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蛇獻瑞福星照,歲末年初氣象新。時光流轉,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回望過去一年,綠色低碳發展縱深推進,美麗中國畫卷徐徐鋪展。華夏大地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
2025年恰逢“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
近年來,我國一以貫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202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9項重點工作,其中之一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從“加快”到“加緊”,一字微調,精準且深刻,不僅是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地位的進一步提升,更是對綠色轉型發展緊迫性的深刻認識和積極應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全面綠色轉型已是大勢所趨,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向綠,尤其是一批顛覆性創新技術的融合應用,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插上了翅膀。一方面,傳統產業通過引入高效節能技術、循環生產系統等手段,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逐步提升智能化、數字化和綠色化水平;另一方面,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巨大需求持續孕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諸多新增長點不斷萌發,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在各地涌現。從綠色能源到綠色建筑、從綠色制造到綠色交通,綠色低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提升。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中,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概念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尺,ESG理念通過關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優化,引導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踐行ESG理念,中國正逐步構建起一個更加公平、綠色、和諧的發展環境。
全面綠色轉型的征程已全面開啟,它關乎每一個行業的未來,更關乎地球家園的永續發展。作為全球制造大國,中國在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全球綠色轉型貢獻著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在此背景下,本期“科技向綠”專題報道,旨在深入剖析科技賦能綠色轉型的現狀、挑戰及未來趨勢,為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含綠量”貢獻一份媒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