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至15日,由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公明黨干事長西田實仁率領的日本執政黨代表團(以下簡稱“代表團”)一行12人來華訪問。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會見代表團。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分別在京會見日本執政黨代表團。同日,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九次會議召開,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出席會議。
日本執政黨干事長為何選擇中國而非美國,作為2025年的首個出訪地?尤其是此次來華訪問,距離去年12月25日日本外相巖屋毅訪華,間隔時間還不到一個月。短時間內日本政要相繼來華的背后原因有哪些?針對這些問題,國際政治研究專家胡飛躍進行了分析解讀。
日本執政黨代表團訪華從目的上來說,是應中國共產黨邀請,來參加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九次會議。
“相較于上個月的日本外相巖屋毅訪華,我認為兩國執政黨間的交流,是包含了政府層面和民間層面在內的,涉及政治、經濟、國防、社會、人文等多領域的綜合性交流。所以,我也期待時隔6年3個月重啟的執政黨交流機制,能起到鞏固中日關系改善勢頭的作用。”胡飛躍說。
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九次會議在京舉行。在胡飛躍看來,從短時間內日本政要相繼訪華這點來看,首先體現出了中日都希望改善兩國關系的積極意愿;其次是反映出了日本石破茂政府迫切希望取得對華外交突破的想法。
石破茂政府急于取得對華外交突破,是迫于日本國內和國際形勢的雙重壓力。日本將于今年7月舉行參議院選舉。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去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中未能獲得過半數議席,石破茂領導的新內閣目前正處于非常特殊的少數派執政局面,再加上石破茂本人在自民黨內根基較為薄弱,如果執政聯盟在今年的參議院選舉中再次表現不佳,那么他很可能要引咎辭去自民黨總裁的職務。所以石破茂希望盡快改善對華外交,這是出于其對參議院選舉的政治考量。
胡飛躍表示,除此之外,國際形勢的變化,也促使日本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做出改變。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日本對于特朗普第一任期時的一些做法應該記憶猶新。例如,2017年時特朗普甫一上臺,就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這對于日本的經濟戰略、周邊關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除了特朗普上任帶來的不確定性之外,東北亞局勢變化及中美博弈的情況,都有可能撼動日美之間本就不牢靠的同盟關系。當然這個關系也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樣緊密,比如,拜登剛剛阻止了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計劃。

此次代表團不僅由自民黨、公明黨的干事長帶隊,還有兩位團員——福田達夫和加藤鲇子值得注意。
福田達夫的祖父福田赳夫是日本第67任首相,父親福田康夫是日本第91任首相。福田赳夫任內,中日簽訂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福田康夫任內,中日簽署了《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加藤鲇子的父親加藤纮一曾經擔任日本中國友好協會會長。
“可以說,這兩位議員的父輩都曾經對中日關系產生過重要影響。此次福田達夫、加藤鲇子前來訪華,體現出了中日對于培養兩國間新一代交流人士的重視。福田達夫與我私下交流時,提到自己擔任首相秘書期間的對華工作經歷,表示自己對中國有著較好的印象,希望能延續父輩的足跡,在兩國關系方面有一些積極作為。我也很希望青年政治家能夠繼承父輩志向,不負期待,未來在中日政治交流中發揮更大作用。”胡飛躍說。
政黨外交的恢復,新一代交流人士的傳承培養——盡管中日近期出現了這些積極變化,我們也要認識到中日之間的溝通渠道仍然不夠穩定、發揮作用不夠高效這一現實。
面對當下多變的國際形勢,如何構建更加多層次多渠道的溝通機制,讓溝通機制具有可持續性且更加高效,這是中日兩國以此次執政黨間重啟交流為契機,急需思考和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