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老年人口規模持續擴大。預計到205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5億;到2080年,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將達到46%左右。
旅游發展到現在,旅游業態已經發生了變化,正在由觀光旅游時代向度假時代加速轉變。具體體現在旅游要素加速獨立化、板塊旅游體系逐漸形成、旅游深度融合速度加快、旅行社影響力下降、技能型旅游興起、散客市場成為主體。
在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旅游業態向度假時代加速轉變的背景下,旅居養老漸漸成為養老產業、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也對承載旅居養老的社區提出了更高要求。
老齡化與旅居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并相互促進的關系。隨著老齡化社會和度假時代到來,旅居養老將成為未來養老的重要模式之一。對于老年人而言,旅居養老能兼顧養老與旅游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質。此外,旅居養老還可以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緩解部分地區養老壓力。
未來中國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指標之一,就是構建起完整的旅居養老的空間體系、產品體系和產業體系。
現在我國旅居養老呈現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以及產品創新與服務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和消費升級的推動,旅居養老社區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據相關預測,到2024年,我國旅居養老市場規模將達到6700億元;預計到2050年,老年人口旅游消費總額將達2.4萬億元以上。充分顯示了旅居養老社區擁有巨大市場潛力和增長空間。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加,旅居養老社區要更加注重服務品質的提升,包括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文化娛樂、心理咨詢等服務,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同時,社區還要加強適老化設施的建設和改造,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居住體驗。
針對不同老年人群體的需求,旅居養老社區將開發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國式的養老文化正在構建。山水文化、中醫藥文化、國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創建中國式的旅居養老文化已成為各旅游基地的共識,而這也將豐富旅居養老的文化內涵。
此外,智慧養老將成為旅居養老社區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測和預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目前旅居養老的發展面臨很多挑戰。
第一,政策機制、法規尚不健全。當前旅居養老仍存在具體可操作的標準和規范缺失的問題。旅居養老社區在規劃、建設、運營等方面缺乏明確的指導依據。旅居養老產業涉及旅游、養老、醫療等多個領域,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來保障各方權益。
第二,旅居養老產品供需不平衡。目前旅游產業仍以中青年為主要目標客群,對老年旅游市場重視不足,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旅游要素和旅游產品較少,導致老年人在旅居養老過程中選擇有限。
第三,運營管理難度大。旅居養老社區需要整合旅游、養老、醫療等多個領域的資源,進行跨領域的運營管理。這要求管理者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協調能力,以確保社區的正常運轉和老年人的滿意度。
第四,旅居養老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旅居養老社區在旺季時接待壓力大、資源緊張,而在淡季時則可能面臨資源閑置和收入下降的問題。
第五,存在旅居老年人缺乏歸屬感的問題。在遠離既有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網的背景下,老年人在社區融入、參與社會生活上存在一定的困難。
就上述問題,我提出六點建議:
一、加大養老設施投資力度,推動建設更多適合老年人的旅居養老社區、度假村、療養院等,配備完善的醫療、娛樂、健身等服務設施,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
二、從基礎設施、居住空間、服務設施等多方面入手,推進旅居養老的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創造一個更加安全、舒適、便利的旅居環境。
三、政府為旅居養老服務機構提供財政補貼,以減輕其運營壓力并鼓勵其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對旅居養老服務機構實行稅收優惠政策,以降低其運營成本并提高其競爭力。
四、推動旅游、民政、衛生、住建等多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通過跨部門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推動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的合力。同時,鼓勵和支持不同地區之間的旅居養老產業協同發展。
五、放寬旅居養老產業的市場準入條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旅居養老領域。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增加旅居養老服務供給量并提升質量。
六、加強對旅居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通過設立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方式,提高旅居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羅芳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