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國內很多醫院都可以做肝硬度檢查,這種檢查的具體優點有哪些?
在臨床工作中,肝硬度檢查主要用于評估肝臟的纖維化和硬化程度。近年來,肝硬度檢查作為一種無創傷檢查手段逐漸得到廣泛應用,它具有方便、精確度高、重復性好等優點,臨床可信度較高,因此受到患者及臨床醫師的關注。
肝硬度檢查主要利用 FibroSacn 瞬時彈性成像技術,通過低頻率的瞬間振動使組織產生位移,然后用組織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去探測組織的移動位置。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得到目標區域中不同彈性系數的組織的相對硬度,以千帕為單位表示。剪切波在組織中的傳導速度越快,彈性數值就越大,肝組織質地也就越硬。
FibroScan瞬時彈性成像技術大大提高了患者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的檢出率,為肝纖維化、肝硬化及脂肪肝的早期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了支持。該技術適用于各種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所導致的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的檢查。
肝硬度檢查主要是為了評估有沒有肝纖維化、肝硬化以及脂肪肝的情況。它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對肝纖維化的評估,二是對脂肪肝的評估。
哪些情況建議做肝硬度檢查?
在肝硬度檢查中,控制衰減參數(CAP)值是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CAP值越高,意味著肝纖維化的程度越強。但是,這些指標僅作為預測參考,最終對肝硬化和脂肪肝的診斷,主要是通過肝臟B超等影像學檢查來判斷。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通過CT或磁共振來檢測。因此,肝硬化和脂肪肝的診斷主要依據肝臟B超等影像學檢查,而肝硬度檢查的結果往往是通過各種指標來推算得出的,只能起到預測作用,這一點需要明確。但是,在臨床工作中,B超、CT等影像學檢查,不能診斷肝纖維化,亦不能判斷肝纖維化的程度及了解其進展狀況。肝硬度檢測的出現,為患者提供了新選擇。所以,對患者肝病的診斷、病程進展判斷以及治療應該是綜合的,不是單一一個檢測手段就能解決的。
那么,哪些情況下我們可以做肝硬度檢查呢 ?主要有以下這些情況:
1.普通人群的肝臟健康篩查;2.各類肝硬化的定期監測;3.各類慢性肝病肝纖維化程度的檢測,包括代謝相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4.慢性肝病治療效果的全程跟蹤;5.長期藥物治療、毒素刺激所致的肝損傷評估;6.各類代謝綜合征(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所引起的肝損傷評估;7.惡性腫瘤放療、化療所致的肝損傷評估。
肝硬度檢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有什么特殊準備嗎?
檢查前的準備:
1、飲食方面:患者應禁食 4至6 小時,因為對于已出現纖維化的肝臟,不禁食可能會導致肝臟順應性下降,使檢測值偏高。如果存在特殊情況,至少也要在檢查前空腹 3 小時以上。
2、運動方面:如果患者在檢查前進行了運動,需要先休息 10至20 分鐘再進行檢查,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檢查時的注意事項:
1、體位擺放:患者應采取仰臥位或者 30 度左側臥位;右手臂舉過頭頂,增大肋間隙,充分暴露腹部肝右葉區域。
2、呼吸配合:測量時,患者應屏住呼吸數秒鐘,可以提前進行訓練,按照醫生的要求平穩呼吸,如果深呼吸或者做 Valsalva 動作(類似于用力屏氣)可能導致結果不準確。
3、探測頭放置:醫生會將探測頭放置于肝臟右葉的肋間隙中,垂直于肝包膜,通常檢測深度為肝包膜下 4至5 厘米(寬度 1 厘米),探測頭放置部位避免大血管、膽道和局部的病灶,找到最佳的無陰影 B 型圖像,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
確保檢測值準確的條件:
為了盡量保證檢測值的準確性,相關指南中明確指出,肝硬度有效檢測需滿足以下條件:
1.成功檢測次數:同一檢測點至少探測 10 個有效結果,有效檢測次數占總檢測次數的比例需要達到60%以上。最終結果用(M)表示,并要求四分位數IQR/M≤30%,以保證結果的可靠性。
2.肝臟炎癥和膽紅素水平可影響肝硬度值。因此,患者應在血清膽紅素不超過 51 mol/L情況下,空腹或餐后3小時接受檢測,過量飲酒者應戒酒1周后接受檢測。
3.診斷臨界值選擇需參照病因及谷丙轉氨酶(ALT)水平,并排除右心衰竭可能;
4.由于肝硬度值檢測受肝臟炎癥等因素影響,懷疑肝硬度值假性升高的患者,可考慮非同日再次檢測確認。
如何解讀肝硬度檢查報告?
一般情況下,剪切波速度越大,肝硬度值越高,檢測區內肝組織越硬。
目前認為肝硬度值的正常范圍是在2.8至7.4千帕之間。一般情況下,這個數值小于7.4時,可以排除進展性肝纖維化;大于9.4時,考慮存在肝纖維化;小于10.6時可以基本排除肝硬化;大于12.4時,考慮存在進展性肝硬化;再持續增高,如果大于17.5,就可以考慮存在明顯肝硬化。
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因為病因不同,肝硬度的值也有所差異,需要按照不同病因來具體分析:
1、慢性乙肝患者,膽紅素正常、ALT大于正常上限但小于5倍正常上限時:
2、慢性乙肝患者,膽紅素、ALT正常時:
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4、代謝相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
5、酒精性肝病患者:
總之,FibroScan瞬時彈性成像技術能夠快速對肝臟硬度值、脂肪變性程度作出診斷,精確度高、重復性好,避免了肝穿刺帶來的創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FibroScan瞬時彈性成像技術對纖維化各期的分級診斷準確性皆在85%以上,這使得肝硬度值成為評估肝臟纖維化程度以及判斷是否存在肝硬化的重要指標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正如上文所述,臨床肝臟硬度的檢測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擾,不能單純用來判斷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一般情況下還需要結合其他相關的輔助檢查,如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才能實現更準確的臨床診斷。
本文編輯 李永歡
審核專家 王 娜
聶青和
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唐都醫院)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 委員
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重大項目、重點專項評審專家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實用肝臟病雜志》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