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深入探討一個對肝癌患者來說至關重要的話題——肝動脈灌注化療術后的康復與活動指導。
肝動脈灌注化療是一種相對較新的肝癌治療方法,它通過精確地將化療藥物通過肝動脈輸送到腫瘤部位,從而實現對腫瘤細胞的精準打擊,降低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減少副作用。在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肝癌患者通過這種創新療法獲得了新的生機,并有效緩解了疾病帶來的痛苦。然而,就像任何一種治療方法一樣,肝動脈灌注化療術后也需要患者進行一系列的康復和調養。
為什么選擇肝動脈灌注化療?
簡單來說,肝動脈灌注化療是一種現代腫瘤治療方法,其工作原理就像是給腫瘤組織送了個“快遞”。在這個過程中,醫師利用介入手術,將抗腫瘤藥物直接送達腫瘤的供血動脈,使得腫瘤“浸泡”在高濃度的藥物溶液中。這樣不僅可以確保藥物直接作用于癌細胞,高效殺死癌組織,還能顯著降低藥物在全身循環中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從而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
不過,在接受了肝動脈灌注化療術后,患者需要好好休息,并且進行適量的活動,以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
那么,術后應該怎么活動呢?
股動脈入路的患者:
經股動脈途徑的介入手術,醫師通常會要求患者嚴格遵循特定的護理指導,以確保傷口愈合良好并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在這段時間里,患者需要嚴格按照醫囑,保持絕對臥床休息24至72小時,這是為了讓藥物充分發揮作用,有效止血并預防血栓形成。
在這段恢復期間,尤其要注意限制手術側腿部的活動,尤其是大腿根部股動脈置管處的活動,這是為了避免因活動導致穿刺點傷口破裂或加重出血風險。患者可以適當地將置管腿輕微抬起,高度最好不超過20度,這樣有利于血液回流,減輕肢體腫脹感,但切忌大幅度移動或抬高患肢,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保持正確的臥床姿勢對于減少術后并發癥至關重要,術后應盡量保持平躺,腰部可墊一個柔軟的枕頭以提供支撐,每2至3小時翻身一次,這樣既能減輕長時間臥床帶來的腰部不適,又能有效預防因長時間固定姿勢導致的局部血液循環不暢。
此外,為了防止術后血栓形成,醫生通常會推薦患者進行“踝泵運動”。這種簡單的運動只需患者平躺,盡量放松腳部肌肉,然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可見左圖操作):首先用力勾起腳尖,盡量伸展腳趾(如圖一所示),然后放松并輕輕繃直腳尖(如圖二所示),盡可能地模擬走路時的動作(如圖三所示)。這個動作以20至30次為一組,每天重復3至4次這樣的練習,能夠有效促進下肢靜脈血液流動,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橈動脈入路的患者:
如果手術是從手腕上的橈動脈進行的,那么術后恢復相對較為輕松,這是因為這種手術方式對患者的日常活動限制較少。相較于其他可能需要長時間制動或嚴格限制活動的手術部位而言,從橈動脈進行手術意味著患者在術后可以相對自由地活動下肢,這無疑大大減輕了因長時間臥床或坐輪椅帶來的不便和不適。
然而,盡管可以自由活動下肢,但手腕部位仍需特別注意。患者需要保持手腕伸直的狀態,盡量避免過度轉動或頻繁活動,以避免因橈動脈傷口未完全愈合而造成出血、感染或其他并發癥。尤其要避免提重物及過度用力抓握物品,這樣有助于保護手術部位,促進其順利愈合。
為了促進血液循環并減輕手指可能出現的不適感,建議進行一些輕柔的手指操鍛煉。
包括但不限于輕輕抓握、揉搓手指關節,按照一定節奏數數(如1、2、3、4、5、6、7、8、9、10),或者彈奏手指以及模擬爬行動物爪子進行手指的張開閉合練習。這些簡單易學的動作每次重復10到20下即可,一天內可進行多次這樣的練習,以促進手指部位的血液循環,緩解術后可能出現的腫脹、僵硬感,并有助于促進傷口愈合。
心理和營養在術后的康復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術后,患者可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情緒低落,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在這個過程中,別擔心,因為身邊親人和朋友的關心與支持是你們渡過這段難關的強大后盾。與家人朋友進行深入的交談,分享內心的感受和情緒,能夠緩解內心的壓力,讓他們的話語和鼓勵成為你恢復路上的動力源泉。同時,音樂也被證明對心情有積極的影響。聽一些喜歡的音樂,無論是輕柔舒緩的旋律還是激昂勵志的曲調,都能幫助轉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在飲食上,要注意攝入各類營養豐富的食物,以幫助身體盡快恢復。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蛋、奶等,它們對于傷口愈合和細胞修復至關重要。同時,新鮮蔬果富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能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合理的飲食搭配,既能滿足身體對營養的需求,也有助于提升心情,使你在術后的恢復過程中更加順利、安心。
總結一下:
在肝動脈灌注化療術后康復階段,不論患者選擇何種手術入路方式,都需要高度重視科學合理的活動與細致周到的護理。對于經股動脈入路的患者,特別要強調術側腿部制動的重要性,以防止因活動過度導致傷口出血或感染風險增加。同時,為了保持肢體血液循環暢通,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適度的踝泵運動。而對于通過橈動脈入路的患者,雖然局部活動受限較小,但仍需鼓勵他們適時進行手指功能鍛煉,促進肢體遠端的感覺恢復及血液循環。
此外,在治療期間及康復過程中,患者的心理狀態同樣至關重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焦慮和緊張,有助于提升整體免疫力,促進疾病康復。營養方面,強調合理膳食,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及各類必需營養素的攝入,以支持身體機能恢復。綜合來看,這份簡明扼要的小指南旨在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恢復建議,助力每一位患者盡快重拾健康,回歸正常生活!
本文編輯 李永歡
審核專家 雷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