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天氣乍暖還寒,《科學導報》新春走基層記者在晉城市高平市馬村鎮普華園區的育苗大棚看到:育苗盤上的茄子、西紅柿、西葫蘆、黃瓜等蔬菜種苗綻綠吐翠,長勢喜人。十余名工作人員動作嫻熟、干勁十足,有序進行基質攪拌、裝盤等作業。裝好基質的育苗盤放置在傳送帶上,自動化點籽機會精準地將蔬菜籽放入育苗盤內,快速完成點籽作業。
普華園區工廠化育苗基地負責人韓國葉說:“隨著春播時節的臨近,公司的育苗訂單增多。目前,公司正在組織村民開展育苗作業。育苗過程中,首先要將基質填充到穴盤里面,然后再進行點籽,最后進行覆土、噴水、打藥。覆土時,要保證均勻覆蓋,方便種子后期更好地出芽和發苗。”
在普華園區育苗大棚里的育苗分為嫁接苗和直播苗,嫁接苗結合了兩種植物的優勢,能夠顯著提高植株的抗性和產量,長出的菜苗無病無害,每畝能增產30%。直播苗種植相對簡單。兩種種植方式,各有優勢。為了最大程度確保幼苗的質量和成活率,工作人員科學精準調配土壤和肥料,嚴格把控大棚的溫度和濕度,確保為幼苗創造出最適宜的生長環境,促進苗全苗壯。
普華園區是高平市規模較大的果蔬種植基地,建有溫室大棚44棟,主要培育和種植西紅柿、西葫蘆、黃瓜三個品種。配套有智能化農業系統,集果蔬育苗、種植、采摘、銷售于一體,每年可生產蔬菜32.5萬公斤。
近年來,普華園區采用“訂單式”的培育方式,為晉東南、河南、山東等地的20余家種植戶提供優質種苗,每年可為市場提供優質種苗350多萬株。為做好育苗工作,普華園區對水質進行了凈化處理,還引進了遙控噴淋系統和暖風設備,對育苗大棚內的溫度、濕度進行智能化精準化控制,進一步提高了現代化育苗水平。
普華園區技術負責人張志明介紹說:“園區采用先訂后育的生產方式,年前接受預定各類種苗50多萬株,目前已經培育了20多萬株,半個月后可發苗,隨后將銷往高平周邊、河南焦作、洛陽等地。接下來,我們還將充分利用智能化設備,加大對果蔬種苗溫度和水肥的管理,確保培育出優質、綠色種苗,保障市場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