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本文聚焦人工智能賦能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以“金陵微?!敝w育實踐課《基本運動技能:爬行+滾動》為例,介紹了“金陵微校”人工智能軟件的個性化功能和幫助教師解決學科教學痛點問題的重要作用。同時,通過深入分析“金陵微校”的多個個性化功能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旨在為推動體育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金陵微校”" 小學體育" 信息化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04-181-3-JF
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版)》(以下簡稱2022版新課標)指引下,依托“金陵微?!避浖男畔⒒n件,在《基本運動技能:爬行+滾動》一課中以教學重難點為抓手,實施“宇航員”主題的科技主題式趣味化互動游戲教學,實時監測學生在課堂中的運動狀態,綜合評定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情況,為小學體育課堂個性化教學提供依據。在“金陵微?!敝葡?,提高了本課爬行和滾動技能動作教學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了小學體育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1、“金陵微?!钡恼弑尘昂蛙浖榻B
1.1、“金陵微?!钡恼弑尘?/p>
為切實推進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的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推動從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轉變、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轉變。南京市電化教育館啟動了“金陵微?!?.0行動計劃。依托“金陵微?!睒嫿ㄓ心暇┨厣木€上線下教學閉環,全面支持“混合式教學模式”。
1.2、“金陵微?!钡能浖榻B
“金陵微校”是一款實現平臺和端工具打通,內容融入平臺和工具,形成應用、建設和管理閉環的人工智能軟件。其分為教室大屏端、教師備課端和學生移動端。教師辦公室電腦可進入官方網站安裝備課端,教室則安裝授課端,通過微信掃碼輸入“南京智慧教育云”賬號進行登錄。學生移動端可通過應用商店下載C30學生端(安卓和iOS系統皆可),登錄方式選擇“金陵微?!保~號密碼使用南京市師生基礎庫賬號密碼。
在金陵微校的教師備課端,有同步資源、火花學院、無限網盤、課件分享、PPT插件、布置練習等多項助力學科教學功能。教師可在備課時添加多個版本教材,同步網絡課程資源。在火花學院中,有著可視化的素材庫和課件庫,可為教師提供最貼近課堂教學實踐的資源包。在滿足大部分教師日常教學的基礎應用以外,提供知識的結構設計模板,教師可以方便地按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再創造,減少大量的基礎工作。以知識點為單位,通過科學可視化技術表達教學重難點,其中的備授課教學資源包囊括了教學設計、課件、科學可視化素材、微課、習題等。
2、“金陵微?!痹凇痘具\動技能:爬行+滾動》中的技術應用
2.1、同步資源,解決素材搜索繁瑣的教學痛點
利用“金陵微校”首頁的專業化搜索引擎,根據用戶使用數據進行資源智能推薦,實現“人找資源”和“資源找人”的雙重服務;利用資源中心中匯聚的優質教學資源,其中包括同步資源、火花學院資源、一起資源、學科網資源等。
教師備課時,常因缺少資源,書寫教學設計和教案費時費力,且無多媒體課件PPT的加持,課堂教學空洞枯燥乏味。在制作課件PPT時,通常需耗費較多時間與精力去尋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素材。而“金陵微?!钡膶I化搜索引擎拔河資源中心,可大大減少教師搜集與本課“宇航員”情境主題下的爬行+滾動相關圖片資源時間。通過多媒體大屏呈現課件PPT,深層次的師生交互,教學資源一鍵調取,簡單易用的PPT插件讓課件有趣、可交互。同步教學資源推送方便教師教學,PPT趣味插件為教師做課件減負(見圖1),為《基本運動技能:爬行+滾動》的課堂教學添彩。
2.2、課堂活動,解決教學內容枯燥的教學痛點
“金陵微校”端工具中的“課堂活動”是一系列可簡單編輯再一鍵插入的課堂互動趣味性小游戲。這些小游戲包括單人模式的趣味分類、超級分類、翻翻卡、連線題、猜詞、趣味素材、選詞填空、趣味檢測、趣味拼詞、選擇題、判斷題、比較大小、幸運抽獎和雙人模式的雙人PK、選擇題、判斷題、比較大小。教師可根據不同水平段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合理的游戲選擇。例如,對于低水平段學生,可選擇簡單易懂、清晰明了的翻翻卡、比較大小、趣味檢測、猜詞、幸運抽獎等小游戲,對于中高水平段學生,可選擇稍有挑戰性的趣味分類、連線題、選擇題等小游戲。
采用“金陵微?!敝械摹罢n堂活動”功能,設計“翻翻卡”對熱身游戲的要求進行強調與明確;結合多種不同運動能力圖片、隊列隊形練習即將2種不同體位的爬行方式結合游戲和圖片更加形象、生動、有趣地融入進來,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見圖2);設計“趣味檢測”將“爬過山洞”即多種不同體位爬行方式的教學重點通過游戲形式教授,引導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思、樂中長;設計“趣味拼詞”巧妙地通過動態的小游戲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科學知識,鞏固對科學知識的記憶,達到了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見圖3)。
2.3、投屏講解,解決教學難點突破的教學痛點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課程教材要發揮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必須體現中華民族風格,體現黨和國家對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在體育課堂上,太空的奧秘和宇航員的太空生存環境講起來蒼白無力,學生難以理解,視頻動畫制作對于教師來說難之又難。而“金陵微校”教室大屏端可將互聯網資源無縫融入課堂,通過在課前給學生觀看中國宇航員在太空中執行任務和艱苦訓練的網絡視頻資源,可在充分激發學生學練興趣的同時,加強學生“優秀宇航員”的身份角色代入感,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體育精神,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體育實踐課中,學生隊形站位范圍分布較廣,無法從各角度看清教師動作示范,且示范次數較少,難以重現指導。通過課前準備好相關示范視頻資源或錄制好示范視頻,更加直觀生動地呈現教師的動作技能示范,可反復觀看,對微小細節處可著重放大處理講解與示范(見圖4、圖5)。以達到讓教師的示范更高效,讓教師的指導更有趣,讓課堂教學的氛圍更濃厚的教學目的。
2.4、互動評價,解決評價手段單一的教學痛點
2022版新課標強調要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應在體育課堂上重視對學生學習評價的激勵和反饋功能,注重構建評價內容多維、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的評價體系。評價內容需緊緊圍繞核心素養,既要關注學生的基本運動技能,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進步情況及體育品德;既要關注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要關注學生健康意識和行為的養成。
低年級課堂教學中使用口頭表揚、貼紙激勵過于傳統老套,長期如此,此類評價對學生吸引力不強。利用“金陵微校”中的課堂“互動”與“好評榜”,教師可從核心素養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這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課前在C60教學助手中選擇所任教班級,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設置與之相關的核心素養評價標簽,例如爬行小能手、滾動小能手、平衡小能手、運動小能手、記憶小能手、隊列隊形小能手、反應能力快、模仿能力強、團結協作能力強等。學生可在課堂上獲得相應的個人得分、小組得分,根據量化打分,評選出切合本節課情境主題的“優秀宇航員”。具體得分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勝負欲,且使得教師評價更加可視化、公開化、透明化、具象化。根據得分情況,還可以生成一份評價報告,以便教師更好地分析本節課班級學生動作技能掌握情況。
3、“金陵微校”助力下《基本運動技能:爬行+滾動》課堂實施的成功與不足
本課依托“金陵微校”,通過希沃一體機呈現課件PPT,實現深層次師生交互和教學資源一鍵調取,簡單易用的PPT插件讓課件有趣、可交互。利用課堂活動的系列小游戲,將多種要求與“太陽系八大行星”科學知識巧妙融合到“金陵微校”課堂活動中的“翻翻樂”“趣味拼詞”“趣味檢測”等小游戲中,讓學生在游戲化的情境教學中掌握動作技能和跨學科的知識。利用“金陵微?!敝械恼n堂“互動”與“好評榜”,實時對班級學生進行課堂表現的多方位評價——個人評價、小組評價、全班評價,從核心素養的各層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特此分析“金陵微?!痹谡n堂教學實施中的成功與不足之處,以便一線小學體育教師更合理高效地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金陵微?!?。
3.1、趣味性的課堂活動實施,迎來了課堂的新生態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改變了這一模式,使得課堂生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多媒體教學、在線互動、虛擬實驗等數字化教學手段,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知識,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采用“金陵微?!苯虒W平臺中的“課堂活動”功能,設計“翻翻卡”對熱身游戲的要求進行強調與明確;設計“趣味檢測”將“爬過山洞”即多種不同體位爬行方式的教學重點通過游戲形式加以講授,引導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思、樂中長;設計“趣味拼詞”,巧妙地通過動態的小游戲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科學知識,鞏固對科學知識的記憶,以達到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3.2、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運用“金陵微校”教學平臺中的“好評榜”功能,通過班級模式和分組模式,對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方面進行便捷高效、及時精準的評價。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評價,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可以通過可視化量化得分,隨時隨地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使得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及時的幫助和支持。
3.3、動態化的視頻素材,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利用多媒體課件,改變過去的單純示范教學,在教學的準備部分通過“太空小舞蹈”視頻中的太空場景和音效,對學生的運動能力進行多方面的鍛煉,在課的基本部分運用“大熊貓滾動”綠幕素材視頻,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探究大熊貓的3種不同滾動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1—2種滾動方法進行訓練,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和進步。人工智能的支持使得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海量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精準的視頻學習資源。此外,人工智能還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實時更新和個性化推送,確保學生能夠及時掌握最新的知識動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智能教學系統,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反饋數據調整教學策略,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本課的不足之處在于:(1)對低年級學生出現常規方面問題的關注度還有待加強,側面反映出對課堂突發情況的駕馭和處理能力不足,針對出現的問題,應立即解決。(2)低年級學生對“課堂互動”小游戲環節的操作不太熟悉,導致出現了一定時間的浪費,需進行改善。(3)數字化和信息化手段不夠豐富,需多“走出去”參加相關培訓和學習,以適應新時代教學發展的需要。
4、總結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各個領域。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人工智能的引入為體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隨著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逐漸顯露出一些局限性。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對每名學生的運動表現進行精準評估和個性化指導。而“金陵微校”憑借其強大的投屏功能和智能化的評價分析手段,可以為體育課堂教學和評價提供更科學、更精準的支持。同時,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也為人工智能賦能體育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學校的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網絡覆蓋更加廣泛,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此外,學生對于多樣化、趣味性教學方式的需求也促使體育課堂教學不斷創新。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可視化的虛擬現實、游戲情境化的角色代入等技術,為學生帶來更加生動、有趣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作為一名21世紀的新時代教師,我深感教育數字化轉型對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影響和挑戰。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提升自身的數字素養,掌握數字化工具的應用,已經成為我們適應時代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備技能。因此,我們須積極參與各種培訓和學習活動,不斷磨礪自身信息素養和技術應用能力,努力提升自己的數字素養,以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教育變革。
參考文獻:
[1]武海淼.“互聯網+”背景下的融合課堂建設[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2(Z1).
[2]季瀏.我國《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J].體育科學,2022,42(5).
[3]黃凱.新課標背景下的“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設計思考[J].體育畫報,2022(15).
[4]馬靜云,安紅軍.人工智能賦能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探析[J].寧夏教育,2024(11).
[5]王博,王福世,許素建.數字化技術如何賦能鄉鎮小學體育教學[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20).
[6]周純琳,蔡建光.數字化賦能小學體育教育的實踐價值、現實障礙與優化策略[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3,31(06).
[7]郝鑫.“AI+體育”在小學體育家庭作業中的應用研究——以智能體育運動平臺為例[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