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時期。幼兒的自理能力與其身心健康、認知能力、個性發(fā)展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幼兒園全程式入學準備教育中,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準備能力,這是他們進入小學生活的基礎。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幼兒的生活準備能力呢?北京市海淀區(qū)北太平莊街道薊門里幼兒園以幼兒自理能力銜接為重點,有針對性地設計一日生活活動課程,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助力幼兒提升生活準備技能,為他們進入小學做好準備。
開設園級主題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勞動的熱情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做;習慣養(yǎng)得好,終身受其益,習慣養(yǎng)得不好,終身受其罪。園所教師在與幼兒談話和對家長進行問卷調(diào)查的過程中了解到,幼兒在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材料、書籍、生活用品方面缺乏主動性,大多都是因為家長、老師的要求才去做的。為了增強幼兒主動收拾整理的意識、提升幼兒收拾整理的能力,幼兒園設計了“我是整理小能手”園級主題活動。在活動中,通過觀察、比較,幼兒懂得了物品要擺放整齊,并愿意主動動手將玩具按顏色、種類、形狀、大小分類擺放好。
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向幼兒出示了兩張圖片,一張整潔干凈、另一張凌亂骯臟。然后教師向幼兒提問:“看了這兩張圖片,你們有什么感受?”有的幼兒說:“看起來好亂呀,我的心情都不好了。”還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干凈的這張圖片,這讓我感覺很舒服。”通過兩張圖片的對比,幼兒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整潔與臟亂的區(qū)別,從而激發(fā)了收拾整理的欲望和熱情。
接下來,幼兒開始積極主動地收拾教室內(nèi)的玩具。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只是將玩具都放回了玩具區(qū),卻沒有進行歸類整理。于是,教師發(fā)起了一次討論:我們怎樣將玩具收拾得更好?有幼兒認為,要對應上玩具筐的標識,把它物歸原處才算收拾好;也有幼兒認為,應該按照種類和顏色對玩具進行擺放……
根據(jù)幼兒的建議,教師提供了能夠滿足幼兒收納需求的收納工具,比如足夠的收納盒和貼在收納盒上的各種分類標簽。最終,幼兒順利地對玩具進行了整理和分類,體驗到了親手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
創(chuàng)設生活準備場景,培養(yǎng)幼兒參與勞動的習慣
為了提升幼兒參與勞動的熱情,幼兒園在教育中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準備場景,將其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園所精心打造各種環(huán)境,如模擬的生活場景和實踐場景,借助環(huán)境教育的力量,激勵幼兒主動參與班級勞動和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動。
在“娃娃家”角色扮演游戲中,園所設置了一個亂糟糟的房間,里面隨意擺放著各種水果和蔬菜。孩子們的角色任務是將這些物品按照類別整理好,放回指定的位置。這樣的游戲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了勞動的樂趣,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分類和整理能力。對于中大班的幼兒,園所在活動區(qū)域投放了各種勞動工具,如抹布、笤帚、簸箕等。孩子們可以使用這些工具進行收拾整理,學習如何保持環(huán)境的整潔。此外,園所還設立了值日生制度,幫助幼兒樹立為他人和自己服務的意識。值日生們需要學習擦桌子、扔垃圾、擺放餐盤碗筷等任務。在一個下雨天,大班幼兒發(fā)現(xiàn)玩具上沾滿了雨水,無法馬上開始他們的游戲。于是,他們自發(fā)地去找老師,提出要一塊干抹布來清理玩具上的雨水。這一舉動充分展示了幼兒自主勞動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逐步提升,他們已經(jīng)趨向于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通過這些生活準備場景的創(chuàng)設和實踐,園所逐步增強了幼兒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為他們邁入小學階段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家園攜手共育,鞏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良好習慣與能力的養(yǎng)成,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在幼兒園全程式入學準備的視角下,家庭的作用不可或缺,唯有家園攜手、共同發(fā)力,才能有效提升幼兒的生活準備能力。家園共育的核心在于家長與教師需統(tǒng)一生活準備教育的理念,加強彼此的溝通交流。以“我是整理小能手”活動為例,為了鞏固幼兒的收納熱情,持續(xù)提升他們的收拾整理能力,幼兒園通過微信、家園欄等方式進行宣傳,使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幼兒在幼兒園嘗試并學習了新的整理方法后,會在家長的鼓勵下主動整理自己的書籍、衣服等日常用品,將所學的新方法付諸實踐。在家長的積極配合與鼎力支持下,幼兒的入學準備能力獲得顯著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也得以穩(wěn)固發(fā)展。
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教育的契機,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始終貫穿其中。通過一系列生活準備活動的開展與不斷調(diào)整優(yōu)化,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增強了自信心和獨立性,為他們進入小學后的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花開有時,銜接有度。我們期待所有孩子都能在家園共育的滋養(yǎng)下,邁著自信、從容、愉快的步伐,順利步入小學的殿堂,開啟人生新篇章。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北太平莊街道薊門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