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近年來,隨著我國生育政策調整,高齡產婦逐年增多,出生缺陷防治成為備受關注的民生問題。
河北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聚焦出生缺陷防治等重大民生問題,創新工作理念,將基因檢測先進技術應用于出生缺陷防控領域,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生優育服務需求。
2019年7月,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孕婦無創產前基因和耳聾基因免費篩查民生項目,為全省建檔立卡孕婦免費提供無創產前基因和耳聾基因篩查服務,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有效降低智力低下和聾啞兒等出生缺陷發生。
2022—2025年,河北省連續4年將孕婦產前基因免費篩查項目列入全省20項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已為河北全省孕婦提供免費產前基因篩查服務410萬人次,工程覆蓋全省11個設區市和定州、辛集、雄安新區170余個縣(區),實現建檔立卡孕婦應篩盡篩,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安全感更有保障、獲得感更加充實,民生工程成效顯著。
項目實施以來,出生缺陷防控效果明顯。截至2024年12月27日,無創產前基因篩查219萬例,檢出包括唐氏綜合征在內的染色體異常高風險1.5萬例;孕婦耳聾基因篩查191萬例,檢出4個常見耳聾基因突變攜帶者11萬例。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技術,有效減少出生缺陷患兒出生。
同時,出生缺陷防控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河北省共確定民生工程定點機構308家,建立健全了“篩查—診斷—干預—康復—救助”一條龍服務體系,打造了公平可及、科學規范、系統連續的出生缺陷防治“河北模式”。
婦女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升。河北省婦幼健康指標持續改善,孕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穩步降低,提前實現《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任務目標,婦女兒童健康工作得到有力保障。
為客觀評估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免費篩查項目和耳聾基因免費篩查項目兩項民生工程的衛生經濟學效益,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與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對項目實施效果及衛生經濟學效益進行了評估。綜合評估顯示,2022至2024年,河北省唐氏綜合征防控成本效益比為1∶9.79,遺傳性耳聾防控成本效益比達到1∶15.06。這意味著,每投入1元,兩個項目分別預期獲得9.79元和15.06元的社會經濟效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
河北省這項民生工程取得成效,我們有以下感悟和體會:
首先,必須堅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衛生健康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實踐證明,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推動民生領域取得更大成果。孕婦產前基因免費篩查民生工程取得成功的前提,正是因為有了黨委、政府把關定向、全程指導。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人民健康的初心和使命,凝練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要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推動各類民生資源向基層下沉,在建設優質高效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方面多想辦法、多出實招,真正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全過程。
其次,必須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實踐證明,只有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使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得到群眾的支持和認可。實施孕婦產前基因免費篩查民生工程6年來,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從孕產婦切身利益出發去謀劃舉措。新時代新征程上,要更加自覺站穩人民立場,堅持“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始終為人民幸福而努力奮斗,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強優質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再次,必須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民生工程高質量發展。只有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民生工程高質量發展才能理清思緒、把握方向、找準著力點。近年來,婦幼健康監測數據顯示,河北省唐氏綜合征發生率明顯降低,民生工程檢測成本全國最低,新型出生缺陷防控服務模式日趨成熟,這些顯著變化從根本上是發展理念的變革、發展方式的轉變。新時代新征程上,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加強機制創新,正確處理發展與質量、與效率、與健康等重大關系,推動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最后,必須堅持錨定目標,真抓實干。近年來,河北省始終堅持將民生工程作為“一號工程”,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形成鍥而不舍抓發展、環環相扣抓落實的典范。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兜牢民生底線,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強信心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暢婉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