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2024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考察時強調。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僅要追求經濟總量的增長,更要注重發展質量的提升,確保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一年來,重慶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將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措并舉、精準施策,不僅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就,更在就業、教育、養老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
“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193.15億元、增長5.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新增留渝來渝青年34.5萬人,新增公辦園托位1.6萬個,建成山城步道90公里、山城綠道157公里、口袋公園100個……”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組數字,就是“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重慶實踐的最佳注解。
2月5日,新春第一個工作日,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推進大會召開,圍繞做實 “兩大定位”、發揮 “三個作用”新使命新任務,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體系構架,吹響了新一年的奮進沖鋒號。大會不僅提出了“持續做大做強‘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推進重慶自貿試驗區提質升級”等經濟發展新要求,還提出要“推開‘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創建”“加快‘2小時重慶’交通圈建設”“健全富民惠民服務體系”“扎實推進巴渝和美鄉村建設”“深化強村富民綜合改革”等,明確了2025年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中的民生發展目標。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市委“新春第一會”精神,于2月21日印發了市人大常委會2025年工作要點、立法計劃、監督工作計劃、代表工作計劃。其中,2025年工作要點以“六區一高地”體系架構為綱,將全年工作分解細化為21個方面、186項具體任務。
這份人大工作任務書、動員令,也充滿了濃濃的民生暖意——在立法方面,將制定養老服務條例、職業教育法實施辦法,加快城市更新、公園管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立法等;在監督方面,將聽取審議重點民生實事落實、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青少年體育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健全“一老一小”服務保障體系相關規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并聽取工作報告,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控制工作專題調研等。
任務書已下達,動員令已發出,全市各級人大將緊扣“六區一高地”建設目標任務,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以“民生為大”為落腳點,奮力打造“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標志性成果,以實干實績實效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貢獻更多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