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課本上,同學們學到了很多情感真摯的經典記敘文。這些文章,不僅讓大家感受到文字背后深沉的情感,也教我們如何用真摯的筆觸去記錄生活、表達情感。從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到楊絳的《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再到歌德的《敬我的母親》,每一篇記敘文都以其獨特的魅力,打動我們的心弦。從以上經典記敘文中借鑒相關寫作技法,從而寫出優秀習作,是大家迫切需要掌握的作文秘訣。
一、情感真摯的經典記敘文賞析與深入分析
《多年父子成兄弟》:作家汪曾祺通過描繪與父親相處的點滴,展現了父子之間深厚的情感。他細膩地捕捉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父子共飲、共賞畫作等,這些看似瑣碎的生活片段,卻透露出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懷念與敬仰。
片段:他和我一起玩的時候,得了意就說我是他“哥們兒”,有時做錯事挨我屁股揍時,他咬著牙不哭,也不求饒,儼然是個小男子漢。
賞析:這段文字,以細膩的筆觸描繪父親與自己獨特的互動方式,透露出父子之間深厚的親情。這種真摯而復雜的情感,不僅建立在血緣之上,更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之上。
《敬我的母親》:德國詩人歌德,以深情的筆觸回憶了母親的慈愛與辛勞。他描述了母親在生活中的點滴付出,以及自己對母親的敬仰與感激之情。文章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片段:盡管長時間沒有向您問安,沒給您寫信,可是,別讓您心里產生懷疑,好像您兒子應有的對您的深愛,已經從我的胸中消失。決非如此,就像那巖石,在水底深深扎下永遠的萬年根,它決不離開原處……我對您的愛,也是如此離不開我的胸中。
賞析:歌德的這段抒情文字,充滿了對母親的深情厚誼,雖然詩人由于種種原因未能經常向母親表達關心,但他堅定地表示自己對母親的愛并未消失,而是如萬年樹根般的堅定。原因是母愛如水,源源不斷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在這篇文章中,作家楊絳回憶了與丈夫錢鐘書及女兒錢瑗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她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三人之間的深厚情感,以及自己對他們無盡的思念。
片段: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賞析:這段文字,展現出楊絳對家庭生活的深深眷戀和懷念。她以簡練而有力的文字,描述了一個不求物質富足、只求精神相伴的家庭。其中,“樸素”“單純”“與世無求”及“與人無爭”等詞語,體現了楊絳對家的理念和對生活的態度。句式上,她多次使用了“我們”作主語,增強了行文中家庭的團結和親密感。
二、從經典記敘文中借鑒寫作技法,寫出優秀習作
同學們在借鑒經典記敘文寫作技法時,要展現出多個維度的才華與巧思。筆者對此歸納如下:
(一)情感真摯與深化。大家在作文中不僅要深入挖掘內心的情感,還需要通過具體的場景和對話,將情感真摯地傳達給讀者,從而展現作者內心的深沉愛意。
(二)細節描寫的生動性。通過細膩而具體的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場景更吸引人。
(三)結構安排的巧妙性。在結構上采用清晰的敘述順序,使故事發展脈絡清晰,易于讀者理解。同時,通過情節的起伏和轉折,增強故事黏合力。如《與爺爺的圍棋時光》中,通過描述不同時間段的圍棋對弈,展現了爺孫倆的情感流變。
(四)語言運用的精練與生動。在作文中運用簡練而有力的語言,避免冗長和啰嗦,使文章更加精練、有力量。同時,通過生動比喻和形象描繪,使文章更有趣。如在《爸爸借我三個“膽兒”》中,將聽眾比作“大白菜”,既形象又生動。
學生優秀習作主要片段一
標題:《與爺爺的圍棋時光》
小時候,我總喜歡和爺爺一起下圍棋。爺爺雖年紀大了,但棋藝毫不遜色。他總是耐心地教我如何布局、進攻和防守。每當我贏了一局,爺爺總會微笑著說:“不錯,有進步。”每當我輸了,他總是鼓勵我繼續努力。
我記得有一年暑假,我和爺爺下了半天圍棋。從早晨太陽初升,到中午艷陽高照,我與他一直在棋盤上較量。最后一局棋,我輸得很慘,爺爺反而安慰我說:“輸贏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你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爺爺對我的愛和期望。
還有一次,我在棋盤上遇到了一個看似無法解決的困境。我緊鎖眉頭,不知所措。爺爺看著我,微笑著說:“孩子,看看這盤棋,雖然你的局勢不妙,但只要細心觀察,總能找到一線生機。”他輕輕拿起一顆棋子,放在了我之前從未考慮過的位置上,局勢頓時柳暗花明。我驚訝地看著爺爺,他微笑著說:“你看,困難是不可怕的,關鍵是如何轉換一個視角。”
每當想起那些與爺爺一起下圍棋的時光,我的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流。那些圍棋棋子,仿佛就是我和爺爺之間情感的紐帶,連接著我們彼此的心。爺爺已離開很久了,但那些美好的記憶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主要片段點評:
這個學生習作主要片段,很好地借鑒了經典記敘文的寫作技法。作文情感真摯,結構巧妙,通過描繪與爺爺下圍棋的兩個溫馨場景,表達了爺孫倆的情感深度。作者巧妙地將圍棋與親情相結合,通過爺爺的語言點醒和悉心教誨,傳達了勇敢面對困難、積極面對生活的態度。同時,作文也表達了作者對爺爺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情感真摯動人,是一篇優秀的記敘文。
學生優秀習作主要片段二
標題:《爸爸借我三個“膽兒”》
小時候,我的爸爸是個無所不能的“魔術師”。他在我最彷徨無助時,輕輕一變,手中便多出三個閃閃發光的“膽兒”——“A號膽兒”“B號膽兒”和“C號膽兒”。這些“膽兒”不是尋常之物,而是爸爸對我無盡愛意的凝聚,成為我面對挑戰時最堅實的后盾。
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辦“小小演說家”比賽,我一聽到消息就心亂如麻,仿佛有千萬只小兔子在我心頭撲騰。當我想要找借口逃避時,爸爸眼神里充滿了鼓勵和期待:“兒子,是不是覺得心里的小鼓敲得特別響?來,爸爸先借你‘A號膽兒’——‘勇者之心’。帶上它,你會發現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勇敢。”
我感受著爸爸手心的溫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最終,我鼓起勇氣,昂首挺胸地走上了演講臺。然而,一上臺,我緊張得舌頭打結,連話都說不完整。我偷偷地往臺下瞄了一眼,只見爸爸站在那里,笑得那么燦爛,眼中閃爍著對我的信任。他輕輕做了個手勢,我明白,這是暗號:“兒子,深呼吸,拿出爸爸借你的‘B號膽兒’——下面的聽眾全是大白菜!有了它,你就是最棒的!”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來自爸爸的力量,信心倍增。我深呼吸,重新整理思緒,開始流暢地演講起來。雖緊張感仍舊存在,但我已不再害怕,因為我知道,爸爸一直在臺下默默支持著我。
演講結束后,我并沒有獲得第一名,爸爸卻給了我最溫暖的擁抱:“兒子,你已做得很好了。最后,爸爸再借你‘C號膽兒’——向自己開刀,超越第一名!”
從那一刻起,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都會想起爸爸借給我的三個“膽兒”,那是爸爸對我深深的愛和期望。爸爸啊爸爸,謝謝您借我那三個神奇的“膽兒”。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您是我最堅實的后盾和最溫暖的港灣,我永遠愛您!
主要片段點評:
這篇作文通過生動形象的描述,展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深愛意和無盡支持。文章中的三個“膽兒”既有新意,更有心意。從情感真摯的角度來看,這篇作文非常成功。無論是賽前、賽中父親對兒子的鼓勵和支持,還是賽后父親給予兒子的溫暖擁抱及諄諄教誨,無處不是情感真摯的細節呈現及對話表達,令人感動。
通過以上對課內經典記敘文篇目的賞析和學生優秀借鑒習作的展示,同學們不難發現,一篇情感真摯的記敘文之所以能打動人心,關鍵在于作者用真實的情感去捕捉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并用細膩的筆觸將其展現出來。同學們要學會用心去感受生活、體驗情感流變軌跡,并用真摯的筆觸去記錄點點滴滴。只有這樣,我們寫的作文,才能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