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個人數據利益分配中的數據信托模式

2025-02-22 00:00:00富曉行
東方法學 2025年1期

關鍵詞:數據信托 個人數據 數據經濟 數據要素收益分配 數據處理者 信義義務

一、個人數據利益分配的現狀研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確認為除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外的第五大生產要素。2022年1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提出要“建立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根據測算,中國數據資本形成額從2003年的3222.06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0009.81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4.03%;中國數據資本存量則從2003年的14857.42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32828.84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3.75%。數據作為一種新的生產要素,“由它轉變而成的產品和服務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在數字經濟中呈現“中心地位”。

個人數據在生產、收集、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中,必然存在利用變現的環節。甚至可以說,數據處理者對數據的收集、處理和流通等環節全都是為從個人數據中獲取利益而服務的。國家數據局在《關于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中,強調要“健全企業數據收益分配機制”,其中“企業承擔政府和公共事業相關系統建設運維形成或獲取的數據資源, 其開發利用行為應嚴格遵守公共數據資源相關政策法規規定和協議約定”。學界也從數據權利歸屬、數據要素定價、數據利益分配等層面推動個人數據利益分配的理論研究,但相關研究難以落實到個人數據主體的權益實現,導致數據生產的源頭反而無法參與數據利益分配。本文以保障個人財產利益為導向,通過建構適配的數據信托制度,提高數據利益分配(特別是個人數據利益分配)的規范性,激勵個人積極參與數據要素利用環節。個人數據是企業數據與公共數據的主要來源,通過健全個人數據利益分配機制,還能進一步增加企業數據與公共數據的數據供給,推動數據要素供給調整優化,在流通使用中激活數據資源價值。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雖然已經肯認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對個人數據的財產權益,但個人數據上的財產權益從何而來、歸誰所有、如何分配等問題依然找不到合適的答案,既缺乏有效的制度構建,司法中亦無據可循。數據主體只能在其個人數據遭受侵害時,防御性地通過侵權之訴來實現其財產利益(或者說彌補其遭受的損失)。如果要對個人數據的財產利益分配進行研究,首先要解決個人數據的權屬分配問題以及數據要素的定價問題。

(一)個人數據的權屬問題

個人數據之上存在不同的權益主體,其持有的各種權益緊密聯系,從而給數據權屬的界定帶來困難。個人數據之上存在人格利益與財產利益目前已形成共識,就兩者的關系與表現形式,從比較法上來看,已經形成二元論和一元論兩大范式。二元論的代表為美國,其分置隱私權與公開權,分別代表精神利益與財產利益,具備不同的性質與權利路徑。一元論的典型即德國,其將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融于統一的人格權概念之中,因而有學者稱其為“莖干—樹根”的關系,即人格權為樹的莖干,其樹根則有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兩大分支。在此基礎上,我國各領域法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對兩者形成的具體權利以及享有主體進行了研究,眾說紛紜。

在個人數據的權利內容層面,有學者從知識產權的進路出發,將商業數據權歸為數字時代與商業秘密相對稱的新型工業產權。也有學者提出數據新型財產權的概念,認為數據主體享有人格權和財產權, 而數據處理者則享有數據經營權與數據資產權,“各種權利之間相互形成一種共存疊生、動態依存的體系關系”。有學者則希望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來進行調整,以行為正當性判斷范式對經營者利益、消費者利益和公共利益進行價值衡量。

在個人數據的權利主體層面,有學者提出,應當按照數據處理的不同階段,在尊重數據來源者初始數據所有權的同時,借鑒“自物權—他物權”和“著作權—鄰接權”的權利分割模式,賦予數據處理者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與數據產品經營權。有學者基于洛克的勞動賦權理論,認為應當由數據處理者取得數據控制權或財產利益。也有學者秉承個人數據“人財兩分”理論內涵,在對個人信息數據作出權利配置時,將人格利益配置給個人,將財產利益直接配置給數據處理者。

上述研究在結合個人數據特殊性的基礎上,對于個人數據權利歸屬的各項的性質、內容、主體、價值衡量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而諸多的學說也證明了個人數據權難以用傳統的權利理論直接涵括。個人數據權屬的難點除了數據上的各項權利(權益)的歸屬,也包括數據處理過程中的權屬變動。個人數據通過“知情同意”或其他法定渠道,由數據主體轉移至數據處理者,并經過對個人數據的處理產生財產利益,才進入對該財產利益進行分配的環節。因而,個人數據的權益主體也需要貫穿數據生產和流通環節,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個人數據收集的初始配置,即數據產生后由哪一主體初始享有數據權益;二是個人數據處理時的權益享有,即數據權益如何在流通環節中分享給其他的權益主體。上述關于個人數據權屬研究的桎梏在于,其無法為個人數據上的財產利益從數據主體分享、轉移至數據處理者提供合理的制度渠道。

(二)數據要素的定價問題

在實踐中,個人數據缺乏合理的定價標準,現有的案例更多集中于在個人數據的人格權侵權中對經濟損失的認定, 數據處理者之間不正當競爭中對經濟損失的認定以及對成型數據資產的定價。囿于數字經濟的特殊性,訴訟雙方難以就實際損失與違法獲利的情況充分舉證,而缺乏法定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和標準,導致法官在責任承擔問題上缺乏明確統一、可操作的裁判依據。

個人數據不同于傳統的“物”,無限復制的特性導致權利主體對其不存在傳統“排他性”的所有。個人數據可以被重復利用,特定數據被某一主體使用,并不影響其他主體對該個人數據進行開發。這導致傳統會計學的定價方式(如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場法等)難以發揮作用,也導致數據主體向數據處理者要求分享財產利益缺乏客觀的評估標準。個人數據本身不具備排他性,但根植其上的人格利益與財產利益具備排他性,數據利益的排他性為數據資產交易與流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也要求在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之間建立明確的利益分配機制。

數據主體在與數據處理者建立數據處理關系并使用其服務后,會不斷地許可、創造更多的個人數據,而數據處理者也需要持續更新數據來不斷達成其分析數據的目的。因此,長期交換才是企業與個人之間個人數據轉移的主要模式。數據價值以大規模匯聚為基本前提,只有大量數據聚合才能夠發揮經濟作用。當大量個人數據經過收集、處理后,形成的數據池產生了遠遠高于原始個人數據加總的價值,其價值來自信息的雜糅混同,只有當其作為一個整體時,才能夠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因此個人數據一旦混同后,其使用價值決定了其權益無法再行分割,否則就將失去大部分的價值。

數據要素的定價難題是由數據的本質特征導致的,由于個人數據的非排他性、非標準性以及集聚效應,對于數據要素的定價,需要在考慮其作為一個聚合型整體物的前提下進行,個人層面的數據要素定價難以符合其作為數據的特征。因此,在對個人數據進行利益分配時,應當優先考慮在集體利益、公共利益層面使數據主體分享紅利,而非從個人層面實現財產回報,這更有利于同時實現促進數據流通和利用、保障社會公平正義這兩項目標。但達成這些目標的前提,是需要建立合理的個人數據財產利益流通渠道,使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達成對個人數據上的財產利益的共享。

(三)數據利益的分配問題

個人數據應當建立起長效的個人數據利益分配機制, 使數據主體能夠適當從財產利益中獲益,并為數據處理者的獲利建立正當性前提,最終使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能夠合力發揮數據的生產要素作用。

目前,個人數據的利益分配實踐缺失,“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實踐中個人信息大多數為收集者所控制和無償使用”。而在理論構建上,有學者認為,私法路徑難以發揮作用,應當將數據納入“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的范疇,通過“數字稅”等方式實現利益分配。有些學者則更進一步,提出通過數據交易時的印花稅、登記費以及國家數據主權基金等方式,完成數據利益的法定再分配。也有學者基于“數據資源持有權”,以用益補償規則作為數據要素收益分配的制度基礎。但目前對個人數據利益分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基礎、正當性前提與分配模式探討上,沒有提出具體的分配機制與操作模式。

目前難以建立個人數據利益分配機制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未能厘清個人數據上復雜的權屬問題,無法界定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的權益分配與內容,也沒有形成合理的數據權益流轉路徑;另一方面則在于數據要素未能形成合理的定價標準,傳統的財產定價模式無法應用于可無限復制、非排他的個人數據,導致財產利益分配缺乏衡量標準。在這些方面,信托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通過信托的財產制度、交易結構設計以及信義義務闡釋,能夠將個人數據上的財產權益由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共享,構建財產利益的轉移渠道,并通過數據紅利的方式使數據主體分享到實現后的數據財產利益。

二、數據信托的概念與價值

Jack.M.#Balkin于2014年提出“信息受托人”概念;而Sean8McDonald則發表了題為《公民信托》的論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數據信托構想,為全世界的法學家們展現出有望解決個人數據法律難題的新路徑。近年來,政府、企業與學者開展了多樣的數據信托實踐。在國外學界,Jeremiah#Lau等提出“個人合資數據信托”與“慈善數據信托”。Joao#Marinotti對數據的種類以及其能否成為數據信托的信托財產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現行的法律體系下無法支持數據信托,仍需對現有的法律制度進行調整。這些研究建立在各自國家和地區的獨特制度下,難以適配我國的數據利用現狀與信托法律制度。我國學界研究主要從數據信托的可行性出發,其中部分學者試圖通過給數據處理者施加信義義務的方式,彌補數據主體行權困難的現狀;另一部分則希望通過實體信托的方式,構建起信托框架下的個人信息(數據)處理法律關系。然而,這些研究并沒有結合數據利用場景構建具體的數據信托模式,難以為數據信托實踐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現階段信托公司開展的數據信托實踐則更多成為數據交易所進行數據確權的“制度工具”,一如其往常的“通道業務”,未能充分發揮數據信托的真正價值。

(一)數據信托的概念泛化與厘清

數據信托囊括信息受托人與實體數據信托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與理論。而這兩種理論在實踐中又衍生出許多不同的方案,其法律關系、法律結構的巨大差別被濃縮在“數據信托”這一概念內,導致數據信托的內容難以明確。因此,目前所討論的數據信托無法指向一種明確的法律制度或結構,而被廣泛用于描述不同數據治理方法的集合。在探究數據信托應當如何解決個人數據處理的法律問題時,事實上是在思考如何用一系列的數據治理方法去解決不同場景下的個人數據處理問題,從而難以得出清晰的結論。

1.數據信托的理論分野

Balkin的“信息受托人”理論建立在現行的個人數據處理場景之下,既不增加新的第三方,也沒有形成額外的法律關系。“在網絡語境中,為使用產品或服務,用戶往往除點擊同意之外并無其他選擇,實質上架空了用戶的權利。”Daniel#Solove和Woodrow7Hartzog也指出,“對于有隱私政策的網站,合同法(正式合同和承諾禁反言)在保護信息隱私方面幾乎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為了解決這種在個人數據處理場景之下數據處理者的義務不清晰并缺乏靈活性的情況,同時也不希望增加當事人過多的締約負擔,Balkin從醫生、律師或會計師等特殊職業的職業失職和職業違約情形出發,認為這是基于雙方之間特殊的信任關系,從而使醫生、律師或會計師負擔“以委托人/受益人利益最大化”的信義義務。該信義義務的形成無需在合同條款中予以明示,也不需要當事人締結單獨的信托合同或條款,甚至在合同缺失的情形下,亦能保護委托人/受益人的利益。此外,信義義務的邊界并不明確,受到信托財產、信托事務、當事人、受托人的專業能力、處理事務的場景等而體現出截然不同的內容,從而得以更好地保護數據主體的權利。

Sean則提出創建獨立的受托人組織,基于數據主體的委托而持有底層代碼和數據,并將其授權給商業化的營利性公司。Neil(D.+Lawrence也提出,數據主體匯集數據并形成一個信托,規定數據共享的條件。信托機構通過整理數據成為數據經紀人。實體數據信托模式通過匯聚眾多數據主體的個人數據并與數據處理者抗衡,這導致個人數據法律關系的完全變更。

實體數據信托可以被簡單地區分為“自上而下”的數據信托與“自下而上”的數據信托。在人行道實驗室、英國開放數據研究所以及弗吉尼亞州成癮分析和社區轉型框架等一些實體數據信托中,某些強而有力的機構(多倫多政府、英國政府人工智能辦公室或弗吉尼亞州刑事司法服務部)基于高層次的建議與報告,決心通過數據信托來解決一些個人數據處理中的挑戰與問題,從而設立了相關數據信托。但學者們也提出,可以設立“自下而上的數據信托”,即數據主體主動地選擇在信托的法律框架內匯集個人數據權利,來平衡企業和個人對個人數據的各自控制權,而法律僅提出一個可用的框架。

2.數據信托的概念厘清

在Balkin的理論中,雖然存在信任與信義義務,但其本身并非基于信托制度,而是在現有的法律關系中,將數據處理者承擔的義務定義為信義義務,并通過對信義義務在不同場景下的具體解釋來保護數據主體的利益。現有的法律(尤其是民法)體系普遍將法律主體間的信托內化,貫徹在財產、合同等不同的法律部門內。在羅馬法時期,西塞羅在論述誠信時,特別引用了斯多葛學派的觀點,強調“公正的基礎是信誠,意即對承諾和契約的遵行和守信”。除了合同這一類對合意的預期信任外,還有諸如無因管理等制度也內含信任。因此,信任關系或信義義務并不一定意味著信托。

信托法是組織法,其填補自然人、法人等主體制度覆蓋范圍以外的規則,“信托法為非法人組織提供組織法規則”,信托的組織性是其本質特征,也是其價值所在。“信息受托人”理論中不存在獨立的信托財產,也不能對信托財產上的權利進行分解與轉讓,從概念定義與實踐保護的角度出發,不宜將其納入數據信托的理論范疇。

在現有的個人數據處理場景下,數據信托應當指委托人(數據主體)將信托財產(個人數據上的財產利益)集中成立數據信托實體,受托人為了全體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以自己的名義管理、處分信托財產,對數據主體的數據權利進行保護并救濟的法律制度。

(二)數據信托的制度價值

1.數據信托有助于個人數據權益分置與流轉

個人數據的權屬問題是個人數據利益的分配前提。數據主體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將個人數據交由數據處理者實際控制,將人格利益留存于數據主體,財產利益由雙方共同享有。而現有的個人數據權屬研究尚無法構成數據在數據利用全流程中的權屬閉環,也無法解決個人數據中財產利益和人格利益的關系與分置,而信托的財產架構恰好能為個人數據權屬提供制度路徑。

信托的財產制度最初是“一個人是普通法上的權利人,另一個人是衡平法上的權利人”。其概念來自“受益權”概念,制度則源起于用益制度。從法理上說,信托財產是一種不歸屬于任何人的“目的財產”,也可稱之為“財團”。在數據信托中,數據處理者作為受托人享有以自己名義管理、處分信托財產的權利,但作為制約,如其對信托財產的管理、處分違背了信義義務,則其獲得的利益將通過“歸入權”返還至信托財產中。

通過信托架構的設計,數據主體以個人數據財產利益作為信托財產,數據處理者作為受托人則取得對個人數據的實際控制。而在個人數據的財產利益實現后,數據主體(所有數據主體作為一個集體)與數據處理者均為受益人,享有信托利益。數據主體按照信托文件的約定優先獲取信托利益的分配,而數據處理者則獲取剩余的信托利益。借此,數據信托完成個人數據上數據主體人格利益、數據主體財產利益以及數據處理者財產利益的流轉與分置。通過數據信托的財產制度構建,不僅能夠完成數據作為一種非常規物與財產的流轉,還通過信托受益權分離了個人數據上的人格利益與財產利益,數據主體依然享有人格利益,而財產利益則由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分享,從而解決現有個人數據的權屬難題。

2.數據信托有助于數據主體權益的持續保護

個人數據在數據主體處時,其財產利益主要體現為一種不確定的受益權,而非對具體財產或資產的支配或所有,表現為數據主體對其個人數據享有取得財產性收益的權利。但這種受益權的實現,需要個人數據進入收集、處理、分享的環節,數據處理者通過管理、使用、處分或其他方式,形成具體的財產。個人數據的利用不會導致數據本身的滅失,從而可以持續不斷地對其進行處理利用。因此,個人數據的財產利益既包括對個人數據享有取得財產性收益的權利,也包括實際實現后所獲取的財產性利益。在一般的數據處理場景下,在個人數據進入利用與流通環節后,數據主體即喪失了對個人數據的控制,從中獲取的只有隱私協議中所約定的一次性對價。而在此之后,無論數據處理者如何運用個人數據產出源源不斷的財產利益,都與數據主體無關。

數據信托的持續性意味著數據主體得以通過數據信托,持續關注其個人數據的使用情況,并持續性地進行利潤分配。數據處理者作為受托人,也有義務定期向受益人進行信息披露,報告其數據處理的業務情況、數據安全保障措施、受益情況、數據共享情況、數據跨境情況等。數據信托還能夠通過共同受托人、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數據監察人等制度開展對數據處理者的監督,為數據主體開展數據救濟提供銜接路徑。

3.數據信托有助于數據主體集體利益的保障

個人數據利益分配的定價困難在于個人數據的混同,即使數據利益分配至數據池的所有數據主體,也難以進一步分配到每一個數據主體。因此也有學者提出通過數字稅、國民信托等再分配制度,以數字紅利的方式回饋所有數據主體,從而實現數據共享與社會價值。但這存在兩個問題:其一,通過數字紅利的再分配制度必然是一個長期存在的機制,也因此會形成長期的資金池,需要持續管理,其本質上依然是一個基于特定目的的財團。而這與數據信托的本質相同,且數據信托已經形成了管理實體,依托該實體進行再分配管理能夠更好地降低操作難度、減少過渡程序。其二,數字稅、國民信托等形式是國家層面的數據利益再分配,但并非所有的受益人都是數據主體,存在如何將個人利益上升到國家利益或社會利益的法律渠道問題。此外,數據主體無論是否同意數據處理,都不影響其獲取數字紅利,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說阻礙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流通與共享。

在數據信托中,數據主體通過加入數據信托的方式,匯聚了其財產利益,將個人利益匯集成集體利益;而在信托利益分配時,優先級信托利益分配到一個獨立的專項資金池,該專項資金池本質上是另一個“目的財團”。信托事務管理人根據信托文件的約定與受益人大會的決議,為了所有數據主體的集體利益而使用信托利益,例如定期對數據處理者的數據安全保障進行評估、在數據處理者破產重組時對數據庫進行管理與保護等。

三、數據信托的范式構建

基于個人數據處理場景的多樣性,一種數據信托結構難以通用于所有的個人數據處理場景。英國開放數據研究所就指出,數據信托所面臨的應用場景具備獨特性,多變而復雜,數據信托仍需要“在具體情境之中確定極其復雜的法律結構”。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數據利用場景,構建獨特的數據信托范式。信托是基于特定的信托目的,由委托人、受托人與受益人圍繞著信托財產所建立的信義法律關系。在構建數據信托的范式時,首先須厘清數據信托的概念。其次,要確定信托目的與交易結構。再次,應當明確信托的生命周期,即設立與終止的時點與條件。從次,需要明確信托財產與其管理方式,以及信托利益的分配方式。最后,需要明確信托的各主體以及相關的權利義務體系。

(一)數據信托的結構設計

1.信托目的:個人數據的財產利益實現與分配

數據主體是個人數據的初始權益主體,人格利益與財產利益均應由其享有,前者是個人數據權益的本質,人格權益與自然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高度相關,不得轉讓;后者生發于人格權益之上,因此其初始也應當歸屬于數據主體所有。而對于已經由數據處理者收集、處理的個人數據權益歸屬,無論是基于數據處理者在數據處理活動中的付出,還是基于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客觀需求,都要求承認數據處理者享有利益,否則無法構筑數據資源的流通秩序。

在個人數據的利益再分配場景下,數據信托需要通過交易結構的設計,解決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在個人數據上的財產利益如何實現、分配的根本問題。具體而言,需要將其分解為如下信托目的:其一,個人數據上的財產利益是一種可實現的受益權,因此無法直接為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所用,需要通過數據信托對信托財產的管理運用將其轉換為可計量、可分配的財產。其二,個人數據上的財產利益建立在人格利益上,因此其歸屬于數據主體,但這不利于個人數據作為生產資源的流通利用,需要通過數據信托將個人數據上的財產利益由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共同分享。其三,對于已經實現的個人數據財產利益中數據主體所享有的集體利益,通過專項資金池的模式,構建獨立的資產運用、管理處分機制,確保其妥善用于數據主體的集體利益。其四,為了維持數據信托自身的存續與受益人的長遠利益,數據信托應當建立完備的受托人報酬支付機制與再選任機制,并建立持續性的數據信托和受托人履職情況監督與披露機制。

2.交易結構:雙受托人的結構化信托利益分配

數據主體是數據信托的委托人,信托事務管理人與數據處理者共同作為數據信托的受托人。數據處理者主要負責信托財產中財產利益的實現,以其通過個人數據處理業務獲取的利潤作為信托利益。受益人采取結構化模式,數據主體為優先級受益人,而數據處理者作為劣后級受益人。數據主體(作為整體)按照信托文件的約定優先獲取信托利益,并將其作為專項資金池(即目的財團),信托事務管理人依據信托文件約定的條件或受益人大會的決議,將該資金池用于數據主體的集體利益。國家網信部門(或其指定的主體)作為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對數據信托與受托人履職情況進行監督。

當數據處理者擬開展數據處理業務時,需向國家網信部門申請成立數據信托并登記公示。當數據主體與其建立數據處理法律關系時,即成為委托人與優先級受益人,數據主體將其在個人數據上的財產權益交付成為信托財產,數據信托也于此時成立。數據處理者的數據處理業務利潤將歸入信托財產,作為個人數據受益權的實現,并按照信托文件的約定作為受益人的信托利益。其中,優先級受益人(數據主體)的信托利益作為專項資金池來實現對數據主體權益的安全保障。受托人需定期向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提交信托事務管理報告與信托財產管理狀況,并向委托人與受益人公示。

(二)數據信托的設立與終止

1.數據信托的設立

數據信托模式本質上類似數據企業的消費者權益保障基金,其應當覆蓋該數據企業的所有數據處理關系主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強制性,不允許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單獨或合意予以排除。當數據處理者擬開展數據處理業務時,需向國家網信部門提交成立數據信托的申請以及信托文件、受托人情況等,經國家網信部門審批并進行數據信托登記。目前在《公共數據資源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中規定了公共數據資源登記機構“是指由數據主管部門設立或指定的,提供公共數據資源登記服務的事業單位”,但尚未明確具體為何。數據信托登記的制度、機構與平臺亦可參考,由數據主管部門設立或指定。但此時由于數據信托的委托人、受益人與信托財產缺失,數據信托尚未設立。

數據處理者應當在其網站、App或隱私協議中公示其數據信托相關內容及文件,數據主體在通過“知情同意”或其他方式與數據處理者建立數據處理法律關系時,即加入數據信托,成為委托人與優先級受益人,同時將其在個人數據上的財產權益交付成為信托財產。

2.數據信托的終止

數據信托的期限應當覆蓋數據處理者從事數據處理業務的全周期,即使在數據處理者本身消滅或終止數據處理業務后,數據信托仍應當持續至信托財產全部處理完畢為止,此時應由信托事務管理人繼續管理信托財產。

數據信托擬終止的,受托人應當向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并告知終止事由與管理報告,以及后續的數據信托處理方案與清算計劃。在信托事務管理人完成清算后,向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提交清算報告,經審核后公告終止,并進行信托注銷。

但數據信托還有一種特殊的終止情形,即委托人本身消失,例如該數據處理者已經不再有客戶使用其數據處理的業務,且不打算繼續開展數據處理業務,在此情況下由于信托要素的缺失,也可以申請數據信托的終止。此時,作為優先級信托利益的專項資金池可以根據信托文件的約定或受益人大會的決議繼續存續,或進行財產分配。

(三)信托財產的利益實現

數據信托的信托財產主要有三個需要厘清的內容:其一,信托財產的確定與交付;其二,信托財產的運用管理方式;其三,信托利益的分配實現方式。

1.信托財產:個人數據的財產性受益權

對于數據信托的首要憂慮在于個人數據作為信托財產的適格性,個人數據本身并非財產,因而無法成為信托財產。但數據主體可以將個人數據之上的財產利益交付成為信托財產。

信托法上的財產是一種開放性的概念,涵蓋財產性的權利。債權、股權、知識產權都是常見的信托財產,應收賬款的未來現金流或基礎設施收費權也可以成為信托財產。而在受益權信托中,既有存在基礎合同、現金流相對明確的受益權,例如應收賬款受益權(有基礎合同、有明確金額及利率約定、有還款約定等);也有基于特定基礎資產的受益權(僅約定基礎資產、未來收益不確定),如在一實踐案例中,信托財產被理解為“委托人對基礎財產依法享有取得收益的權利及因對其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

“委托人對基礎資產依法享有取得收益的權利”(即基礎資產受益權) 是信托成立時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財產,而“對其管理、使用、處分或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則是該受益權實現的結果,是信托財產在信托管理中的變形。考慮到個人數據財產利益分配場景的特點,一個數據信托主要覆蓋某特定數據處理者以及其數據處理業務的消費者,因此信托財產應當認定為數據主體在該業務場景下對其個人數據享有取得財產性收益的權利。其邊界清晰,也可以與個人數據在其他數據處理場景下取得收益的權利相區分。因此,也符合我國《信托法》第7條對信托財產確定性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設立數據信托時,實際上將數據主體享有的個人數據權益進行了分割,數據主體依然保有個人數據上的人格利益,而個人數據的財產利益則成為獨立的信托財產。這一方面是基于該數據信托的場景主要是針對個人數據的財產利益分配,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格利益不得放棄、轉讓或者繼承,因此不能成為信托財產。

2.信托財產實現:數據處理業務的利益轉移

信托財產是數據主體在該業務場景下對個人數據享有取得財產性收益的權利,其并非財產或資產,而是一種不確定的受益權。數據處理者需要通過管理、使用、處分或其他方式,將其轉換為財產。但數據處理者在處理個人數據時,亦付出了財力、物力與人力。如果僅從數據(尤其是數據產品)自身來看,數據定價已有可操作的現實路徑。雖然傳統會計學定價方法無法很好地應對數據聚合特性,但學者也針對性地提出了諸如“信息熵”定價、數據資產多維度定價等優化方式。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中,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價格形成機制維護公共利益,對“用于產業發展、行業發展的公共數據經營性產品和服務,確需收費的,實行政府指導定價管理”。然而,現有數據定價的研究無法解決在同一數據中如何劃分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的受益比例問題,這也是目前個人數據利益分配最大的難點。

在設立數據信托時,數據處理者尚不享有對個人數據的財產性受益權。數據主體在加入數據信托時,以財產利益作為信托財產,而數據處理者通過劣后級受益人的身份分享了個人數據上的財產利益,這完成了個人數據財產利益的轉移與分享。數據主體將其單方面享有的對個人數據的財產受益權交付作為信托財產,并由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共享收益。具體的收益比例應當通過信托文件確定,考慮到對雙方話語權、市場地位與專業能力的平衡,應當由法律法規限定一個合理的范圍。

因此,數據信托的信托財產對外作為一個整體,在邏輯上包含了個人數據在該業務場景下取得財產收益的所有權利,同時包含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的財產利益。而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對信托利益的共享是數據信托的一個內部關系。數據處理者的職責在于通過處理個人數據,將取得的財產歸入信托財產。該部分歸入的財產是信托原始受托財產的“代位財產和收益”,即“信托財產的物上代位性”。在不考慮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內部關系的情況下,數據處理者通過個人數據處理業務獲取的利潤,即為“對信托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應當歸入信托財產。

3.信托利益實現:基于集體利益的特定目的基金

數據信托的信托財產是特定資產的受益權,其雖然具有財產性的內容,但本質上是尚未實現的財產利益,無法直接向受益人分配。受益人分配的信托利益應當是對信托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即信托利益。

優先級受益人(數據主體)與劣后級受益人(數據處理者)共享信托利益應無疑問。通過信托文件約定具體的分配方式,數據主體享有信托利益分配順位的優先權,而數據處理者則可以享有扣除數據主體利益份額之后的信托利益。但在優先級受益人(即數據主體)內部,應當如何實現信托利益?數據價值以大規模匯聚為基本前提,只有大量數據聚合才能夠發揮作用。當大量個人數據經過收集、處理后,形成的數據池產生了遠遠高于原始個人數據加總的價值。數據池的價值來自信息的雜糅混同,只有當其作為一個整體時,才能夠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個人數據一旦混同后,其使用價值決定了其權益無法再行分割,如果分割將大大降低數據價值。因此,個人數據利益的分配需要在考慮其作為一個聚合型整體物的前提下進行, 直接到個人層面的數據利益分配不符合其作為數據的特征,可從集體利益層面使數據主體分享紅利。

由于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財產是個人數據的特定受益權,難以直接衡量其價值,因此通過出資比例確定受益權比例是無法實現的。而只要數據處理者在持續開展個人數據處理業務,數據信托的受益人就在不停地發生變動。不同的數據主體交付數據處理者的個人數據內容不同、用途不同、敏感程度也不同,機械地平均按份共有將導致事實上的不公平。因此,將優先級信托利益作為一個特定目的的獨立基金(即目的財團)是更為合適的做法。信托利益并非在個人層面分配,而是為了數據主體一整個集體的利益而實現。數據信托正是因為聚集了數據主體的權利,將個人利益匯聚為集體利益,從而克服了數據處理者的強勢,實現了其財產利益,因而該財產利益也應當為數據主體集體而服務。

集體一般是與國家(社會)、個人相并列的概念,雖然在法條中一般指“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但已有學者指出,“在市場和國家之間的某個地方,存在著許多自我組織的、半公共性質的團體,個體和公司或多或少地依賴這些團體確定彼此行為的預期,并依賴他們為彼此間經常的沖突提供實際的解決方案”,而代表這些“自下而上”社會法團利益的即集體利益。現行法律也已建立起涉及集體利益的制度,例如共同訴訟(也稱“集體訴訟”)。

在進行集體利益的主張與保護時,一般通過集體公決的方式進行,其中既包括對事項的公決,也包括對代表人的公決。關于數據主體集體利益的實現方式,既可以事前通過信托文件約定,也可在事中通過受益人大會的表決確定。例如,在發生個人數據需要集體訴訟或代表人訴訟時,以其中的資金承擔先期的必要費用,例如聘請律師、支付訴訟費等;或在數據處理者進入破產、重組等情況時用于保障個人數據安全等。只要是基于數據主體集體的利益,依據信托文件約定的條件或受益人大會的決議,即可使用該資金池。

(四)信托主體的體系構建

1.受益人:財產利益的分割與配置

數據信托采用結構化信托模式,數據主體為數據信托的委托人,同時也是優先級受益人,而數據處理者則為劣后級受益人。在信托利益分配時,信托財產應當優先用于向優先級受益人(即數據主體)進行分配。

依據我國的信托實踐,結構化信托業務主要是區分不同風險承擔能力和意愿的投資者,優先級受益人以其初始信托資金承擔較低的風險與有限的收益, 而劣后級受益人則博取可能的較高收益,即通過投資不同層級的受益權來獲取不同的收益并承擔相應風險。但數據信托采用的結構化信托模式,主要旨在解決兩個法律上的問題。

其一,個人數據同時包含人格權益與財產權益,但其本質仍是人格權,其財產利益生發于人格利益之上。數據主體通過將個人數據的財產權益交付作為信托財產、將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作為受益人的模式,為數據處理者的財產利益證成提供了制度路徑。

其二,雖然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在個人數據上均享有財產利益,并且在法律的角度上,此兩者財產利益并無不同。但在實踐中,由于數據處理者實際處理個人數據并產生收益,因而其具有更強的控制力與主動性。從權利平衡的角度看,應當給數據主體以一定的補償,以保障其財產利益得以實現。從主體的意愿來看,數據主體作為個人數據直接相關的個人,其對于個人數據的首要利益是保護其人格權益不受侵害,其次才是財產利益的實現,注重風險勝過收益;而數據處理者作為企業,盈利才是其首要目的,為了獲取高收益承擔一定的風險也是現代商業邏輯之一。因此,數據處理者在開展數據處理業務并獲取利潤之后, 首先應當按照信托文件的約定分配給數據主體作為優先級信托利益,其余部分才應當分配給數據處理者。

2.數據處理者:利益沖突下的財產管理

信托事務管理人與數據處理者共同作為數據信托的受托人,都應當承擔信義義務。學界對信義義務的內容進行了諸多分析,但信義義務的內容并非普適于每一種不同的信托關系、每一種場景中。總體來說,信義義務主要包括“忠實義務”與“注意義務”,但由于雙方的具體分工不同,其信義義務也有不同的內涵。數據處理者在數據信托中的職責主要體現在對信托財產的管理運用方面,即信托財產中個人數據財產利益的實現。

(1)數據處理者的忠實義務

“忠實義務被認為是信義法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但“忠實”這個概念存在爭議。從“忠實義務”的內容來看,Lionel%Smith將“唯一利益”原則作為忠實義務的唯一原則,即受托人在履行信托事務時,應當將受益人的利益作為唯一利益考量,不得考慮除此以外的任何事項。而Tamar%Frankel則認為,除了“唯一利益”的積極義務以外,受托人還具有“不能將自己放在與受益人利益沖突的位置”這一消極義務。隨著實踐中委托人授權、受益人同意、受托人披露義務等的完善,“唯一利益”原則受到沖擊。正如雙方代理行為中,當代理人的交易行為并不必然徇于私情、悖于所托,也有可能不會對本人的利益造成損失。“只要采用常人思維,便可知悉代理人所為代理行為未必會對被代理人有害,有時還很有利。如果一刀切地令該類行為無效,有時會增加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尤其是當被代理人同意時,更沒有必要令此類代理行為無效。”這種更符合常理的常人思維在信義義務中的體現,則是“唯一利益”被“最佳利益”所取代。例如,《美國統一信托法典》雖然在第802條(a)款中規定了“唯一利益”原則,但如當事人在合同中另有約定,違反唯一利益也是可以接受的。在我國《信托法》中,忠實義務體現為禁止自我交易以及禁止利用信托財產為自己謀利等。

在數據信托的場景下,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存在顯著的利益沖突———數據處理者渴望盡可能地挖掘個人數據的使用場景來獲取更多的財產利益,而數據主體則恰恰相反,希望盡可能少的個人數據處理范圍。我們對大數據時代的恐懼,說到底是對不忠實的擔憂。忠實義務源自不辜負信任,而實踐中則體現為“利益取得的博弈”。因此,對于數據處理者的忠實義務不能按照傳統去理解與要求,而主要體現為在利益分配中位階與順序上的優先。

其一是人格利益對財產利益的優先。“個人信息權的人格權屬性具有對數據財產權的優位性,它因此是信息處理的底線。”個人數據的人格利益并非信托財產,數據主體也不可能將人格利益轉讓,這有悖于人格權的本質。然而,個人數據上的財產利益與人格利益雖然可以在邏輯上區分,但其載體無法分割。因此,數據處理者在面臨個人信息財產利益與人格利益的沖突時,應當優先保護人格利益,如對個人數據的處理雖然能夠在財產上獲利,但可能導致主體人格的貶損,則數據處理者應當避免。

其二是數據主體財產利益對數據處理者財產利益分配上的優先。在個人數據處理的關系中,數據主體基于信任將其個人數據交由數據處理者,這事實上導致數據主體對數據處理者如何處理其個人數據失去了實際掌控。因此,從個人數據中獲取的財產利益應當優先向數據主體分配,才有助于維持信任并制衡數據處理者的權力。

此外,在數據信托中數據處理者無法客觀上回避利益沖突的情況,但忠實義務亦可以體現為數據處理者主觀上的“自證清白”。這既包括數據處理者應當按照信托文件的要求,定時向數據主體主動進行信息披露,告知其數據處理的業務情況、數據安全保障措施、受益情況、數據共享情況、數據跨境情況等;也包括在數據主體受到數據處理者損害時,只要能夠證明存在形式上的利益沖突且違背了信息主體的合理預期,就可以將舉證責任轉移至數據處理者。數據主體無須證明侵權損害后果的存在,也無須計算損害的實際后果,可以直接通過信托歸入權制度將數據處理者的獲利歸入信托財產。

(2)數據處理者的注意義務

“注意義務”也被稱為“勤勉義務”或“謹慎義務”,強調受托人必須按照謹慎權利人以及謹慎商人的標準行使,這要求受托人在履行職責時的主觀意思必須善意,審慎盡職,并且客觀上符合他們所具備的專業能力、知識與經驗。從義務的強制程度來說,注意義務要弱于忠實義務,但從義務的內容來看,注意義務要更為寬廣、更為模糊。

在數據信托中,注意義務體現為數據處理者應當充分利用自己的審慎態度與專業能力達成信托目的。注意義務難以描述其具體的內涵,體現為一種基于結果導向的事后追溯評價,因此需要在個案中由法官根據規范目的對注意義務進行價值填充。即,當數據信托產生了不利于受益人(主要是指優先級受益人,即數據主體)的后果,通過注意義務進行追責。數據處理者在個人數據安全保障方面是否表現出根據法律和行業規范應當具備的某項專業能力、是否付諸合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是否履行了必要的程序、其表現是否符合一般的合理預期等。

正如Jessell#MR所指出的那樣:“對每位受托人有同樣責任和義務的假設就是一個謬論。”但毫無疑問,信義義務的目的,在于實現一種類似于烏托邦的理想狀態,即“受信人全心全意服務于對其合理信任之人的利益”。這就導致信義義務相較于一般的合同義務,具備極強的道德屬性,Iritamp;Samet將其稱為“作為康德式美德的受信人忠義”。信義義務受到信托財產、信托事務、當事人、受托人的專業能力、處理場景等影響而體現出截然不同的內容,但更重要的是,數據處理者必須從良心與道德出發,來盡力保證數據主體的利益(尤其是人格利益)得到保障與實現。

3.信托事務管理人:數據主體集體利益的維護與管理

信托事務管理人更接近于傳統信托模式中的受托人,其承擔一般的信托事務管理職能,但其更主要的職責在于根據信托文件與受益人大會的決議來管理、運用優先級信托利益所形成的專項資金池。其承擔的義務也更接近于傳統信托中的信義義務。由于在數據信托中,數據處理者與數據主體之間存在著利益沖突,因此信托事務管理人還承擔著對數據處理者的內部監督與制衡的義務。

《信托法》第四章第二節規定了受托人的諸多義務,包括不得利用信托財產謀取私利(第26條)、信托財產獨立(第27條、第29條)、禁止自我交易(第28條)、親自處理信托事務(第30條)以及記錄、報告和保密義務(第33條)。除了《信托法》規定的受托人義務外,信托事務管理人需要監督數據處理者的履職情況,并在優先級受益人整體受到損害時,通過受益人大會、代表人訴訟等方式維護受益人利益,保障信托目的的實現。

4.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數據治理與公共利益的監督

數據信托并非典型的私益信托,而是更類似特定目的信托,且該特定目的有一定的公益性(或者說集體利益性)。因此,數據信托可以參照類比公益信托,設立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制度。

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第60條,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是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由其擔任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符合立法初衷。考慮到實踐中互聯網企業的數量以及數據處理業務的廣泛開展,也可由國家網信部門在各地或各細分領域設立的專門機構來擔任信托事務管理機構。

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應當承擔以下職責:(1) 數據信托的設立須由受托人共同向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提交申請,經批準、登記后方可設立。(2)受托人的確認、辭任、換任須向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提交申請,說明情況,并經批準。(3)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須定期檢查信托事務管理報告與信托財產管理狀況,至少一年一次報告,且經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核準后方可公示。(4)對于受托人怠于維護或惡意侵害委托人與受益人權益的,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可以任命信托監察人,以其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或者實施其他法律行為,以維護受益人的利益。(5)數據信托擬終止的,須由受托人向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提交終止事由與管理報告以及后續的數據信托處理方案與清算計劃。在信托事務管理人完成清算后,向數據信托事務管理機構提交清算報告,經核準后公告終止,并進行信托注銷。

結語

數據信托的實踐難題是難以使用一項龐雜的制度去適配一系列多元化的法律場景。現在人類社會尚無法達到“技術治理世界國”的層次,無法通過自發的秩序完成對社會的治理。〔78,〕倘若將數字社會認為是獨立于現實社會的另一個世界,那么僅憑借一個法律部門、一種治理制度來規制個人數據的應用非常困難。數據信托具有其獨特的制度優勢,例如權利分離、靈活的信義義務、獨特的信托救濟等。但要化解這個紛繁蕪雜的毛線團,當務之急是抽絲剝繭,找到一個具有實踐性的線頭。數據信托的模式構建多有不足之處,也未必能解決所有的個人數據法律問題。但通過在個人數據利益分配場景下的試點嘗試,有助于我們找到數據信托究竟能解決什么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數據信托制度旨在保護數據主體的合法權益,但根本上需要調整的是數據主體與數據處理者之間緊張而缺乏信任的狀態,數據信托可能是走向和解與互相信任的第一步嘗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九色国产在线| 国产18在线播放|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 啪啪啪亚洲无码|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浪潮Av| www.av男人.com| Jizz国产色系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91九色国产在线| 欧美日本在线|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a在线观看免费| 婷婷激情亚洲|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亚洲视频二|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欧美午夜久久|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色网在线视频|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日韩黄色精品| 高清不卡毛片|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正在播放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国产色网站|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无码专区第一页|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97狠狠操| 婷婷亚洲天堂|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四虎AV麻豆|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欧美日韩资源| 天堂av综合网|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色香蕉影院| 国产午夜不卡| 97国产在线视频| 伊人成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a色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三级a| 亚洲无卡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床戏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