傾斜了一點。現在主流的出版社基本在抖音都是全品種在那賣。
● 成為薦書達人
我們的書店不是大家理想中的美好書店那樣整齊有序。我剛才跟鹿茸聊天,他說他的實體書店已經回歸了,線下的銷售已經完全穩定了,我感覺特別溫暖,美好的書店都有美好的活法。但是我的書店不在一個有流量的區域,我感覺如果利用好了直播這個平臺,這種技術,這幾年可能還是有效,至于具體怎么有效,還不能清楚表述出來。我都是靠拉時長的,跟出租車一樣,8個小時不行,我就改成12個小時,我們現在一天4場直播,從早直播到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多賣錢。如果書店的老板和員工都能變成不同方向的薦書達人,把線下跟顧客分享圖書的經驗拿到直播間里來,可能會打動一部分消費者。所以我覺得能夠把書讀好,把你讀書的心得分享出來,這是很關鍵的。
對我來說,在直播間賣舊書其實難度不大,舊書相對稀缺,且舊書本本不同,你也不必深入了解就能賣出。但是新書我雖然嘗試過多次,我依然覺得很難。出版社不希望你老賣一本書,他希望你在一場直播里多上品種,你鏈接越多,他覺得賣出去的越多,但我們在兩三個小時的時間里頭,能否真正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感都傳遞給讀者,從而打動讀者,我覺得是很難的。
未來,我覺得可能會出現更多的能把書讀進去,并把自己看到書的亮點轉化為生產力的人。相信各位店主和員工能成長為優秀的賣書主播,在直播間里有更好的表現,甚至包括顧客也可以到你的直播間來推銷他選好的、認為好的那些書。只有密切書店和讀者的互動,才能形成更好的書店生態。
作者系北京布衣書局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