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管理在小學德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不僅能有效地維護教學秩序,還能培養學生的習慣和品德。小學班主任采用做游戲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能將嚴肅的說教變成輕松愉快的活動,營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圍,充分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班級管理;游戲;小學德育
作者簡介:王浠又(1988—),女,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唐閘小學校。
傳統的班級管理依賴于班主任的說教,以獎懲為主要方式,這樣難以讓學生學會自律。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既能讓愛玩游戲的小學生在游戲中得到快樂,也可以讓他們在無形中受到教育。因此,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設計游戲的方式,優化班級管理,達成德育目標。
一、游戲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一)增強班級凝聚力
正所謂“一人拾柴火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在集體生活中,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克服萬難。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班級管理,能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掌握溝通技巧,學會團結協作,相互配合,從而與其他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有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讓學生明白自己是班級的一分子,努力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
(二)培養規則意識
社會秩序的穩定離不開規則的制定。如果缺乏規則的約束,社會秩序就會變得混亂。所以對于規則意識的培養要從小學生抓起。學校在進行學生管理時會制定一些制度。然而部分小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學校制度,只是為了得到班主任的贊揚而去遵守,其實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1]。另外,在游戲前,規則的設定必不可少。學生主動遵守游戲規則,有助于增強規則意識,提升自律能力,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從而懂得遵守班規、校規。
(三)促進師生交流
班主任的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單向輸出,也需要學生的反饋。部分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會對班主任有畏懼的情緒,與班主任之間產生隔閡,這使得班主任難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并進行正確的引導。而在游戲中,班主任與學生能夠進行充分交流,拉近彼此的關系。通過對學生的深入了解,班主任能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
(四)釋放學生壓力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家長和班主任對學生給予的期望常常會讓學生感覺有壓力,甚至產生負面情緒。如果這些負面情緒不能被及時宣泄出來,將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快節奏的學習之余適當地玩游戲,能讓學生緩解自身壓力,調整心態。這樣,學生才能以更好的狀態投入接下來的學習。
二、游戲在班級管理中的設計策略
(一)角色扮演游戲,提升責任意識
班級建設是每一名班級成員的責任。培養責任意識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生主動承擔責任,常常會得到他人的肯定,從而產生自信心和形成自我認同。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重視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
為了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班主任在進行班委任命時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游戲,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通過抽簽或者選舉的方式扮演班委的角色。可供學生扮演的班委角色很多,如小組長、學習委員、班長等。每種角色對應著不同的責任:小組長要收齊本小組的作業,學習委員要協助任課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班長則要處理好班級事務。當學生進行班長這一角色的扮演時,班主任可以每隔一個星期任命一位班長,并把這個星期的班長名字寫在黑板上,以此提醒作為班長的學生承擔好自己的責任,同時提醒班上其他學生聽從班長的指揮。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切身體驗,能深刻感受到管理班級的不易,在他人擔任班委時學會理解他人,避免與他人發生矛盾。在擔任班委的這段時間里,學生能明確學校設立規章制度的意義,從而履行好自己應盡的義務。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嘗試扮演班委,通過處理特定事務來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鍛煉自身的統籌規劃能力。
進行角色扮演游戲,不僅能使班級秩序變得井然,還能打破傳統班級管理的局限,為每一名學生創造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讓每一名學生都認識到,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需要班級成員的共同努力,從而學會承擔責任,在他人遇到困難時主動提供幫助。
(二)木頭人游戲,增強紀律觀念
在班級管理中,對于學生紀律的管理令不少班主任頭疼。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學生如果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對于自身的情緒和行為就難以做到科學管理,甚至會出現不認真聽課、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的情況,這將對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造成不利影響。而班主任通過木頭人游戲,能有效地處理學生排隊、上課、午休時的紀律問題,增強他們的紀律觀念,維護課堂紀律。
木頭人游戲通過“123木頭人……”等口令,來對學生的語言、行為進行約束。如果有的學生聽到口令而沒有執行,班主任就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學生在排隊時應遵守的紀律是“快靜齊”,即“動作迅速,保持安靜,隊伍整齊”,但部分學生常常會出現擁擠、吵鬧等情況。對此,在他們排隊時開展木頭人游戲是很有必要的。在游戲中,位于隊伍第一排的學生負責喊“123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的口令。在第一排的學生喊出口令后,其他學生就要立即站好,停止說話,向前看齊。此時,第一排的學生要向后觀察,尋找沒有聽從口令的同學,讓他們做好在下一次活動中表演的準備。隨著木頭人游戲次數的增多,班主任會發現學生排隊時的秩序得到改善,效率得到提升。另外,班主任在課堂上也可以采用木頭人游戲。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在上課時常常無法集中注意力,或與同桌交頭接耳。對此,采用傳統班級管理模式的班主任一般會責備該學生。然而,這樣很難讓學生學會自覺地遵守紀律,而且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2]。如果班主任在發現學生開小差時說出口令“123木頭人,不許說話”,學生往往會立刻聽從口令安靜下來。久而久之,學生能夠明白遵守紀律的重要性,就算班主任不說口令,也能自覺遵守紀律。
培養學生紀律意識是小學德育的重要目標。木頭人游戲有助于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規范自身行為,樹立紀律觀念。班主任通過木頭人游戲,既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能幫助學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生意識到維護秩序離不開每一個人對于紀律的遵守。
(三)兩人三足游戲,營造良好班風
集體生活離不開團結協作。如果集體中的個體缺少團結協作的意識,那么這個集體就會變成一盤散沙;而如果每個個體都能真正認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凝聚力量,共同努力,就能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注重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致力于營造良好的班風。
為了營造良好班風,班主任可以通過兩人三足游戲來提升學生團隊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在游戲前,班主任可以讓學生每兩人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比一比哪組的用時最短、配合最好。同組的一名成員需要用一根繩子將自己的右腿與另一名成員的左腿綁在一起,在游戲開始后協力從起點出發走向折返點,再走回起點。班主任作為裁判在比賽場地一側進行計時。班主任通過本次游戲可能會發現:有的小組配合默契,團結一心,采用喊口號的方式,很快就能走完一個來回;而有的小組全然沒有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游戲時出現無法前進或摔倒的情況,甚至會推脫責任、埋怨對方。如果大多數學生都覺得兩人三足游戲難度較小,班主任就可以加大游戲難度,讓學生進行多人多足游戲,同時在行進路線上設置障礙物。隨著游戲的參與人數增加,學生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多。如果學生能逐一解決問題、達成目標,那么他們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將得到有效訓練,他們也將深刻認識營造良好班風的意義。在游戲過程中,班主任除了充當裁判,還應充當觀察員的角色,觀察每個學生在團隊合作方面的表現,從中發現他們的優缺點。對于能積極主動地喊口號、進行指揮且具備領導能力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并引導他們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為團隊做出更多的貢獻;對于不配合其他成員或沒有掌握合作技巧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提出建議,幫助他們學會溝通合作[3]。
兩人三足游戲考驗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在游戲時,一個人出現的失誤會影響到整個團隊。團隊的所有成員只有相互配合、相互鼓勵,才能走向勝利。這類游戲也能為良好班風的營造打下堅實基礎。
(四)闖關游戲,培養道德素養
學校是學生形成道德觀念、實現素質發展的重要場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重視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為了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班主任可以借助故事,每周開展兩次闖關游戲,通過講述有關道德的故事、分享關于故事的啟發的方式,向學生滲透正確的道德觀念。闖關游戲的第一關可以是“概括啟示”關。以孔融讓梨的故事為例,班主任可以在學生闖關前給他們講述這則故事,講完后讓學生搶答孔融具備的品格(尊老愛幼)。學生如果回答正確,就可以積一分,并且可以進行第二關“列舉故事”的挑戰。班主任可以說出一種品質,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積累的知識,講述一則與這種品質相關的故事。如班主任提問:“有什么故事體現了對師長的尊重呢?”學生便可以講述曾子避席的故事:“曾子在看到老師準備向他傳授知識時,立刻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以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學生如果能正確地講述故事的主要內容,就可以積兩分;即使只能正確地說出故事的題目,也能積一分。學生借助曾子避席的故事,能夠有意識地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像曾子一樣尊重師長,如見到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時主動問好,進入教職工辦公室前主動喊“報告”等。班主任可以在每個月末統計一次學生得到的積分,為積分最多的學生準備一些小獎品,從而激發學生參加游戲的積極性。
闖關游戲不僅能夠寓教于樂,還能讓學生愉快地學習道德規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遵守。學生在傾聽和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從故事的主人公身上學到謙遜、禮讓、誠信等優秀品質,獲得道德方面的啟示,深刻地理解道德規范的內涵和意義,并且可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在乘坐公交車時給弱勢群體讓座等。
結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該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主題。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應重視小學德育工作,巧妙運用游戲來優化班級管理。這樣不僅可以使班級管理充滿活力,還可以加深學生的道德認知,使學生成為有道德、有素質的人。
【參考文獻】
[1] 胡新建.游戲在班級教育管理中的輔助作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9):81.
[2] 閆冰.我的班級管理創意與策劃[J].快樂閱讀,2013(14):31.
[3] 趙剛軍.班級管理中用游戲塑造學生良好行為[J].山東教育,202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