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三大行動”一體化推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公共管理人才。
推進“鑄魂聚力行動”,賦能育人共同體建設。提升站位凝聚共識,出臺學院《“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召開時代新人鑄魂育人工作推進會,夯實分工協作責任體系,構建協同推進工作機制;數智技術賦能思政隊伍建設,投入使用AI就業導師、“云上公管”智能體,增強導師、班主任、輔導員的育人成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全天候、多形態、精準化”,全員全年開展思政教育百余次,學生有2人獲“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1人入選全國青馬工程,5人入選省級青馬工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將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標準,作為教師職稱晉升的一項必要指標;聘請一批學科帶頭人擔任“班級成長導師”,推動專業教師思政力量下沉。充分發揮師范高校教育特色和華師學子敢為人師的品質,聘請離退休專家擔任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邀請行業精英、卓越校友、道德模范、先進榜樣講授思政課;利用校友會成立契機,推出“我們的故事”展映會,引導青年學生認識學科,探尋新時代發展成就的內在原因、深層本質和根本規律。
推進“鑄魂提質行動”,賦能育人全鏈條載體。聚焦課程思政建設,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完善課程教案,通過課程內容的高階性、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等,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依托教師教育特色,培養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公共管理+思政”教育人才,打造課程思政區塊鏈;學院在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省級教研教改項目中取得突破。開展分眾化主題教育,利用周末晚點名、主題黨團日、班會等,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年級大學生群體開展分層分類思想政治教育,實現“一人一檔、一生一策”,構建專題式、遞進式、沉浸式大學生分眾化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各輔導員全年開展主題類教育40余場,談心談話600多人次。構建貫通式生涯教育,持續推動“招生—培養—就業”的聯動,建立“立格”學習發展中心和“慧語慧心”心理工作站,構筑一站式學生社區新平臺,打造立格致遠、立格智學、立格知行公管“學”品牌,啟動思想領航、專業引航、職業啟航計劃,提升學生學科素養和就業能力,學生就業率常年穩定在90%以上。
推進“鑄魂增效行動”,賦能育人模式新樣態。深入實施基層黨組織“對標爭先”計劃,持續推進“強三性”“增三感”“創三型”團組織建設計劃,開展主題黨日聯學觀摩和“支部好案例、書記好黨課、黨員好故事”展評活動,連續7年舉辦全校研究生黨支部書記領航學校,獲湖北省研究生德育思政工作創新獎。探索“學科+”思想引領模式,依托“社區書記助理計劃”下沉本碩博學生駐點武漢市、鄂州市、黃石市等地的36個社區,開展理論宣講和學科服務,瞄準德與智分離、知與行分離的痛點,在社區街頭上好大思政課,項目入選教育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多次獲省級優秀實踐隊、省級優秀實踐項目。充分發揮“百社十年”黨建引領集成攻關平臺優勢,以百社講、百社研、百社幫、百社行“四大行動”,實現“十大”育人體系的有效融合,學生累計撰寫30多份社區治理經驗總結,其中4篇入選武漢市優秀案例;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社會需要,引導學生將現實問題轉化為扎根中國大地的科研實踐,獲“挑戰杯”國賽特等獎等獎項。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