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階段是幼兒感受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時期。水墨畫是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的代表,創意水墨畫活動能引發幼兒在愉悅的審美體驗與創造中發展創造性思維。教師在開展創意水墨活動時要激發幼兒的興趣,積極創設藝術環境、有效投放多元化的水墨工具材料、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及創新教學形式,支持幼兒在創意表現與欣賞中不斷提升審美素養。
【關鍵詞】創意水墨畫;教學活動;策略
水墨畫是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園開展創意水墨畫教學,不僅能使幼兒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培養幼兒對水墨畫藝術的興趣,還可以引導幼兒用心去觀察、欣賞自然和生活中的美,發揮想象大膽創作,不斷提升審美素養與創意表征能力。但在目前幼兒園水墨畫教學中,教師缺少對水墨畫藝術文化背景的了解,忽視對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的思考,往往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選擇的內容大多以山水或花鳥題材為主。如何創新幼兒水墨畫教學內容和表現形式?結合課題實踐研究,本文提出三點策略。
一、創設浸潤式藝術環境,釋放幼兒藝術個性
幼兒園水墨畫活動應重視幼兒愉悅的情感與體驗。幼兒在美的環境中生活與游戲,生機勃勃的大自然與富含文化底蘊的環境能啟發其審美意識。水墨畫環境不僅需要基礎空間和材料,還需要凸顯幼兒的主導作用,這就需要借助幼兒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增強影響力。例如,創設美工室、涂鴉角、欣賞區、百草園等自然生活與藝術交融的環境,師幼置身于蘊含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環境中,鼓勵幼兒用眼觀察、用心感悟、用口表達美。在真實的體驗中引發情感的共鳴,為幼兒的藝術表現積蓄充沛的情緒情感與
經驗。
教師應積極營造氛圍,為幼兒創造主動參與水墨畫學習環境的機會,以喚起他們對環境的體驗與感知。例如,引導幼兒嘗試結合自然資源創設戶外水墨創作空間,在戶外水墨畫生活場中,幼兒無拘無束地在墻面、地面或玻璃涂鴉墻上玩色、玩墨,在游戲中學習國畫顏料與雨水相融的方法,將自然元素融入水墨繪畫中,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師幼利用廢棄的KT板,切割出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山形”,與堆砌的石塊共同營造出“群峰聳立”的意境,便于幼兒自主創作。
此外,教師在戶外游戲區投放樹樁、瓦片、瓦罐等材料,鼓勵幼兒利用這些具有生態特色的環境資源,練習毛筆的運用技巧,體驗水、墨和色彩的趣味變化,在戶外環境中自由地表達他們對水墨藝術的情感。
二、投放多元化工具材料,激發幼兒創作興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思維發展主要依賴具體的形象思維,應鼓勵幼兒通過感知、切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來學習。因此,教師應高度重視幼兒的思維特點,經過篩選為其提供豐富且適宜的材料,以滿足他們的探索興趣,并結合不同內容及形式,合理利用多元化工具進行輔助教學,使之成為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投放低結構材料,支持幼兒自主表現
在幼兒的世界里,生活充滿了色彩和多樣性,無處不在的自然資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牙刷、麻繩、蛋殼等,都可以作為幼兒創作水墨畫的素材、工具。小區中的落葉、干枯的樹枝、蔓生植物、落花等都是可以輕易獲得的創作素材,這些自然材料既親切又新鮮,能夠引發幼兒對水墨創作的渴望。基于此,教師設計了“尋秋”主題活動,鼓勵家長帶著幼兒在山林、公園或溪流旁散步,目的是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也鼓勵幼兒發現和探索,使他們成為自然資源收集的主人,并運用這些自然材料和生活中常見的蔬菜、牙刷創作水墨作品《秋色》,幼兒沉浸在趣味、生活化的創意水墨活動中,大膽創作自己眼中的秋色。
(二)優化水墨畫工具,滿足幼兒創作需要
在傳統的水墨畫教學中,通常使用的是宣紙,但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材料都能作為畫紙供幼兒使用,如紙皮、燈籠。相較于傳統畫紙,這些獨特的創作材料更能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除了傳統的畫筆,還可自制毛筆作為畫筆滿足幼兒的個體差異。
在開展大班創意水墨活動《戲墨》時,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莆仙戲中人物的裝扮特色和動態美感,結合林風眠仕女圖的造型風格,用國風色彩繪制自己的個性化紋樣。在這次課程中,教師運用了莆田傳統的油紙燈籠,其外形美觀好看,有著幸福吉祥、添壽添福的好意頭,蘊含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從傳統的宣紙作畫到立體的油紙燈籠作畫,幼兒可以充分感受以燈籠當畫紙的神奇。
創意水墨畫活動“山巒”,通過親子制作,篩選了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自然物作為改良后的“毛筆”,使用天然樹枝制作筆桿,狗尾巴草、麥穗等自然物作為筆頭。幼兒在創作過程中逐步發現不同材質的筆頭在紙上的印記、肌理都有所不同,新穎的作畫工具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創作欲望。改良后的作畫工具經多次探索后,成為幼兒喜歡的創意水墨表現工具,不僅豐富了幼兒的藝術創造力,也讓幼兒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收獲自信。
三、創新教學內容與形式,引發幼兒創意表現
(一)拓展內容,讓水墨畫活動更豐富
近年來,隨著藝術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對于幼兒水墨畫活動實踐方面的研究較多,水墨畫活動已經在幼兒園得到了相當有效的創新與發展。然而,一些過于專注特定技巧的水墨畫教學方式偏離了幼兒的現實生活環境,所以教師應篩選貼近幼兒日常生活的水墨畫內容,與幼兒共同商討水墨畫的主題,使水墨活動更加豐富、多元。
1.緊抓地域特色,挖掘審美元素
莆田市涵江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幼兒園地處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依山面海,是一個融合了自然風光、文化遺產和漁耕文化的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蘊藏著極高的教育價值,將這些古代建筑、文化資源、人文精神等元素融入課程,既能使幼兒積累生活的經驗,也豐富了水墨藝術活動的文化底蘊。在欣賞、觀察和體驗的過程中,幼兒不僅可以直接感受到家鄉地域文化的美,也引發新的靈感和創新思維。例如,大班創意水墨活動“燕尾墨脊”選取了莆仙特色民間建筑之一——燕尾脊進行水墨創作題材,活動前期師幼一起走進涵江蘿苜田文化古街,觀察并感受燕尾脊的文化寓意,在欣賞交流中,燕尾脊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后期水墨創作的過程中,幼兒能夠自由發揮自己內心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力,用畫筆大膽地描繪傳統藝術的新意蘊。
2.緊扣真實生活,拓展水墨內容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因地制宜地從真實生活中獲取幼兒感興趣的題材。幼兒園自然角里養殖了斗魚,幼兒經常對這些小生物的生活習慣和特性,進行觀察和探討,教師組織了以繪畫斗魚為主題的創意水墨活動。有了前期經驗的積累,當討論到如何描繪斗魚時,有幼兒主張畫紅色的斗魚,也有幼兒說黑色斗魚的尾巴可以用大狼毫側鋒畫出;甚至有幼兒提議在國畫顏料里加洗潔精吹出泡沫。幼兒完全沉浸于活動中,精心創作出自己心中獨具特色與美感的斗魚圖。幼兒深入體會水墨畫的意境美,激發其對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
3.妙用大師作品,激發創造思維
欣賞大師水墨畫創作,是引導幼兒領略水墨畫的內涵與魅力、提升幼兒審美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以跟隨大師探索水墨畫為題,引導幼兒欣賞各具特色、風格獨特的水墨畫作品,培養幼兒的鑒賞能力,提升幼兒的創作水平。
大班在開展“對話大師”水墨畫主題活動時,師幼共同欣賞了齊白石的作品,活動中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水墨畫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引領幼兒進入水墨畫的奇妙世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引導幼兒欣賞和創作水墨畫,同時還鼓勵他們在創作過程中仔細觀察和大膽想象。通過實踐,幼兒對水墨畫的喜愛程度遠超其他藝術形式,這樣的經歷使幼兒深刻地體驗到水墨畫所獨有的藝術風格,“蛙聲十里出山泉”水墨活動由此而生。教師創新教學方式,突破傳統的臨摹,支持幼兒個性化創意表現,在幼兒稚嫩的筆下,調皮的小蝌蚪們在山澗中暢快游戲。每一個墨點、每一條墨線、每一片不小心的暈染,都給人帶來一種獨特的畫面感受。
(二)優化形式,讓水墨畫活動更有趣
傳統水墨畫教學通常是讓幼兒用筆和墨水在紙上作畫,方式單調,我們突破水墨畫教學活動的傳統模式,深入探索幼兒日常生活中富有趣味、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素材,創新水墨畫教學活動的形式,使幼兒在多元化的游戲創作中,真正感受到水墨畫活動的魅力,在此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成長。
首先,在小班“春如線”水墨畫游戲中,教師嘗試以兒歌這一幼兒特別喜愛的形式輔助進行水墨畫活動,在玩中用最簡單的方法讓幼兒體驗到水墨畫在用筆、用墨和用色方面的基礎特性。教師和幼兒在創作時,加入了兒歌:“大小彈珠穿黑衣,圓圓滾滾紙上行。手指親親藤黃色,一個兩個三四個。親親山青一二三,親親玫紅一二三,春天的花朵開好啦!”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兒歌里愉快地玩水墨游戲,這有助于幼兒更深入地理解如何使用筆和墨,感受水墨畫獨特的韻味,并因此對學習水墨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激情。
其次,創設情境化的繪畫空間,以協助幼兒拓寬繪畫形式。在中班“落墨有聲”創意水墨畫活動中,教師同幼兒一起用宣紙覆蓋在萬通版表面,創造出深淺不一肌理效果的大山,將山型拼裝起來擺放在戶外水墨生活場中,幼兒仿佛置身于秘境仙山。師幼共同參與了以色沖墨、以墨沖色、潑墨、撒墨、噴色、吹色等水墨畫技巧,激發幼兒對水墨畫藝術的濃厚興趣。在游戲中,教師巧妙地將原本單一抽象的水墨畫知識融入生動的游戲情境,以有趣的游戲情節結合明了的游戲規則,逐步幫助幼兒理解并掌握水墨畫的創作技法,并在充滿樂趣的游戲化創作過程中提升幼兒的藝術素養。
最后,教師在水墨畫教學活動中融入不同風格的音樂,通過欣賞不同節奏的音樂,引導幼兒隨樂創作,大膽表現水墨畫中輕重粗細不同、濃淡干濕不同的點、線、面。如大班創意水墨畫活動“墨的瘋狂”中,教師以音樂導入,讓幼兒欣賞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第一段輕松悠揚,第二段熱情奔放,啟發幼兒根據兩段音樂的節奏與韻律,用點和線大膽地畫出對兩段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有的畫面呈現許多細長的墨線相互交織纏繞在一起,幼兒大膽表述結果:“那是我聽到很慢的音樂后畫出來的。”有的畫面中出現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墨點,幼兒說:“圓點聽到音樂很開心,它在快樂地跳舞。”在此過程中,幼兒用自己的作品表達音樂的力度和節奏,使幼兒更有意識地表現美、創造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墨畫作為傳統藝術瑰寶,對提高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幼兒藝術表現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在幼兒園階段學習水墨畫可以讓幼兒充分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進而產生文化認同、建立文化自信,有助于幼兒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和藝術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于小燕,杭舒虹.幼兒園水墨活動游戲化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界,2022(4):119-121.
[2]金子逸.水墨畫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趣味思考[J].智力,2023(35):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