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思、寫”三部曲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學生能夠積累語言材料,培養語感。通過思考,學生能夠深化理解,發展思維。通過寫作,學生能夠表達思想,提升表達能力。本文以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在牛肚子里旅行》為例,詳細探討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讀、思、寫”。
一、“讀”之探索:解讀與情感共鳴
在開始對《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進行深入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初步感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和結構,并使學生對文章產生興趣。
師:同學們,聽過牛肚子里的旅行嗎?你們想不想知道這是怎樣的旅行?
生:沒聽過,聽起來好神奇!我想知道。
生:是啊,老師,牛肚子里怎么旅行?
師:好,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主要角色和情節。
生:老師,我找到了!有紅頭和青頭兩只小蟋蟀。紅頭被牛吃了。
生:對。情節就是紅頭在牛肚子里的經歷。
師:非常好!通過快速瀏覽,你們已經找出了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節線索,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整體把握。接下來,我們一起深入閱讀,詳細了解這場牛肚子里的特別旅行吧。
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解讀課文的細節,理解故事中的關鍵信息和情節發展。可以分段閱讀,每讀完一段就停下來,讓學生思考并回答相關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逐步理解故事的全貌,把握主要角色的性格和情節發展。
師:好,現在我們先讀第一部分。讀完之后,大家總結一下這部分的內容。
生:這一部分主要講了紅頭和青頭這兩只小蟋蟀在玩耍時,紅頭不小心被大黃牛吃進了嘴里。
師:不錯,那大家覺得紅頭和青頭性格如何?
生:紅頭看起來有些膽小,因為它被牛吃進嘴里時很害怕。青頭則很勇敢,也很聰明,它立刻想到了辦法救紅頭。
師:分析得很到位。我們繼續讀第二部分,看看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生:它們遇到的困難是紅頭被牛吞進了肚子里,青頭在外面無法直接救它。
生:青頭很聰明,它讓紅頭別動,說牛有四個胃,等會兒會再回到嘴里,到時候再想辦法出來。
師:非常棒!你們已經能夠很好地理解故事中的關鍵信息和情節發展了。我們繼續這樣分段閱讀,深入理解,直到完全把握整個故事的全貌。
除了理解故事的內容,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角色的情感變化,與角色產生情感共鳴。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等形式,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喜怒哀樂。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學生分別扮演蟋蟀紅頭和牛,引導學生通過對話和表演深入理解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恐懼和絕望,以及最終獲救的喜悅和感激。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向學生傳授一些閱讀技巧和策略,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效率。例如,可以教學生如何快速找到文章的主旨句和關鍵詞,如何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意思等。這些技巧和策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的閱讀學習打下基礎。
二、“寫”之實踐:模仿與創新并重
在“寫”的實踐中,仿寫訓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通過仿寫,學生可以模仿課文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和寫作風格,提升寫作技巧。
師:同學們,我們在《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里看到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描述,如“紅頭在牛肚子里隨著草一起移動,從第一個胃到了第二個胃,又從第二個胃回到了牛嘴里……”這樣的句子不僅描繪了場景,還讓我們感受到了紅頭的驚險經歷。現在,我想請大家也來嘗試一下仿寫,講述一下自己或他人的一次難忘經歷。
生:我記得那次我和家人去海邊玩,海浪一次次地拍打著我。我隨著海浪的節奏,一會兒被推向岸邊,一會兒又被帶回海中。
師:很好,你用“隨著……的節奏,一會兒……一會兒又……”這樣的句式形象地描繪了你和海浪的互動,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還有其他人試試嗎?
生:那次我參加學校的運動會,隨著發令槍的響聲,我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從起點一直跑到終點。那種拼搏和堅持,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師:太棒了!你也成功地模仿了課文中的修辭手法,用生動的動詞和準確的描述展現了你在運動會上的努力和堅持。這樣的仿寫訓練,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還能提升我們的寫作技巧。大家都要加油哦!
除了仿寫句子,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仿寫段落或篇章。例如,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敘述方式,寫一篇關于自己或他人冒險經歷的小故事。在仿寫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不要拘泥于原文,要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創意寫作也是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意寫作,如續寫故事、改寫結局等。這樣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個性表達能力。例如,可以讓學生續寫紅頭獲救后的故事,想象紅頭回到地面后與朋友們分享這段經歷的情景。這樣的創意寫作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寫作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寫作指導,如如何構思文章結構,如何運用修辭手法,如何表達思想情感等。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反饋,指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在反饋評價時,教師要注重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和鼓勵。例如,可以表揚學生運用了生動的動詞和形容詞,或者寫出了富有想象力的情節等。同時,教師要指出學生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如語言表達不夠準確、情節發展不合理等,并給出具體的改進建議。通過這樣的反饋評價,學生可以明確習作方向和目標,不斷提升習作能力。
三、“思”之啟迪:批判與創造并進
在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在《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對故事中的情節、人物和主題進行批判性思考。例如,“紅頭為什么會被牛吞進肚子里?”“紅頭在牛肚子里遇到了哪些困難?它是如何克服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通過這樣的問題,學生可以深入思考故事的細節和內涵,形成自己的判斷和見解。
師:同學們,我們讀了《在牛肚子里旅行》,現在來深入思考幾個問題。紅頭為什么會被牛吃掉?
生:可能是因為它太好奇,沒注意到牛。
師:好奇有時會帶來危險。紅頭在牛肚子里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是怎么克服的?
生:它很害怕,但青頭告訴它別動,等牛反芻。紅頭靠勇氣和堅持得救了。
師:很好。那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
生:遇到困難要冷靜,找解決辦法,朋友間要互相幫助。
師:非常棒!希望大家都能學會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
除了對故事內容的批判性思考,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故事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和寫作風格進行批判性評價。例如,可以讓學生分析課文中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并思考它們對表達主題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修辭手法在文學創作中的運用,提升自己的文學鑒賞能力。
除了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針對《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和想象,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可以讓學生想象紅頭在牛肚子里遇到了哪些奇特的生物或景象,或者想象紅頭在獲救后如何向朋友們講述自己的這段經歷。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出富有創意的作品。在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聯想力和發散思維等能力。如可以通過組織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相互交流、啟發和借鑒彼此的想法和創意。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新的想法和創意,不要害怕失敗和挫折。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逐漸培養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和品質。
師:同學們,在《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中,紅頭的冒險經歷讓我們感到驚心動魄。那么,現在我想請大家發揮一下你們的創造性思維,想象一下,如果紅頭在牛肚子里真的遇到了奇特的生物或景象,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生:老師,我想象紅頭在牛肚子里遇到了一個會說話的蘑菇,那個蘑菇告訴紅頭怎么躲避牛的消化液,還給它指了條逃生的路呢!
師:哇,想象力真可以!那大家覺得紅頭在獲救后,會怎么向朋友們講述它的這段經歷呢?
生:老師,我覺得紅頭可能會說:“你們知道嗎?我差點就被牛吃掉了!但是我在牛肚子里遇到了一個神奇的蘑菇,它幫我找到了逃生的路。我還看到了牛肚子里的各種奇怪的東西,有像山一樣的食物堆,還有像河一樣的消化液呢!”
師:哈哈,你的描述真是太有趣了!看來大家都很有想象力嘛。通過這樣的想象活動,我們不僅鍛煉了想象力、聯想力和發散思維,還學會了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和創意表達出來。大家要記住,創造性思維是我們學習語文的重要能力之一,以后我們要多進行這樣的活動,讓自己的思維更加靈活和開闊。
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時,教師還需要向學生傳授一些思維方法和策略。例如,可以教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等工具進行思維整理和表達,運用類比、歸納等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和問題解決,運用批判性思維對信息進行篩選、分析和評價等。這些思維方法和策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見圖1)。
同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將所學的思維方法和策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可以讓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對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可以讓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進行發明創造或藝術創作等。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思維方法和策略,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四、“讀·寫·思”深度融合:綜合應用與提升
在閱讀、寫作和思考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綜合應用。如可以通過組織讀寫活動、開展讀寫比賽等方式,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例如,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編寫劇本并進行表演,或者根據課文內容創作一幅畫或一首詩等。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
師:同學們,我們學了這么多課文,今天想讓大家試著把讀和寫結合起來。有沒有興趣根據課文內容編個劇本演一演?
生:老師,這主意不錯!寫劇本和表演都很有趣,還能讓我們更懂課文。
師:嗯。除了演劇本,大家還有什么好主意嗎?
生:老師,我們可以畫畫或者寫詩啊,這樣也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師:好主意!那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活動。分組討論一下,然后告訴我你們的計劃。
(學生討論后匯報計劃。)
師:很好,期待你們的精彩表現!
在讀寫結合的綜合應用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如可以讓學生將課文內容與科學知識相結合,創作一篇科普文章;也可以讓學生將課文內容與藝術創作相結合,創作一幅富有創意的繪畫作品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升綜合能力。
在實施“讀、思、寫”三部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也可以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積極性,甚至可以運用項目式學習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即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和指導。例如,可以為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材料和指導,為習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機會和挑戰等。這樣的個性化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
在實施“讀、思、寫”三部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加強家校合作和社區參與。如可以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共同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問題;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讀寫活動或比賽等;可以與社區合作開展相關的讀寫活動或志愿服務。這樣的家校合作和社區參與,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更多的機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五、總結
通過實施“讀、思、寫”三部曲,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取得顯著的效果和成果。在閱讀方面,學生可以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感;在寫作方面,學生可以提升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在思考方面,學生可以深化理解和發展思維。同時,“讀、思、寫”三部曲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實施“讀、思、寫”三部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和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需要加強家校合作和社區參與,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和機會。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讓他們在閱讀、寫作和思考的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總而言之,“讀、思、寫”三部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這一教學模式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希望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能夠積極嘗試這一教學模式,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新寧鎮高山堡小學)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