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和保障。而紅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時代精神,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探討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紅色文化傳承與時代價值理念的統一,從紅色文化的歷史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遞、社會責任感與民族自豪感的培養、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化自信與傳承精神的弘揚等方面展開探討,旨在為深化大學生思政教育、推動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的指導。通過對紅色文化與思政育人價值的契合原則的深入研究,更好地指導大學生思政教育實踐,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概述
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源自中國革命歷史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深刻積淀,是一種意識形態,更是對革命精神、社會主義理想和共產主義信念的集中體現。紅色文化強調革命精神的傳承,無畏犧牲、堅定信念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從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秘密組織到長征時期的艱苦奮斗,再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英勇抗擊,革命先烈們不畏艱險、勇于犧牲,為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不懈奮斗成為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強調社會主義理想的實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紅色文化進一步深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公平正義、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團結統一等。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方面得到實踐,土地改革、工業化進程、教育醫療事業的普及等,體現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黨的正確領導下的國家發展道路。紅色文化彰顯共產主義信念的追求,共產主義是紅色文化的最高理想目標,其核心在于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紅色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與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紅色文化傳承的意義與作用
紅色文化傳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理論指導作用,紅色文化承載著中國革命歷史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豐富經驗和深刻教訓,通過學習和傳承,幫助大學生深入理解黨的奮斗歷程和理論創新,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和自信。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為實現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而努力奮斗的精神。紅色文化傳承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使命感,通過深入學習紅色文化,學生了解中國革命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背景、動因及其所追求的核心價值,從而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念和使命感。這對于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作為當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紅色文化傳承能夠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紅色文化強調的革命精神和社會主義理想,是對個人利益追求的有力反駁,通過深入學習和傳承,使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更加積極主動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熱點,增強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自覺意識。
二、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紅色文化傳承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紅色文化傳承在教育實踐中存在形式化和功利化傾向,一些高校紅色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宣傳和儀式化的紀念活動,缺乏深入的思想引導和內化過程。學生參與的意愿和深度理解有時不足,使得紅色文化傳承未能真正滲透到學生的思想深層。紅色文化傳承面臨著內容傳遞不足的問題,部分學校在教育內容上過分強調歷史事件的描述和事實的呈現,而缺乏對其深層次意義和時代價值的解讀和引導。淺顯的教育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鳴,影響紅色文化精神的真正傳承和發揚光大。紅色文化傳承還面臨與時代特點和學生群體的脫節,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接受能力發生顯著變化,傳統的紅色文化教育難以與實際生活和學習需求相結合。如何在傳承紅色文化的同時,找到與時俱進的教育方式和內容表達方式,是當前思政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紅色文化傳承在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資源配置上存在不均衡性,部分地區和學校在紅色文化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資源配置上相對滯后,導致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影響紅色文化精神在全國范圍內的傳播和深入推廣。
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傳承路徑
一、紅色文化時代價值與思政育人價值的契合原則
紅色文化時代價值與思政育人價值的契合原則體現出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價值。紅色文化承載中國革命歷史的豐富內涵,體現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奉獻精神等核心價值觀。思政育人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紅色文化的歷史傳承與思想引領相輔相成。大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感受到革命先輩的拼搏奉獻精神,從而在思政育人過程中汲取前人智慧,引領當代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選擇。歷史傳承與思想引領的結合,有助于強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敬仰之情,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紅色文化時代價值與思政育人價值的契合原則也體現在社會責任感與民族自豪感的培養上。紅色文化強調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與思政育人的目標高度契合,大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培養出對國家、社會和民族的責任感,進而在思政育人過程中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國家繁榮穩定貢獻力量。紅色文化注重實踐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思政育人追求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一致。通過參與紅色文化活動和學習,大學生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國家和社會的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紅色經典融入高校思政課堂
在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如何有效傳承紅色文化,特別是通過紅色經典融入高校思政課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教育價值。紅色經典作為具有豐富歷史內涵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載體,其融入思政課堂豐富教學內容,深刻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情感態度。通過深入解讀紅色經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革命歷史的發展脈絡和背景。例如通過學習《毛澤東選集》等經典文獻,學生了解到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的戰略部署、政策措施以及領導人的思想理念,從而形成對歷史事件的深刻認識和客觀評價能力。其次,紅色經典的融入促進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入理解和內化。《鄧小平文選》等經典著作中蘊含的改革開放理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理論不僅是解決當代社會問題的智慧結晶,也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重要工具。通過紅色經典的課堂討論和案例分析,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例如針對《建黨偉業》等影視作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中國革命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啟示,培養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進而增強其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三、思政教育紅色教育基地參觀
紅色教育基地不僅是歷史的見證和教育資源的集中體現,更是大學生理解和體驗紅色文化的生動窗口。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有助于學生深入感受革命歷史的現場教育效果,例如參觀革命舊址、紀念館和革命博物館,學生直觀地了解革命先烈們的艱苦奮斗和無私犧牲,深刻體會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從而增強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和敬仰之情。紅色教育基地參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通過親身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等地,學生能夠深刻領會革命精神的偉大力量和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念,進而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傳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品格,比如通過參觀井岡山革命舊址,學生學習到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的豐功偉績,領悟到革命戰士們艱苦奮斗、堅定信念的精神,從而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紅色教育基地參觀不僅是知識傳遞的載體,更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親身參與和體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得到有效提升,教育效果更加直觀和深刻。體驗式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單一性,激發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深入思考和情感共鳴,從而實現教育目標的多維度拓展和深化。
四、紅色文化思政教育主題活動
在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紅色文化思政教育主題活動作為傳承紅色精神的重要路徑,具有顯著的教育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力。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通過實踐性的方式深刻影響思想觀念和情感態度,從而有效促進紅色文化精神在大學生中的傳承和發揚。紅色文化思政教育主題活動能夠通過形式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例如舉辦紅色革命歷史知識競賽、主題演講比賽、紀錄片觀影會等活動,不僅使學生在參與中增加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紅色文化思政教育主題活動有助于將抽象的理論教育轉化為具體的生活體驗,通過組織學生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進行革命先烈紀念活動等實地活動,學生能夠親身感受到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深刻意義,增強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和責任感,從而推動其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紅色文化思政教育主題活動能夠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培養,組織學生參與紅色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義務勞動、社區服務等,使其在實際行動中體現紅色精神的具體實踐,進而形成愛國奉獻、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紅色文化作為中國革命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時代價值和精神內涵。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通過學習和傳承紅色文化,深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引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創新能力。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和思政育人價值體系的有機結合,為大學生提供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和實踐平臺。通過結合,學生不僅能夠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還在實踐中培養綜合素質和團隊合作精神,為未來的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文化自信與傳承精神的培養是大學生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紅色文化的傳承不僅加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自信,也為個人成長和社會角色定位提供堅實的文化基礎和精神支持。
作者簡介:
盧云霞,1993年生,女,漢族,重慶萬州人,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