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幼兒園體育園本課程的研究中融入自組織理論,從而探討新教育發展理念下幼兒園體育園本課程的開發策略,以期促進兒童的自然生長。幼兒園應在充分考慮幼兒運動興趣和水平的前提下,構建適合本園的足球游戲課程框架,促進幼兒有意義的學習,有效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兒童自然生長;足球園本課程;自組織理論;體育園本課程
作者簡介:朱麗(1982—),女,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板橋中心幼兒園。
球類運動是幼兒園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幼兒足球活動為例,基于自組織視角,對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進行系統且深入的研究,以期推動園本課程與幼兒園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實現教師與幼兒的共同成長和發展。
一、自組織理論與幼兒足球園本課程
組織的進化形式可分為他組織和自組織。他組織是依賴外部實施的指令形成的系統組織,自組織是完全由內部驅動形成的系統組織。在復雜的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形成、演化過程中,事物自組織特性的強弱決定其是否能夠保持原有的功能和具備新的功能[1]。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是指幼兒園結合幼兒自然生長規律、國家教育政策和園所自身特點,形成的科學、穩定、獨有的幼兒足球特色課程。對于該類課程的自組織特性分析如下。
(一)開放性
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隨著幼兒園師資條件、環境條件等方面的變化而變化,具有開放性。在主題課程構建階段,教師和幼兒圍繞既定主題開展各種類型的教育活動,構建課程各要素;在項目化學習階段,教師從兒童需求出發引領幼兒園的園本建設,探究特色項目活動,關注課程的生活性、趣味性、探究性;在游戲化學習階段,教師以幼兒為主體,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通過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實現教育目標。可見,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以開放的思想接納和平衡各種外部要素,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二)非平衡性
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由于課程目標、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各要素發展水平不均衡,因此推動課程開發人員素養、幼兒園環境氛圍、幼兒家庭教育水平、政府和社會支持力度等各因素相互作用。可見,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內部各環節、各因素和外部各種力量相互牽制,呈現出非平衡性的特點。
(三)非線性
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自組織系統是一個多樣、開放、復雜的動態教育系統。它的建設是否科學,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幼兒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需求能否得到滿足、幼兒能否形成健康的體質和終身體育觀念,而幼兒又會反過來影響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長期發展。可見,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教育發展功能是非線性的。
(四)系統內部漲落
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各階段成效在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呈現不規律的漲落現象,具體表現為幼兒主動或被動的思考和行為。當呈現出“漲”的現象的時候,幼兒發展水平與課程開發人員、家庭教育、幼兒園、政府和社會等因素具有正向積極的關聯。當呈現出“落”的現象的時候,幼兒運動水平、運動興趣、核心素養與課程標準要求出現不匹配的情況,此時,幼兒發展水平和幼兒園建設成效均有所欠缺[2]。
二、關于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自組織建設的分析
(一)內部分析: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自組織建設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
在專業的課程指導、良好的課程建設氛圍的推動下,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自組織建設秉承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理念,堅持促進幼兒全面長遠發展的課程目標,整合教育理念、足球師資、課程載體、軟硬件設施、家長資源、社會力量等,大力發展適合幼兒園實際操作的課程體系,以此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不僅激發了幼兒對足球的興趣,提高了幼兒的身體發育水平,還通過融合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等領域,培養了幼兒堅強不屈的意志品質和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
然而,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專業化理論薄弱和建設性實踐欠缺等問題。第一,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研究偏少,尤其少有專門研究如何建構適合3—6歲幼兒的足球活動課程的文章。自2018年頒布《全國娃娃足球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和 2019年頒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足球特色幼兒園試點工作的通知》以后,有關幼兒足球運動教學的研究才逐漸增多。第二,當前,《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游戲活動指南》等文件的頒布雖然給教師提供了實踐參考,但是具有針對性的實踐指導依舊缺乏。而且,受足球師資力量不足、足球文化建設較慢以及足球游戲課程設置不科學等多方面影響,符合園所實際情況的幼兒足球課程園本化落實仍不到位。
(二)外部分析: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自組織建設實施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相關文件,從規范性和科學性上保障了幼兒足球課程園本化的實施和長遠發展,為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建設提供了沃土。
然而,當前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實施動力機制仍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多數幼兒園的教師缺乏足球專業技能與足球課程教學培訓機會,足球教學能力欠缺。第二,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內容選擇不夠豐富,課程評價不夠系統。第三,影響課程實施過程和成效的課程開發人員、幼兒家長、幼兒園和教育主管部門等之間相互協作的效度不足。
結合以上分析可知,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自組織開發與建設具有現實優勢,且具備支撐條件,但由于內部研究欠缺、外部支持不足,從而導致建設步伐受阻。
三、基于自組織理論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開發策略
(一)科學規劃方案,織就正方向的課程研究網
在規劃幼兒足球園本課程實施方案時,教師要秉持科學嚴謹的態度,以尊重幼兒的自然生長為前提,致力于構建一個經緯交錯、全面覆蓋的課程架構,從而全面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多元化需求。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他們接觸并愛上足球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親密接觸足球運動,感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培養幼兒對足球的濃厚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滿足幼兒的求知欲,如讓幼兒擔任足球播報員講解足球賽事等,豐富幼兒的足球學習體驗。此外,推動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持續健康發展,需建立多元、全面的評價機制,即不僅要關注幼兒足球素養的提升,更要重視幼兒智力、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和勞動能力等方面的培養。
通過織就正方向的課程研究網,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全面、均衡的發展框架,確保幼兒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比如,基于足球運動固有的團隊屬性,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在足球運動中進行團隊合作,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能力和大局意識;鼓勵幼兒用繪畫、雕塑等形式表達自己對足球的理解和熱愛,借此提升幼兒的審美感知力和創造力;結合足球課程,組織幼兒參與球場維護、器材整理等勞動,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和動手能力,讓幼兒學會尊重勞動成果;等等。
(二)突破單一結構,形成多維度的課程研究鏈
多方教育主體參與是多元課程建設的要求。在幼兒足球園本課程建設過程中,幼兒園要引導多主體參與,共同推動課程創新與發展。具體而言,幼兒教育階段作為奠定教育基礎的階段,幼兒園應注重足球園本課程的幼小銜接,與小學積極聯系,共建有利于幼兒長遠發展的幼小銜接足球運動課程。家長的積極參與是構建這一多維度課程研究鏈不可或缺的一環。學校可將家長納入幼兒足球園本課程評價的主體,構建家園共同體,與幼兒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持續改進。同時,形成多維度的課程研究鏈還需要健全相關行政管理體制。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充分發揮對幼兒體育發展的促進作用。這包括制訂科學的政策,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加強對幼兒足球教育的監管與評估等。此外,幼兒園應爭取社會對足球教育事業的支持,與社會各界共同營造關注幼兒足球能力發展的良好氛圍。這包括增加幼兒足球運動公共場所和器材,提升幼兒足球教育的普及度和質量等。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實施主體并非單一的,而是包括幼兒園、幼兒家長、教育主管部門以及社會。在打造多維度的課程研究鏈的過程中,自組織理論給幼兒園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實踐路徑,即鼓勵各級主體在尊重兒童自然生長規律的基礎上,支持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實施路徑。通過各主體的參與,幼兒園才能真正打破單一框架,構建起一個多元化、立體化的課程研究體系,實現幼兒足球教育的長遠發展。
(三)營造優質環境,打造活態化的課程生態圈
開發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關鍵在于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和文化環境。在物質環境營造方面,鑒于幼兒體育活動中安全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幼兒園必須強化教師的安全意識,要求教師全面排查硬件設施中的安全隱患。同時,幼兒園應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親身體驗、實際操作、直接感知”[3]的原則,精心建設多樣化的足球場地及購置多種類型的足球器械,以滿足幼兒在不同季節、時段、天氣下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在文化環境營造方面,幼兒園應積極挖掘園長、教師、專家等課程開發主體的足球專業知識資源,并鼓勵他們將其應用到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的實踐中,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此外,結合本園的文化特色,幼兒園還可以通過建設足球主題長廊、舉辦足球嘉年華、開展與足球相關的音樂和美術活動等,將足球內在文化與外顯文化相融合[4],營造出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這些舉措將有助于構建一個生動、鮮活且動態發展的課程研究生態圈,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結語
現階段以自組織視角開展的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研究能夠幫助幼兒園深入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幼兒園要積極分析指向兒童自然生長的幼兒足球園本課程發展的演變特征和自組織特性,探究更加科學的課程建設與發展策略,以適應新時代教育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許兵.自組織理論視域下學校管理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J].江蘇教育研究,2024(12):74-78.
[2]張銘銳,閆志明,趙磊磊.如何支持慕課學習者合作學習?:活動理論和自組織理論的視角[J].數字教育,2024,10(1):10-18.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葉麗宏.有效開展幼兒體育游戲活動的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2(3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