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觀察子宮肌瘤患者接受米非司酮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LNG-IUS)治療的效果,并分析性激素的變化。方法 選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白河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收治的130例子宮肌瘤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LNG-IUS治療,觀察組患者加用米非司酮治療,治療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子宮相關指標水平、性激素指標[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水平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子宮內膜厚度均縮小,且觀察組均更小(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E2、FSH、LH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米非司酮與LNG-IUS聯合治療子宮肌瘤能夠提升療效,縮小子宮、子宮肌瘤體積,降低子宮內膜厚度、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理想。
【關鍵詞】米非司酮;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子宮肌瘤;性激素
【中圖分類號】 R73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05.0142.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5.047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可通過手術治療,但由于手術創傷較大、風險較高,臨床會依據癥狀、病史等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1]。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LNG-IUS)是一種宮內節育器,不僅能夠避孕,還在治療月經過多和子宮肌瘤等均具有良好效果[2]。LNG-IUS可縮小子宮肌瘤體積、降低復發風險,但可能導致陰道不規則出血,因此,可考慮與其他藥物聯合治療[3]。米非司酮具有抗早孕、抗受精卵著床等作用,具有終止妊娠、緩解子宮肌瘤等疾病導致的疼痛等作用,對于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導致的疼痛,米非司酮也展現出良好的緩解作用,能夠減輕病痛,提高生活質量[4]。基于此,本研究探討子宮肌瘤患者接受上述聯合治療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白河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收治的130例子宮肌瘤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7~45歲,平均年齡(36.77±5.49)歲;子宮肌瘤病程1~3年,平均子宮肌瘤病程(2.21±0.39)年;子宮肌瘤單發45例、多發2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9~45歲,平均年齡(36.32±6.09)歲;子宮肌瘤病程1~3年,平均子宮肌瘤病程(2.33±0.36)年;子宮肌瘤單發48例、多發1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白河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5],并經陰道彩超確診;⑵年齡≥18歲;⑶伴有月經紊亂、子宮出血、痛經等癥狀。排除標準:⑴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⑵近2個月內使用過激素類藥物者;⑶合并認知、溝通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無法配合者;⑷具有宮內節育器放置禁忌證或米非司酮禁忌證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LNG-IUS(Bayer Oy,國藥準字HJ20140238,規格:含左炔諾孕酮52 mg/個)治療。在月經干凈后第7天,向患者宮底置入LNG-IUS: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暴露宮頸,用宮頸鉗夾住宮頸上唇、拉直宮頸口,測量宮腔深度,將LNG-IUS留置于宮腔底部,剪斷尾絲,完成放置。兩組患者放置LNG-IUS后1個月經超聲檢查LNG-IUS位置,放置LNG-IUS后3個月回院復查。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米非司酮片(廣州朗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480,規格:25 mg/片)治療,25 mg/次,1次/d,于月經第3天開始服用,每晚睡前口服,連續服用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月經紊亂、子宮出血、痛經等癥狀消失,治療后子宮肌瘤體積縮小≥50%為顯效;上述癥狀有所緩解,治療后子宮肌瘤體積縮小≥20%但lt;50%為有效;上述癥狀無明顯緩解,治療后子宮肌瘤縮小lt;20%為無效[5]。⑵比較兩組患者子宮相關指標水平。采用彩色超聲診斷系統(深圳華聲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82060323,型號:Piloter T)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子宮內膜厚度。子宮體積及子宮肌瘤體積=長徑×橫徑×前后徑×0.523。⑶性激素指標水平。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水平,采集患者4 mL空腹靜脈血,采用離心機離心15 min(轉速為3 500 r/min,離心半徑為10 cm),取血清,通過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⑷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痛、皮疹和頭暈。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惡心嘔吐、腹痛、皮疹和頭暈)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子宮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子宮內膜厚度均縮小,且觀察組均更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性激素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E2、FSH、LH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目前,子宮肌瘤的確切病因多考慮與高水平雌激素、孕激素相關,由于子宮平滑肌含有雌、孕激素受體,若局部結合大量雌、孕激素,平滑肌細胞分裂、增殖,則會導致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進而使子宮肌瘤體積增大[6]。LNG-IUS能夠持續釋放左炔諾孕酮,進而抑制子宮內膜的生長,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若患者存在子宮宮腔變形或宮腔過大等情況,可能導致LNG-IUS脫出[7]。米非司酮為抗孕激素類治療藥物,該藥主要作用于孕激素受體,能夠與孕激素受體結合,進而阻斷孕激素對子宮蛻膜的作用[8]。基于此,本研究擬觀察其聯合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及對性激素的影響。
子宮體積的增大可能是子宮肌瘤生長的直接結果,同時,子宮內膜厚度的變化也可能反映子宮肌瘤的影響,部分子宮肌瘤患者可能出現子宮內膜增厚的情況。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治療后,兩組患者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子宮內膜厚度均縮小,且觀察組均更小,提示在LNG-IUS治療子宮肌瘤基礎上加用米非司酮可降低子宮相關指標水平,提高療效。分析原因為,LNG-IUS含有左炔諾孕酮,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進而減少卵巢分泌性激素,并抑制子宮肌瘤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9]。米非司酮為抗孕激素藥物,通常用于終止早期妊娠,其通過與孕激素受體結合,阻斷孕激素的作用,從而抑制子宮內膜增生[10]。兩種藥物通過對孕酮和雌激素受體的結合起到抑制作用,降低子宮內膜對雌激素的敏感性,拮抗子宮內膜增生,促進子宮內膜萎縮,降低子宮體積、子宮肌瘤體積和子宮內膜厚度[11-12]。
E2是子宮肌瘤生長的重要因素,子宮肌瘤患者的E2水平往往高于正常人群。而FSH水平一般不會受子宮肌瘤的直接影響。LH也被認為可能與子宮肌瘤的發生、發展有關。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E2、FSH、LH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更低,提示米非司酮聯合LNG-IUS治療子宮肌瘤可調節性激素水平。分析原因為,LNG-IUS釋放的左炔諾孕酮被子宮內膜吸收后,對子宮內膜的雌激素受體起到抑制作用,降低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刺激,另外,左炔諾孕酮的釋放還能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進而減少卵巢分泌雌、孕激素,使E2、FSH、LH水平降低[13]。米非司酮為一種抗孕激素制劑,主要通過作用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發揮其藥理作用,影響女性的內分泌系統,從而達到調節生殖功能和激素水平的目的。其能夠有效地調節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進而間接地影響雌激素和孕激素在體內的水平,進一步降低E2、FSH、LH的水平。通過這種調節機制,米非司酮能夠抑制子宮肌瘤的生長[14]。
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無差異,提示在LNG-IUS治療子宮肌瘤基礎上加用米非司酮安全性理想。分析原因為,米非司酮作用機制相對專一,主要為選擇性地作用于孕激素受體,導致蛻膜組織變性、壞死,不良反應較少[15]。此外,米非司酮在臨床應用中已有多年的使用歷史,經過廣泛的研究和監測,其安全性得到證實,盡管該藥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等,但這些不良反應通常是輕微且可控的,因此,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雖然本研究顯示兩者聯合治療子宮肌瘤具有確切療效,但研究樣本量相對有限、研究周期相對較短,這可能影響結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因此,未來研究需要延長觀察周期,提高該治療方案對子宮肌瘤患者的長期影響研究結果的準確率。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與LNG-IUS聯合治療子宮肌瘤能夠提升療效,縮小子宮、子宮肌瘤體積,降低子宮內膜厚度、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理想。
參考文獻
陳遠麗,杜珍,王定珺.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 2017, 26(2): 38-41.
徐青,付子毅,馬慧媛,等. LNG-IUS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及機制探討[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8, 26(4): 274-278.
高艷飛,石彬,單淑芝,等.神經生長因子、轉化生長因子β1在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組織中表達及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對其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7, 33(12): 1283-1287.
任萍.米非司酮聯合肌瘤切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的療效及細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 2019, 48(22): 2741-2744.
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專家組.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7, 52(12): 793-800.
呂巖,王瑚.細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在子宮肌瘤患者中的表達及輔助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 2021, 25(12): 1802-1804.
李軍,崔超美.宮腔鏡聯合曼月樂治療子宮肌瘤并月經過多82例臨床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 2017, 34(4): 739-740.
李瑋,朱根海,吳秀榮,等.米非司酮聯合他莫昔芬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及對患者性激素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藥, 2020, 15(11): 1753-1756.
郭改利,景瑞.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對子宮肌瘤的療效[J].貴州醫藥, 2022, 46(5): 714-715.
王淑萍,王小蔓,馮亞妮,等.小劑量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患者血液流變學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藥業, 2020, 29(18): 52-54.
卞美璐,黃敏麗,張震宇,等.低劑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宮肌瘤的術前治療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 2021, 56(5): 317-327.
陳茜松,柴靜,王丹,等.米非司酮聯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對子宮肌瘤患者單核細胞趨化因子-1水平的影響[J].中國藥業, 2021, 30(13): 56-59.
李瑞琴,劉婉,馬歡.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聯合米非司酮對子宮肌瘤患者促血管生成素-2陽性表達血清雌激素受體及子宮恢復程度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20, 20(14): 2378-2380.
李婷娜,周小飛,王曉暖,等.曲普瑞林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及對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和血清相關腫瘤因子水平的影響[J].川北醫學院學報, 2023, 38(9): 1256-1259.
牛津洋,王以鋒,陳艷.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對子宮肌瘤患者臨床療效、激素水平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21, 18(4): 181-184.
作者簡介:張俊,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相關疾病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