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第一會”是觀察各地發展的重要窗口,具有風向標意義,因此備受各方關注。
2月5日,蛇年春節假期后首個工作日,包括重慶、廣東、山東、湖北等在內的多個省市召開會議,謀劃開年工作,呈現出千帆競渡中奮楫爭先、勇立潮頭的發展態勢。
重慶今年“新春第一會”的主題是什么?答案其實就在會議的名稱中——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推進大會。
開局關乎全局,起勢決定走勢。首次提出“六區一高地”,系統部署發展目標任務,進一步強化黨建統領……對于本次大會傳遞出的新意和深意,我們不妨從“新成效”“新目標”“新行動”3個關鍵詞,真切感受一個朝氣蓬勃向新行、火力全開拼開局的現代化新重慶。
“新成效”為基
發展之路越發堅實
“新成效”是重慶“新春第一會”的基點。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春之要在首會。今年重慶的發展之計,可以從“新春第一會”領會與找尋。
今年大會的一個重要背景是,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重慶視察,賦予重慶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兩大定位”,為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指明了全新方向、注入了強勁動能。
其后不久召開的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重慶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的意見》,立足重慶在西部和全局中的新定位,系統制定了加快打造“六個區”的施工圖。
在全市上下不負韶華、只爭朝夕的共同努力下,“六個區”建設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這可以從2024年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數據中得到有力佐證:
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193.15億元、增長5.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3%,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8%,工業投資、民間投資分別增長11.2%、8.1%,發展態勢向上向好;
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5.3萬輛,集成電路產量增長1倍多,合成材料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預計達到2.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4.6%,產業結構向新向優;
“三攻堅一盤活”改革任務順利完成,市屬重點國企增加值增長6.3%,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啟動建設、簽約項目163個,新設外資企業792家,實際使用外資增長5.3%,改革開放動力活力加速釋放;
城鎮新增就業71.9萬人,新增留渝來渝青年34.5萬人,新增公辦園托位1.6萬個、基礎教育學位8.4萬個、護理型養老床位1.3萬張,建成山城步道90公里、山城綠道157公里、口袋公園100個,盤活“錯時共享”停車泊位5.3萬個,95萬低保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
這些來之不易的發展成就,是重慶奮進2025年堅實的基礎,讓廣大干部群眾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懷。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不久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兩會”上,重慶都提到要“緊扣做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建設‘六個區’,確保國家重大戰略落地見效”,凸顯發展之路越走越堅實。
不難發現,從“六個區”變為本次大會提出的“六區一高地”,重慶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上既一脈相承又不斷迭代升級。一脈相承的是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態度,不斷迭代升級的是根據新形勢、新任務進行優化細化的行動。再往深層次看,兩者有著共同的指向——打造“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標志性成果。
對重慶而言,要扎扎實實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轉化為美好現實,無疑需要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體系構架的強力支撐。而這,正是今年重慶“新春第一會”的一大亮點。
“新目標”為向
前行之路更加寬廣
“新目標”是重慶“新春第一會”的出發點。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怎么推進?今年大會首次提出的“六區一高地”無疑是關鍵之鑰。
從發展方位來看,2025年于重慶而言是一個特殊且關鍵的時間節點。
往大處看,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謀劃之年,既要保質保量完成好國家交給重慶的工作任務,又要盡早謀劃未來發展的目標思路、政策舉措和制度保障;
往細中看,今年也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要緊扣做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新使命新任務,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體系構架,讓新重慶“一年出成果、兩年大變樣、五年新飛躍”發展目標可見、可觸、可感;
往深里看,今年還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的關鍵之年,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堅定信心、實干爭先,奮力交出總書記視察重慶一周年經濟社會發展高分答卷。
如今,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迎來出結果的新節點,要做到目標再聚焦、工作再深化、政策再突破、機制再完善,奮力打造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標志性成果。
“標志性成果”何以體現?本次大會提出了總體思路——聚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總綱領總遵循,緊扣做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新使命新任務,緊盯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兩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強化黨建統領,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體系構架,奮力打造“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和重慶辨識度”標志性成果。
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六區一高地”建設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即要:
▲ 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推動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推動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推動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推動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 推動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上述這些突破性進展,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實踐的,與干部群眾密切相關。從“新春第一會”后第二天起,重慶持續舉行“建設‘六區一高地’”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目標任務,目的是要讓每一個重慶人都了解情況、參與進來,共創新重慶美好未來。
比如,在推進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上,重慶要實施以“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大做強行動,加快推進成渝中線高鐵等320個川渝共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400億元以上,新能源汽車產量提升至130萬輛,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2.7%,技術合同登記成交額突破1100億元……
又如,在推進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建設上,重慶要增強“四向”通道承載能力,提升“五型”樞紐能級,加快建設內陸國際大通道大樞紐和國際物流集疏運中心,全年實現重慶樞紐通道聯運量17萬標箱,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量超過27萬標箱、貨值超過500億元……
再如,在推進新時代市域黨建新高地建設上,重慶要實施“一把手”變革能力提升行動,新落圖樓棟住戶、企業商家、九小場所等點位超過100萬個,企業、群眾反映事項按期辦理率保持95%以上,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在縱深推進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大顯身手、爭創一流。
“六區一高地”建設的突破性進展,究竟會帶來哪些驚喜?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新行動”為要
奮進之路愈加清晰
“新行動”是重慶“新春第一會”的落腳點。
眾所周知,“新春第一會”不僅有動員性質,為全年發展定基調、劃重點、指方向,更是在新年開啟之際,釋放新的行動信號,明確抓落實的具體路徑。
今年重慶“新春第一會”聚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極具重慶辨識度,不僅明確了全年工作的總基調,也吹響了“六區一高地”建設的沖鋒號,彰顯出重慶只爭朝夕、搶抓機遇的使命擔當和精神狀態。
實踐表明,越是任務艱巨、挑戰嚴峻,越要有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可以看到,無論是與會作交流的代表,還是會場外各領域、各系統奏響的新春“開工曲”,都聚焦“落實”二字,展示出重慶開局即干字當頭、唯實爭先的工作干勁和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各類不確定性的精神面貌。
實際上,今年重慶“六區一高地”建設定下的目標任務,并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完成的。接下來的重中之重是要牢記囑托、實干爭先,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目標任務,進一步全面加強黨建統領,加快推動做實“兩大定位”、發揮“三個作用”新使命新任務落地見效,讓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成果更多更好更充分地惠及每一個重慶人。
首先,態度要堅決。抓落實最根本的是首先要有落實的態度。要有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篤行不怠、久久為功的耐心,堅持自我加壓、快字為先,錨定目標、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馬上行動、全面發力,不折不扣狠抓落實,切實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堅決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見效。
其次,行動要迅速。“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如果說會議部署需要花一分力氣,落實則需用九分功夫。要堅持干字當頭,緊緊抓住國家政策紅利持續疊加釋放等機遇,用好政策這個“船”和“橋”,把比較優勢、后發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勝勢的行動能早則早、能快則快,營造出快馬加鞭、只爭朝夕的濃厚氛圍。
最后,責任要壓實。干事創業,只有心中有責、肩上擔責,才能把釘釘子的鉆勁、韌勁充分發揮出來。要堅持以上率下,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對本次大會明確的工作安排扭住不放、一抓到底,說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持續提升層層抓落實的實績實效,決不能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成了。
一年春作首,萬事干為先。蛇年春節的濃濃年味尚未散去,催人奮進的鏘鏘戰鼓已經擂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伴著“新春第一會”的嘹亮號角,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重慶,將以實干為筆、奮進作墨,續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
(作者單位:重慶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