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生活在內陸城市,但每當過年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都會回到北方沿海的姥姥姥爺家,所以,我的年味兒有濃濃的海鮮味兒。
每年臘月,姥姥姥爺都會在家忙活起來,尤其臨近春節時:在臘月二十九的時候,他們要提前準備腌制好的鲅魚,在大年三十白天做熏魚用。媽媽說,這種熏魚是當地非常有名且家家戶戶都會在春節做的一道海鮮美食,是她從小吃到大的美味;而且,就跟餃子餡一樣,每家每戶做的熏魚味道都是不同的,各家各味兒,特色鮮明!
除了熏魚外,家里還要準備一大盆炸食,如豆腐、里脊肉、小偏口魚……整整一大盆子,隨吃隨拿,這也寓意著新的一年盆滿缽滿,富富有余。在除夕當晚,天玩!漸漸地,底菜的本味與湯汁融合,伴隨著煙火氣息,鍋內的食材飄出陣陣香氣。這時,鍋邊很燙,需要大人戴著手套將其抬上桌。圓圓的鍋子在年夜飯里最能代表團圓。一家人圍坐在桌邊,邊煮邊吃。熱氣騰騰的鍋子,加上歡聲笑語,幸福的氛圍呼之欲出,年味十足。剛擦黑,就要把家里的燈都點亮,姥姥姥爺還會用手電筒把家里的所有角落都照一遍。但只要我在姥姥姥爺家過年,這個任務就交給我了!聽老人說,這也是迎接新年開啟的一種儀式。
除夕當晚,自然少不了美食的登場。在北方,好多人都要吃餃子,素的肉的,應有盡有。但姥姥姥爺家因為在沿海城市,他們的餃子餡中,海貨是“??汀?!比如,韭菜,你一定覺得要加雞蛋,但姥姥姥爺家必須是韭菜和肉再加一整個大蝦仁,煮出來的大餃子里,一口一個蝦仁,真是鮮得很!不只大年三十吃餃子,初一、初三、初五,我們都要吃餃子,每個時間段都有當地民俗的說法,真有趣!
年夜飯在姥姥姥爺家也是有說法的:年夜飯餐桌上不能有單數,必須是雙數;菜品當然要有魚有肉才算是好的。首先,桌上必須有道“全家?!?,包含海參、蝦仁、扇貝丁、海螺片、魷魚花、里脊肉,再用黃瓜片和胡蘿卜片作為色彩點綴。其次,北方嘛,怎么會少了酸菜!姥姥說,酸菜意味著“拴財”。在很多地方,酸菜都是配五花肉的,但姥姥認為,酸菜配海蠣子(牡蠣)才最好吃!姥姥還說,飯桌上必須要有黃燦燦的大年糕,吃年夜飯時,每人都要吃上那么一口,寓意新年甜甜蜜蜜,吃在嘴里,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