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考力和動手能力,教師可以開展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闡述了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的重要性,結合“不會濕的紙巾”科學主題游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分析了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設計與實施要點,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設計與實施
作者簡介:陳靜(1975—),女,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和政路幼兒園。
幼兒園科學領域的主題游戲活動以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為根本導向,重視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感悟科學知識與技術原理。為此,幼兒教師要精心設計與實施貼合幼兒學習特點的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探究具體事物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在科學探究中感知和適應世界,獲得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一、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的重要性
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在培養幼兒認知能力、提升幼兒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科學素養以及激發幼兒科技創新思維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兒正處于認知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好奇心較強。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能為幼兒提供多樣的探索材料和情境,讓幼兒在體驗和操作中感知事物特性,理解科學現象,掌握科學原理,提升認知能力。幼兒是科學主題游戲活動的主體,通過參與游戲,其能在實踐操作和模型建構中提升動手能力。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是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通過科學主題游戲活動,幼兒能了解相應的科學知識,掌握觀察、思考、推理的方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主題游戲活動鼓勵幼兒提出假設并自主設計實驗驗證結果,能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幼兒在游戲中需要發揮想象力,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這能培養其創新和實踐能力[1]。
二、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設計與實施要點
(一)聚焦游戲主題制訂計劃
為了在科學主題游戲活動中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增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激發幼兒的科技創新潛能,教師需要根據主題精心制訂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計劃。例如,在設計“不會濕的紙巾”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應聚焦活動主題,嚴格遵循相關文件的要求,結合幼兒園的資源和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設計契合幼兒認知水平的科學活動計劃。同時,教師要確保所制訂的活動計劃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科學性、趣味性及創新性,以有效激發幼兒對科學知識的探究興趣,讓幼兒主動參與主題游戲活動。首先,在制訂“不會濕的紙巾”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計劃時,教師要重視活動步驟的連貫性,確保各個環節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并逐步增加活動的難度,以此幫助幼兒培養科學思維,促進幼兒深入探索。其次,教師要思考如何明確地闡釋紙巾在特定條件下保持干燥的科學原理,并通過演示實驗驗證這些原理,直觀地展示相應的科學現象,以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加深幼兒對相關科學原理的理解。再次,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點,以有效激發幼兒的活動參與興趣。比如,教師可讓幼兒開展“紙巾小船”競賽,看哪個幼兒的紙巾小船能在水中行駛得更遠而不沉沒。同時,教師要鼓勵幼兒進行互動與合作,讓幼兒通過團隊協作完成實驗任務,以此提升幼兒的活動參與度。最后,教師要重視發揮幼兒的想象力,使用不同的材料開展游戲活動,以此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比如,教師可引導幼兒嘗試使用紙張或布等材料開展游戲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聚焦游戲需求投放材料
要想有效開展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教師在聚焦主題精心制訂活動計劃的基礎上,還要結合游戲需求投放適當的材料。具體而言,教師要緊密結合活動主題與計劃,從開放性、自由性、豐富性和安全性四個方面出發投放游戲材料。例如,在“不會濕的紙巾”科學主題游戲活動中,教師可為幼兒提供不同類型的紙巾,如普通抽紙、廚房用紙等,讓幼兒自主探究哪種紙巾不易濕,這體現了材料投放的開放性;可讓幼兒自由選擇塑料杯、水盆等容器以及水、油等液體開展游戲活動,這體現了材料投放的自由性;可為幼兒提供除紙巾外的其他材料,如吸管、滴管等,豐富游戲活動的內容和玩法,這體現了材料投放的豐富性;要確保所投放材料無毒、無害,邊緣光滑且無銳角,這體現了材料投放的安全性[2]。
(三)聚焦游戲實踐強化指導
在實施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幼兒教師要重視觀察幼兒的表現,結合活動內容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在科學主題游戲活動中,教師作為組織者、觀察者、指導者和支持者,需要認真觀察和記錄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但不能直接參與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控制幼兒的決策與行為,而應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幼兒指導和支持。例如,在“不會濕的紙巾”科學主題游戲活動中,有的幼兒會因為操作失誤,導致紙巾被浸濕,對此,教師可給予幼兒相應的指導與支持,讓其重新開展游戲活動,進行正確的操作,以此使其了解游戲活動中蘊含的科學原理[3]。
三、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設計與實施策略
(一)基于相關文件明確活動目標
在設計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前,幼兒教師需要加強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文件的解讀,并結合這些文件的要求設置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的目標。就科學領域而言,相關文件提出,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要能讓幼兒熟悉周圍事物,激發幼兒對周圍現象的興趣,讓其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動手和動腦,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感悟事物之間的關系,體驗科學知識探究的樂趣。因此,教師需要以激發幼兒興趣與探究欲、培養幼兒熱愛科學的情感、促進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等為目標,設計并實施符合幼兒發展特點的科學主題游戲活動,并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中,以此幫助幼兒積累科學知識,掌握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法,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二)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的內容設計
在設計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的內容時,教師需要從科學情感、探究能力、科學概念三個角度出發。從科學情感的角度出發,教師要結合幼兒生活中的事物與興趣設計生活化的游戲活動內容,以此激發幼兒的活動參與興趣,讓幼兒愿意參與其中,體會科學精神,了解科學成果,進而培養幼兒的科學情感。從探究能力的角度出發,教師要合理設置科學探究的內容,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幼兒主動參與游戲活動,通過游戲活動了解科學探究的具體過程與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從而培養幼兒的觀察實驗能力、科學思考能力、表達交流能力。從科學概念的角度出發,教師要引入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理與天文學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相應的科學現象和科學概念。就生命科學而言,教師可聚焦生物種類及其基本特征、生物簡單行為與需求等內容。就物質科學而言,教師可聚焦物體材料及其特征、物體位置與運動、聲和光的現象等內容。就地理與天文學而言,教師可聚焦各種天氣的特點以及地球、太陽、月亮之間的關系等內容。總而言之,教師創設能吸引幼兒自主參與的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能讓幼兒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感受到科學探究的魅力。教師不僅要結合動植物、物質材料、自然現象等設計科學主題游戲活動內容,還要精準把握游戲活動的科學概念與原理[4]。
(三)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設計的方法
在設計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為了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幼兒教師可通過設疑和試錯的方式引出探究內容。對此,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幼兒需求,結合幼兒需求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情境引導幼兒深入探究。在幼兒推理和討論時,教師要幫助幼兒掌握相應的知識。在幼兒實踐與觀察時,教師要幫助幼兒獲取實踐依據與實證材料,并引導幼兒對信息與數據進行記錄和處理。在幼兒探究完成后,教師要引導幼兒描述客觀事物,讓其進行表達與交流,以此增強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
常見的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有觀察認識、實驗操作、科學討論、技術操作等類型。在設計觀察認識類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要充分激活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通過感官了解事物并想象事物的特點,以此培養幼兒的科學情感,讓其掌握相應的科學探究方法與技能。在開展觀察認識類科學主題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進行同類物體觀察,也可以讓幼兒進行比較性觀察。在幼兒觀察完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互動。而在設計實驗操作類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應以培養幼兒對科學的好奇心、提升幼兒的探究能力為目標。在此類科學主題游戲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結合其經驗解釋所看到的科學現象,并在實驗操作式、自由引導式、猜想驗證式的科學主題游戲中提出問題和驗證猜想。在設計科學討論類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需要引導幼兒收集和整理相應的科學資料,并讓幼兒在集體討論后提出科學游戲的方法。同時,教師可讓幼兒采取文字、繪畫、表格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此增強幼兒的表達交流能力,豐富幼兒的活動探究體驗。在設計技術操作類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相關工具的使用方法,學會根據流程進行相應的操作,設計與制作一些簡單物品。
(四)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實施的方法
第一,觀察法。在實施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游戲涉及的材料與物體。常見的觀察方式有比較觀察法和長期系統觀察法等。比較觀察法適用于實際科學主題游戲活動,而長期系統觀察法則適用于探究植物生長的過程等。
第二,實驗法。在實施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可為幼兒演示實驗,講解實驗中蘊含的科學原理,并引導幼兒完成相應的實驗操作。教師讓幼兒進行相應的實驗操作,主要是為了讓其對實驗結果進行驗證,這樣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活動探究興趣,加深幼兒對相應科學原理和現象的理解。
第三,游戲法。在實施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可讓幼兒開展相應的游戲。在幼兒開展游戲時,教師可借助圖片、科技玩具、情境等,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引發幼兒的思考,以此培養幼兒的多種能力。
(五)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實施的過程
在實施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首先要引入活動。常見的活動引入方式主要有問題情境引入、布置環境引入、演示引入、談話引入、兒歌或謎語故事引入等。在開展游戲活動前,教師要讓幼兒明確活動的步驟,以此確保活動能有序開展。之后,教師便可讓幼兒開展游戲活動。在游戲活動中,教師可設置一些探究性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設計的探究性問題要具體明確且具有啟發性,能引導幼兒探索和操作,引發幼兒的思考,讓幼兒主動表達。當幼兒完成科學主題游戲活動后,教師要與幼兒一起進行總結與評價,并為幼兒提供展示探究成果的機會,靈活采用適當的方式結束游戲[5]。
結語
總而言之,在設計與實施幼兒園科學主題游戲活動時,教師需要站在幼兒的視角,運用多樣的方式引導幼兒開展游戲活動。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幼兒的溝通和交流,引導幼兒經歷觀察、發現、實踐、驗證等流程,從而提升幼兒的科學素養,增強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教師扮演的主要是引導者和協助者的角色,要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和反應,及時調整活動內容和方法,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得到相應的發展。
[參考文獻]
胡霞.幼兒園科學領域教學活動環節的有效性探究[J].名師在線,2023(31):94-96.
蔡穎穎.幼兒視角下的幼兒園科學主題活動設計與實踐[J].家長,2024(30):128-130.
劉玢希.科學主題活動項目式組織策略[J].小學科學,2024(6):124-126.
陳虹先,王啟雨.幼兒園科學領域主題活動實踐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3(6):90-93.
馬俊.基于“幼兒立場”的幼兒園科學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施[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4(合刊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