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標后預算管理作為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控制項目施工成本,提高項目建設的綜合效益,對推動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為全面提升施工企業標后預算的管理水平,實現對施工成本的有效管控,文章論述了公路工程施工企業標后預算的作用,詳細介紹了標后預算編制依據、方法及管控流程,并提出了具體的優化管理措施,以期能有效提高項目成本的管理效果,保障工程項目的順利建成。
關鍵詞 公路工程;標后預算;成本管理;企業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 U41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5)02-0174-03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招投標制度的有效實施,工程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為提升市場競爭力,企業通常采取壓低報價的方式獲取項目,導致利潤空間顯著降低,給企業生存發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為實現對項目施工成本的科學控制,有效提高施工企業的自身經濟效益,積極開展標后預算尤為重要。該文針對公路施工企業標后預算管理展開綜合探究,系統闡述了標后預算的作用、編制依據、方法、管控流程,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舉措,對提高施工項目盈利水平及推動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公路工程施工企業標后預算的作用
1.1 為項目部目標成本確定及獎懲考核提供標準
通過標后預算,施工企業可準確確定項目部的責任成本,與之訂立施工協議,合理劃分企業和項目部之間的權利、義務及收益,并對項目部的實際執行合同過程實施全面監管,從而有效確保預期利潤目標的實現。同時,對于達到既定利潤目標的項目部,企業應根據合同約定進行獎勵,以保證項目部自身的經濟效益[1]。
1.2 為企業效益分析提供依據
工程項目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主要對象,是企業獲取收益的根本來源,因此工程項目運行情況及經濟效益直接反映出施工企業的經營能力。通過標后預算能夠為企業經營效益分析提供依據,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2]。
1.3 為企業成本管控提供依據
施工企業經濟效益評價依據標后預算展開,主要是將標后預算價分別與中標價及實際施工成本進行對比,根據前后差額總和得到節約的成本,進而對項目盈虧情況實施評價。根據標后預算價與中標價的對比分析,確定市場成本和施工企業預算成本之間的差異,推斷企業的盈虧狀況,并編制合理的經營方案;根據標后預算價與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情況,確定施工企業預算成本和實際施工成本之間的差異,編制科學有效的施工組織方案,并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實施優化,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3]。
1.4 為項目部施工組織提供依據
標后預算可為項目施工組織提供有利條件。通過標后預算能夠有效確定人、材、機等資源的配置情況,合理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并能科學確定人、材、機等各種資源的進場時機,有效避免資源浪費,確保各項施工任務的有序開展[4]。
2 標后預算的編制依據
標后預算編制的主要依據如下:
(1)主承包合同:主要內容包含招投標文件、中標文件、施工圖紙、施工標準、合同條款及工程量清單等。
(2)項目部組成:包含施工管理人員、車輛、臨時辦公區、辦公設施等。
(3)施工組織設計:主要內容涉及現場布置、施工部署、施工人員、材料及機具配置等。
(4)企業預算定額:主要有企業自主制定的《公路項目標后預算定額》和依據相關標準編制的成本價、分包價、施工機械折舊費提取等。
(5)人工、材料價格:通過市場調研確定人員、材料價格,主要內容包含項目建設地相關部門頒布的物價標準及調整制度等。
(6)各種費率標準:主要指施工企業自身頒布和實行的相關費率制度。
(7)其他:施工企業內部制定的生產經營管理制度及相關標準;同時,還包括投標階段發包方提供的相關信息。
3 標后預算編制方法
標后預算主要涉及直接工程費、施工措施費及現場管理費用等三個方面,具體編制方法如下:
3.1 直接工程費
直接工程費與工程量及人、材、機單價和用量等因素密切相關。其中,工程量在招標文件中已詳細標明,所以標后預算采用的工程量和投標報價的工程量完全一致;人、材、機等資源用量通常依據企業內部定額或按照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資源數量進行計算;同時,還應根據當地以往類似工程的實際耗材情況進行綜合確定[5]。
3.2 施工措施費
該項費用主要包含冬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費、夜間施工措施費、二次搬運費、臨時設施費等。施工企業在進行標后預算階段,應結合工程的具體狀況,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實施預估。同時,也可根據以往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實施計算。
3.3 現場管理費
現場管理費指的是為實施現場施工所產生的管理費用,主要內容如下:
(1)保險費:該項費用主要指工程建設期間施工企業為投入的人、機、財產等進行投保所需的費用,應據實進行計算。
(2)管理人員工資和輔助人員工資:該項費用按照施工企業配置的具體崗位和工資標準,并結合工程施工進度及規模大小實施合理預測[6]。
(3)車輛使用費:該項費用主要是由施工企業在工程現場配置的車輛總數與機械折舊率,以及實際購置費用、工程計劃工期等綜合確定,并據此計取折舊費。
(4)通訊、辦公、工器具使用費用及辦公設施折舊費用等按照工程規模、工期,以及以往當地類似工程案例相關信息等進行合理計取。
(5)財務費用:該項費用按照施工項目規模、施工企業運營狀況及項目部資金配置狀況等實施綜合預測。
(6)稅金:包括應繳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其中應繳增值稅以項目銷項稅減去預估進項稅進行計算,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以應繳增值稅為基數乘以規定稅率進行計算[7]。
(7)其他費用:招待費用依據政府相關部門頒布的標準計算;投標費用應據實計?。还こ瘫P拶M用應結合其規模大小、保修期長短、人員數量及類似工程案例進行綜合計算。
3.4 100章費用總額
公路工程100章費用總額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保險:主要包含工程一切險、第三方責任險兩部分,標后預算時應據實計取。
(2)竣工資料費:該項費用應按照建設方具體要求及項目規模大小,并依據以往工程案例進行綜合預測。
(3)環保費用:該項費用需結合建設方具體要求、項目規模大小及特征等各方面因素,據實計算。在實際計算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施工措施費等相關內容,避免重復計取。
(4)臨時工程及設施費用:該項費用計取時,若存在設計圖紙,則應按照圖紙進行計??;若無設計圖紙,則應結合建設方具體要求、項目規模大小及特征等各方面因素,并參考以往工程實踐實施預算。
(5)項目部建設費用:該項費用需結合建設方具體要求、項目規模大小及特征等各方面因素,據實計算[8]。
4 標后預算管理流程及優化舉措
4.1 標后預算管理流程
標后預算管理涉及內容較多,工作程序復雜,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1)編制標后預算:施工企業工程造價部門相關人員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面調查,充分了解工程特點、現場情況、資源配置狀況及項目組織架構等相關內容,并結合工程中標合同、標后預算管理制度等基本規定,科學實施標后預算文件的編制。
(2)與項目部協商標后預算:企業編制好標后預算文件后,應與項目部實施探討,提高標后預算的科學性,有效性,保證項目部全面落實標后預算。
(3)下達標后預算:企業與項目部達成共識后,應以書面形式將標后預算傳至項目部,從而確立企業與項目部之間的權、責、利關系。
(4)考核標后預算:企業應對項目部標后預算的執行情況實施考核,具體包括年度及竣工考核兩部分。其中,年度考核主要是對標后預算年度實際經營成本與預算成本實施比較;而竣工考核則是對標后預算工程決算與工程動工階段編制的工程預算及財務決算實施比較,通過相關部門審查,對項目部經營情況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實施總體利益分配[9]。
4.2 標后預算管理優化舉措
為有效提升標后預算的管理效果,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應不斷優化標后預算管理,具體優化措施如下:
(1)組織架構優化:組織架構是標后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基礎,科學完善的組織架構能有效提升標后預算的管理效果,確保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施工企業應結合具體情況,科學建立標后預算的組織架構,并在標后預算管理工作過程中逐步優化。
(2)完善管理制度體系:標后預算管理制度作為企業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要素,需進行標準化,它不單單是一項工作手冊或一本操作指南,還必須在標后預算管理的組織層次、報告和考核等方面進行規范化,讓標后預算發揮出最大作用,將各方面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使標后預算管理更加完善。標后預算也是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后預算管理效果直接決定企業經營水平,對企業經濟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以有效實現標后預算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協作,提高工作積極性,從而全面提升標后預算的管理效果。
(3)編制過程優化:現階段,大多數企業統一由財務部相關人員負責標后預算的管理工作,造成標后預算更多地傾向于財務數據,而對于具體的經營指標則相對缺乏。因此,為確保標后預算具體化,施工企業應合理優化編制流程,組建專業對口的技術人員參與編制工作,并結合工程具體情況科學完成標后預算編制,從而有效提升標后預算的合理性,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4)執行管理優化:為保證標后預算實施效果,施工企業在進行標后預算管理過程中應采取動態管理,主要措施如下:1)增設審計部門: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審計人員,構建多級造價管控體系,以全面提升標后預算的管理效果,實現對標后預算的動態控制,標后預算實時控制組織如圖1所示。2)發揮信息化優勢:施工企業應提高對信息技術的認識,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實現標后預算管理的信息資源共享,從而有效發現管理工作漏洞,完成對標后預算的動態管控。比如在公路工程標后預算管理工作中引入ERP系統,將標后預算相關信息錄入系統內,可供各部門查閱、監管,有效確保標后預算質量。標后預算管理ERP系統模擬框架,如圖2所示。
5 結語
綜上所述,標后預算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在企業生存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茖W合理的標后預算,能夠為項目部目標成本確定及獎懲考核提供重要標準,為企業效益分析及成本管控提供依據,提高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因此,公路工程施工企業應科學做好標后預算管理工作,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優化標后預算的管理組織架構,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體制,優化標后預算管理流程,并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實現對標后預算的動態管理,從而有效提升標后預算的管理效果,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任恩旗.公路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建筑工程經濟, 2021(2):26-28.
[2]邢俊峰,盧恩齊.公路工程“互聯網+”電子招標實施路徑研究[J].四川建材, 2022(4):159-160.
[3]楊文強.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標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分析[J].大眾標準化, 2024(9):111-113.
[4]趙思思,薛夢璇.基于ITER項目下某工程項目對國內外工程計價規則的差異分析及應對措施[J].工程造價管理, 2024(1):41-45.
[5]趙玲吉.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的績效評價體系[J].交通世界, 2024(9):185-187.
[6]馮偉軍.EPC模式下公路工程建設成本管理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4(2):252-254.
[7]羅冬琴.數據驅動下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方法分析[J].科技風, 2024(1):68-70.
[8]馬雪蕾.公路工程合同管理在項目成本管理中的作用[J].四川建材, 2023(6):222-223+226.
[9]王清豹.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全過程成本管理措施淺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 2023(10):191-19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