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東部時間1月20日中午,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國會大廈圓形大廳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隨后,特朗普發表就職演講。
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國家副主席韓正應邀出席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典禮。
從特朗普就職演講透露出的信息看,其政策恐怕會對許多國家和地區形成巨大沖擊。但就中美兩國而言,在經歷特朗普和拜登兩任總統任期后,中美關系或將迎來新的契機。
特朗普的就職演講并沒有直接提到對華政策,只是表示“建立對外稅務局,對外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
再從特朗普最新表態來看,他只是要求其政府針對中國的貿易行為進行調查,但是沒有宣布新的關稅措施。
縱觀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的信息可以發現,其在涉及中國的態度上表現出了一些積極的變化。
在佛羅里達海湖莊園,特朗普曾表示:“只要中美聯手,就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1月17日,習近平主席應邀與特朗普通了電話。特朗普立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熱情贊揚此次通話,這充分體現了他的喜悅之情。
1月19日,《華爾街日報》刊發的獨家消息稱,特朗普已告知顧問,他計劃在就職后100天內訪問中國。
這些信息與特朗普競選總統時的對華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中方打破慣例,派出國家副主席出席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也體現了中方對中美關系的重視,也彰顯了中方推動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誠意,是中方對特朗普主動向華釋放善意的積極回應。
從特朗普的就職演講內容看,他要干的事,大部分是第一任期政策的延續。但以結果來衡量特朗普第一任期對華政策,實際是失敗的。對于生意人的特朗普,恐怕也會認識到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換一種與中國相處之道,對于特朗普來說是相對務實的行為。
在美期間,韓正還同當選副總統萬斯舉行會見,并分別會見美國工商界代表、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布魯金斯學會名譽主席桑頓等。由此可見,盡管中美之間有分歧摩擦,但兩國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巨大,雙方可就此加強對話與協商。
中美多了合作的氛圍,但對于特朗普政府,我們還要聽其言、觀其行。
特朗普就職當天,美參議院確認盧比奧出任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之前在對華表態上多有不友好言論,但現在似乎也在嘗試轉變話風。比如,1月16日在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的質詢中,盧比奧稱,“中國在世界上太大了,太重要了,美國將不得不與中國打交道”“兩個大國能夠交流符合中美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中方對美政策是一貫的,尊重、平等、合作是中美關系能否走穩的“關鍵詞”。
過去幾年中美關系緊張,根源是美國政府犯了“三高”病:自認為高人一等,高舉關稅大棒,對華采取高壓政策。特朗普政府以及內閣官員們在今后的4年里能否懂得尊重中國,將中美放在平等的地位看待,以及是否有與中國合作共贏的思想和行動,是中美關系能否走向積極的關鍵性因素。
國際社會對中美關系未來走向非常關注。未來4年中美關系會怎么走,外界有很多猜測分析。作為兩個國情不同的大國,中美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分歧,關鍵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愿意同美國的新政府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的正確相處之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現在的關鍵,就看美方——看特朗普政府能否在未來的中美交往中做到尊重、平等、合作了。
(供稿/聚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