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山地戶外運動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不僅是推動鄉村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也是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探索適合山地戶外運動的發展路徑。山地戶外運動發展目前主要問題在于基礎設施薄弱和專業人才匱乏、創新性不足項目缺少吸引力、缺乏品牌建設和宣傳力不足以及配套產業鏈不完善。其發展路徑為:依托政策支持,做好人才引進與完善基礎設施;搭載科技引擎,促進山地戶外運動的發展;推動文化資源的挖掘與開發,為山地戶外運動注入新活力;構建文化傳播與山地戶外運動消費產業鏈。
關鍵詞:鄉村振興" 山地戶外運動" 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4-064-3-TBB
1、前言
為了解決“三農”、城鄉發展不均衡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旨在通過綜合施策促進農村地區全面發展。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山地戶外運動作為一種新興產業,逐漸受到廣泛關注。鑒于我國地理特征的獨特性,超過半數的國土被連綿起伏的山地所覆蓋,這一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山地戶外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山地戶外運動能夠有效利用鄉村的自然資源,如山地、森林、草地等,將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本,推動鄉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山地戶外運動的發展有利于豐富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與生活質量的提升,同時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作為復合型產業,它可以吸引人才、資本和技術,促進產業融合,增強鄉村經濟活力,提升山地戶外運動吸引力,完善產業鏈,并豐富鄉村居民的精神生活。然而,當前山地戶外運動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本研究旨在分析鄉村山地戶外運動發展,同時為鄉村地區的全面振興提供有力的支持。
2、鄉村振興戰略與山地戶外運動的關系
2.1、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與目標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中國農村發展的主旋律,它強調了農村的發展重點,包括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收入、推進農村產業升級、改善農村環境、加強農村社會建設等,以解決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現城鄉發展的協調一體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政策引導、社會參與和創新模式,以促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基礎。
2.2、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優勢
山地戶外運動的核心特點在于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豐富多樣的運動項目。這些運動項目包括但不限于攀巖、登山、徒步、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車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吸引廣泛的戶外運動愛好者,還能促進戶外運動與當地文化、旅游、教育等產業的融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次,山地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潛力巨大。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健康、休閑和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為山地戶外運動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引導,可以將這些運動資源轉化為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如通過舉辦戶外運動賽事、開發相關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等方式,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地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3、山地戶外運動與鄉村振興的相互促進關系
鄉村振興戰略與山地戶外運動發展之間存在顯著的相互促進關系,該戰略旨在通過政策推動鄉村產業升級、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社會治理及公共服務全面發展。山地戶外運動資源開發作為關鍵一環,對地方經濟多元化及社會文化進步具有顯著影響。
首先,資源開發促進鄉村產業結構優化,通過吸引投資與旅游消費,帶動旅游、酒店、餐飲及農產品加工等相關產業鏈發展,形成新經濟增長點,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產業附加值。其次,資源開發助力鄉村文化傳承,結合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設計特色運動項目,如山地馬拉松、徒步探險等,豐富文化活動,提升鄉村知名度與吸引力。資源開發改善鄉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如交通、公共衛生設施等,提升居民生活質量與游客安全保障。資源開發推動鄉村社會治理體系完善,增加管理與服務需求,提升管理者水平,加強安全與環保管理,促進治理現代化。最后,資源開發促進鄉村可持續發展,通過利用自然資源發展戶外運動產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與生態雙贏,保障長遠發展與居民福祉。
3、鄉村振興下山地戶外運動目前的挑戰
3.1、基礎設施薄弱專業人才匱乏
基礎設施的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山地戶外運動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如運動場地的道路質量、配套設施等方面存在安全隱患,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運動的普及和發展。二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未被全面覆蓋,尤其是在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交通的不便利大大降低了山地戶外運動的可接觸性。三是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較低,導致了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的創新性和多樣性不足,進而影響了運動的吸引力和參與度。
其次,專業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約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我國的山地戶外運動指導員、教練員以及修理技師等專業人才相對匱乏。許多指導員和教練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不足,無法為運動員提供科學的訓練、指導和安全保障。
3.2、創新性不足項目缺少吸引力
創新性不足主要表現在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的設計與開發上。由于缺乏對市場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對創新設計的投入,許多山地戶外運動項目在設計上缺乏新意,導致項目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現象。這種現象不僅使得項目之間的差異性和吸引力大大降低,也使得潛在消費者對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的興趣降低,從而限制了市場的需求和消費潛力。此外,項目的創新性不足也體現在技術應用上。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的應用,如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提升運動體驗和安全性。然而,由于資金投入不足、技術研發能力有限等原因,許多項目在技術應用上進展緩慢,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高品質運動需求。
3.3、缺乏品牌建設和宣傳力不足
一方面,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的品牌定位不夠明確。在山地戶外運動的推廣過程中,部分項目在品牌塑造上缺乏清晰的定位和目標受眾的精準識別,這使得運動項目難以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獨特的品牌形象。此外,品牌形象與運動項目的實際體驗之間存在脫節,難以挖掘潛在消費者。另一方面,山地戶外運動的宣傳力度不夠。傳統的宣傳手段如新聞發布、傳統媒體廣告等在山地戶外運動宣傳中所占比重較大,但這些方式往往成本高昂且覆蓋范圍有限。同時,新媒體宣傳、社交平臺營銷等新興宣傳方式在山地戶外運動品牌建設中并未得到有效應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運動項目的曝光度和吸引力。
3.4、配套產業鏈不完善
配套產業鏈不完善,尤其是與山地戶外運動相關的旅游、文化、體育等產業的融合度不高。產業融合機制不夠強,導致山地戶外運動與其他產業之間的協同效應不明顯,既不利于形成產業集群,也不利于提升整個產業鏈的附加值。其次,市場主體參與度不足。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參與,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企業的資本投入、民間的熱情參與等。但是,目前該產業的市場主體參與度存在不足,包括缺乏足夠的投資、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以及運行機制的不順暢等問題,這些都限制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最后,安全保障體系不健全。隨著山地戶外運動項目的多樣化,其安全風險也相應增加。然而,目前許多地區的山地戶外運動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滯后,包括救援設備的不足、救援經費的短缺、救援人員和組織的專業性不強等問題,這些都為山地戶外運動的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
4、山地戶外運動發展的路徑
4.1、依托政策支持做好人才引進與完善基礎設施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各地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依托政策的支持,提供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吸引企業和私人投資到山地戶外運動基礎設施建設中,通過制定和完善山地戶外運動的行業標準和操作規范,為產業提供統一的質量和安全標準,保障運動參與者的安全和權益。同時,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和引進政策,包括提供教育培訓、認證體系建設以及高水平人才的引進計劃,以建立山地戶外運動專業人才庫。
在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特征,建設適合多樣化山地戶外運動的場所,改善前往山地戶外運動場所的交通條件,包括道路、停車場、交通指示標識等,加強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提供天氣預報、路線信息、安全提示等。
4.2、搭載科技引擎促進山地戶外運動的發展
在當前的技術發展趨勢下,科技的進步為山地戶外運動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和可能性。山地戶外運動,作為一類以自然地形為場地、以非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為內容的活動,其本質要求與自然環境互動,并具備挑戰性。因此,科技的融入不僅可以提高運動參與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還能提升運動本身的吸引力和參與度。
首先,科技在山地戶外運動領域的應用顯著增強了安全保障效能。以山地救援活動為例,科技的介入極大程度上提升了救援行動的效率與安全性。相較于傳統救援方式主要依賴人力及經驗判斷,現代科技手段,諸如無人機、衛星定位系統及通信設備等,實現了快速精準定位、實時信息通信,從而極大提高了救援的時效性和安全性。具體而言,無人機在空中偵察中的應用,能夠迅速鎖定受困者位置,有效減少了專業搜救隊伍進行長時間搜尋的需求。其次,科技的融合促進了山地戶外運動裝備的革新與升級。運動裝備的科技水平直接關系到運動的安全性及參與者的體驗感受。隨著碳纖維、3D打印等新材料與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山地戶外運動裝備在性能上實現了顯著提升,如重量減輕、材料強度增強等,同時在設計上也更加注重人性化,如提升裝備的貼合度與舒適度,優化了使用體驗。再者,科技的應用還進一步拓寬了山地戶外運動的參與群體?;ヂ摼W與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山地戶外運動相關信息、技巧分享、裝備購買等內容得以通過網絡平臺迅速傳播,降低了參與門檻,提升了參與的便捷性。此外,線上社區的建立為山地戶外運動愛好者提供了交流互動、分享經驗的平臺,促進了線上至線下的轉化,進而推動了山地戶外運動的普及與發展。最后,科技的融入還能促進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的升級和轉型。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山地戶外運動產業可以實現更加精準的市場定位、產品設計和服務提供。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運動習慣和偏好,可以設計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運動裝備和服務。
4.3、推動文化資源的挖掘與開發為山地戶外運動注入新活力
山地戶外運動應融合當地鄉風文明特色,挖掘并弘揚地方體育文化,促進體育精神與鄉村本土文化的交融,以豐富其文化內涵。此運動的推廣與普及不僅能提升居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還為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提供了新機遇。在鄉村振興的框架下,山地戶外運動的發展不僅推動了體育產業,也深化了鄉村文化資源的挖掘與創意開發,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文化資源的系統性發掘是這一過程的基礎,涉及地方文化遺產、民俗習慣、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這些資源往往蘊含于日常生活之中,如傳統建筑風格、民間藝術、傳統節日及民間故事等。通過田野調查、資料收集與分析,可整理出文化資源目錄,為后續創意開發提供素材。創意開發則基于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創新設計與再創造,轉化為可持續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例如,結合地方建筑風格和民間藝術元素設計運動裝備,或策劃與傳統節日相關的主題活動,既保留文化特色,又增添運動樂趣。此過程中,需綜合考慮資源的可持續性、市場需求及消費者審美,確保產品兼具文化內涵與市場適應性。
4.4、構建文化傳播與山地戶外運動消費產業鏈
山地運動作為一種特殊的體育活動,其文化傳播的路徑需要與其他傳統體育活動區分開來。山地運動不僅僅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方式,它還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元素,如地方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民族文化、地方歷史等。因此,構建文化傳播的路徑需要充分考慮這些文化元素的內涵與價值,通過故事化的方式進行宣傳,增強山地運動的文化吸引力。其次,山地運動的消費者不僅對運動本身的要求高,對相關的服務與體驗也有較高的期待。因此,構建山地運動的消費路徑時,需要考慮如何通過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例如,通過提供專業化的培訓、定制化的活動計劃、高品質的裝備支持等,來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此外,創新營銷手段的應用同樣重要,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體驗傳統山地戶外運動,或通過社交媒體分享文化結合的故事與體驗,以擴大影響力。山地運動的相關企業和組織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在線廣告、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擴大品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潛在消費者,并提供便捷的在線購買渠道。同時,政府還可以通過舉辦或支持重要的山地戶外運動賽事,提升山地戶外運動的社會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和觀眾。
5、結語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健康、休閑和娛樂的需求日益增長,山地戶外運動作為一種健康、綠色、時尚的運動方式,其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大。此外,國家對于體育產業的重視和政策支持,也為山地戶外運動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山地戶外運動作為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其發展前景廣闊。山地戶外運動的未來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但也需要面對并解決當前面臨的挑戰,山地戶外運動有望實現健康、快速、可持續的發展。同時,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的動力和路徑。
參考文獻:
[1]柏寧.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對策分析[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21,23(03).
[2]朱亞成,張青.我國山地戶外運動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22,37(02).
[3]徐俊忠.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遠意義[J].經濟導刊,2017(12).
[4]平凱煒,李霞,陳飛飛.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競爭優勢影響因素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11).
[5]楊向軍.鄉村振興戰略下我國城鄉體育融合發展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