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可以提升兒童的語言能力,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拓展他們的視野,是兒童成長的重要手段。有效推進兒童早期閱讀,是社會的共識。為此,北京市大興區禮賢新航城幼兒園構建了“全主體、互銜接、共欣賞”的閱讀推進模式。
全主體參與推進幼兒閱讀
首先,幼兒園發布了閱讀倡議書,旨在喚起全員對幼兒閱讀的重視。隨后,園所特邀著名教育專家錢志亮教授開展了“幼兒家庭閱讀引導策略”的專題講座,極大地激發了家長對于幼兒閱讀的熱情。在此基礎上,園所形成了全主體參與的幼兒閱讀推進模式。
好書推薦,全主體參與。園所特別開設了“好書推薦”欄目,鼓勵教師、幼兒、家長都成為“薦書人”。大家可以通過錄制視頻或制作文字海報等方式,分享自己喜愛的書籍,并闡述推薦理由,以激發其他讀者的閱讀興趣。年末,園所根據大家的參與度和推薦質量,評選出了“十大閱讀推薦人”,這一活動極大地提升了大家的參與熱情。
好書閱讀,全主體共享。雖然園所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但考慮到3—6歲幼兒尚不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因此倡導全主體閱讀。在“我讀童書”欄目中,參與的不僅有“閱讀寶寶”,還有“閱讀爸爸”“閱讀媽媽”,甚至“閱讀姥姥”。此外,園所還倡導“兄弟閱讀”“全家讀起來”等多種閱讀形式。
組織活動,全主體參與。活動是推進閱讀項目的重要手段。例如,園所定期舉辦故事大王比賽,分為班級初賽和幼兒園決賽,旨在讓全體幼兒都能參與進來。比賽采用全民投票的方式,由老師組織、幼兒參與、家長投票,實現了活動參與的全主體性。
互相銜接推進幼兒閱讀
園—家銜接,拓展閱讀的深度。園所基于繪本開放性的特點,鼓勵幼兒與家人互動,共同創作。在閱讀了《我家是個動物園》繪本后,幼兒的創意閃現了出來:“我的爸爸是個大熊貓——因為他圓滾滾的”“我的媽媽是只花孔雀——因為她總是穿著花裙子”“我的哥哥是頭大老虎——因為他非常厲害”……教師們把這些作品收集起來,形成了園所特色作品集——《新航城動物園歡迎您》。另外,對于具有故事情節的繪本,園所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進行角色扮演。如讀完《彩虹色的花》之后,很多幼兒回家與家長扮演故事中的彩虹花、小螞蟻、小蜥蜴等。通過角色扮演,幼兒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繪本中的寓意和情感。
家—園銜接,拓展閱讀的廣度。很多媽媽都有為孩子讀繪本的習慣,基于此,園所號召媽媽們將這些繪本錄制成有聲書,不僅可以讀給自己的孩子,還能讓其他的小朋友聽到“故事媽媽”的聲音。同時,我們也愿意與家長、幼兒一起更深入地探索繪本故事。例如,一位幼兒的媽媽為她讀了繪本《花婆婆》,小朋友特別感興趣,于是老師借著這本繪本組織了“送花小天使”活動:收集種子—播種—照顧小苗—鮮花大會—收藏種子。又如,在課堂上閱讀了《“挑食”的垃圾桶》之后,一位幼兒回家將故事講給家長聽,而他的家長正好是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于是促成了一次參觀垃圾處理裝備的幼兒實踐活動。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幼兒更深入地理解了繪本,并在心里種下了環保的種子。
家—園—社銜接,拓展閱讀的可能性。園所與社區合作,在社區組織的舊物交換活動中,增加了“好書市集”場地,為家長和孩子們提供了一個交換二手書籍的平臺,促進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社區文化的建設。同時,在傳統節日期間,園所與社區共同組織慶祝活動,幼兒將排練的課本劇、童話劇等搬上了社區的舞臺,不僅展示了他們的才藝和創造力,也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文化氛圍。
共欣賞策略推進幼兒閱讀
在閱讀推進的過程中,園所利用各種互聯網工具,鼓勵幼兒持續閱讀。為了讓幼兒保持閱讀的熱情,園所創新性地開展了“陽光點贊,每月一曬”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可以自豪地展示自己每個月的閱讀成果,無論是新學會的詞匯、完成的閱讀任務,還是通過閱讀獲得的新知識和感悟,都可以分享。家長和老師們則通過點贊和評論的方式,給予孩子們正面的反饋和鼓勵。每到月末,園所都會從參與“陽光點贊”活動的幼兒中,評選出“閱讀小明星”進行表彰。每到年末,園所還會進行“十大朗讀者”評選,以表彰在閱讀和朗讀方面表現突出的幼兒,激發他們進一步閱讀的熱情和動力。而這些孩子在閱讀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也激勵著其他孩子更加積極地參與閱讀活動。通過這樣的正向激勵,園所成功地營造了一種“同閱讀、共促進”的良好氛圍,每個孩子都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享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綜上所述,園所構建的“全主體、互銜接、共欣賞”的閱讀推進模式,成功地拓展了幼兒的閱讀視野,讓他們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他們心中種下了閱讀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