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兩條腿走路,現代文明的發展也靠兩條腿——左腿是0,右腿是1。0和1,催生信息社會。
當前,人工智能、腦機交互迅速發展,人類的生活不斷改善,恍惚間,仿佛走進科幻世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精心做好對未來的“預案”,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當今世界,科技是國家的強盛之基。各國都想方設法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如何提升?
“創”與“闖”同音,創新的動作指向是“闖”,即大膽行動起來。如何預測科技發展方向?如何設計研發路線圖?如何評估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價值量?……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解決問題,離不開方法。好的方法有其基本特征,它們能與具體目標、特定環境、數據資料和市場需求等匹配。對于科技的前瞻性研究,學界提出了有別于傳統的思路和方法,比如描述法、邏輯推演法、實驗模擬法、情景分析法等。到底哪種方法好?不能一概而論。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科技問題,一招半式不管用,而是要靠組合拳。
說起方法,就不得不提《發明與創新》。
如果把科技喻為山上的樹,所有科技樹都有自己的根和賴以生長的土壤。要種好樹,先要有種樹的經驗和知識。基于以上認知,《發明與創新》從創刊起就致力于用通俗易懂且準確的內容,通過展示發明與創新的過程和方法,為科技樹的成長提供有益的養分,營造適宜的環境。
如果把世界學術理論專刊看作神殿,那么《發明與創新》則側重于描繪神殿之外的曠野,點燃思想篝火,吹響創新集結號。
如果你想做一個心智清醒、富有創造精神的人,請看看《發明與創新》。
如果你想改變思維習慣,提升思維品質,請看看《發明與創新》。
如果你對未來充滿期待,想成為塑造未來的一員,請看看《發明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