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從教學現狀、問題提出、策略研究、研究成效四個方面分析分層教學,發現立足課堂,育先機,抓時機,創新機,提高課堂教學中各層次學生有效學習時間是關鍵。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學生差異;解決問題;有效時間
一、現狀分析
(一)學生能力的差異,積少成多
隨著年級的提高,會疊加學習內容,學生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涵蓋學習成績、學習效率、學習態度等。
1.學習成績差距
筆者統計了班內后12名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的期末學力調研情況(見表1)。
橫看,學生的成績基本在下降;豎看,學生的歷年成績下降較大;總體看,差距拉大,如果與中上學生的成績比較,差距更大。
2.家庭作業差異
筆者統計了家庭作業情況,等級制打分,作業評價等級分7級:A、A-、B+、B、B-、C、D(見表2)。
第5、6、7級評價的作業竟有50次,占總次數的45.5%。可以肯定這些學生在課堂學習上未達成學習目標,未完全理解知識。所以,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縮小學生差異,已刻不容緩。
(二)受授課的約束,難顧優生差生
為了讓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大多數教學設計是圍繞中等生設計的。可是筆者發現,有些學生在自主探究閱讀理解時無從入手;反饋交流時無從說起;課堂作業時基礎練習、模仿練習都不會,拓展練習、提高練習更是錯誤頻發;家庭作業不會做就敷衍,久而久之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習態度也發生變化。反觀優等生經常處于等待狀態,浪費時間比較多。筆者統計發現,優生和差生有效學習時間甚至低于15分鐘。
(三)分層教學的缺點
分層教學就是將學生分成水平相近的群體進行區別教學。可是分層教學造成了對差生的歧視,使他們的身心受到傷害。
在義務教育階段,更應拒絕分層走班上課,也不要給學生分層次,避免給學生貼上不同的標簽,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
二、問題提出
學生差異日益擴大,跟新課教學的效率低下有關。提高課堂教學中各層次學生有效學習時間,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三、策略研究
(一)育先機:正視差異,制訂分層目標,孕育時機,保障不同層次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
學生學習水平有差異,教師要有足夠清晰的認識,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增加可操作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正視差異,厘清學情
學生是有差異的,要厘清學生的學習情況,為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組。
2.應對差異,目標分層
為應對學生差異,要科學合理地設置與之符合的教學目標,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分別設置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保障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目標導向,孕育時機
為了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不公布學生層次,而是根據學生層次,以分層目標為導向,巧妙組織引導課堂教學。
分段計費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一是經歷分段計費問題的解決過程,自主探究分段計費問題的數量關系,能運用分段計算的方法正確解答這類實際問題,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摘錄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三是積累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體會函數思想。
以上可看作中等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為后進生和優等生設定更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
后進生可以降低要求:經歷分段計費問題的解決過程,能讀通題目,能讀懂題意;會一段費用加另一段費用的計算方法,理解方法;嘗試用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
優等生要適當提高要求:能運用分段計算的方法正確解答問題,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能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能用線段圖清晰描述出數量關系;能獨立解決分段計費的變式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函數思想。
(二)抓時機:心系差異,設置固定環節,抓住時機,保證不同層次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
在日常教學中,往往按照中等學生來實施教學活動,很難兼顧優等生和差等生,造成后進生差距越來越大,優生拔尖也不甚理想。教師要抓住時機,在課堂教學保障不同層次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
1.創設探究學習,各有發展
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時,要關注優等生和后進生。教學中盡量組織學生探究式學習,使學生在足夠的時間、空間下,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
2.珍惜課堂巡視,及時輔導
課堂巡視時也要關注優等生和后進生,是了解、輔導不同層次學生的最佳時機。學生在自主探究、獨立作業時,教師可以及時了解情況,并及時給后進生指導、給中等生點撥、給優等生啟發,各有所得。教師要抓住巡視機會,了解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及時給予必要的幫助,使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學習。
比如,巡視發現學生不理解題意,教師可以提示每千米路程要付的錢的單價一樣嗎,讓這些學生至少能讀懂題意,理解第一種方法,達到保底目標;如果發現,有的學生使用第一種方法停滯不前,及時引導,告訴他能不能先全部按照每千米1.5元來計算,再來調整;發現學生兩種方法都完成時,可以要求學生嘗試用線段圖清晰地表征題意。
3.加強課堂歸納,提升素養
課堂歸納時也要關注優等生和后進生,重視數學素養的提升。中上學生通過歸納提煉,提升思維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而中下學生可以根據提煉的數學語言,掌握新知,鞏固學習成果。
片段1:
師:誰來歸納分段計費的解決方法?
生:第一種方法可以說“一段+一段”;
生:第二種方法可以說“一起算-多算”;
生: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從畫線段圖看出來。
課堂歸納,對于中上層次學生可以培養抽象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于中下層次學生來說是鞏固知識、深化理解的好機會。
4.重視課堂總結,鞏固提升
課堂總結應特別關注優等生和后進生。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個整理復習的過程;對于中下層次學生來說,可能是整節課唯一能記住所學知識的機會;對于優等生來說,是一個溫故知新或啟發思考,甚至引導學生課后繼續學習的機會。
(三)創新機:協調差異,組織錯時教學,創造時機,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閱讀理解、自主探究、討論交流、鞏固拓展的教學方式。但筆者發現:閱讀環節學生速度不一,探究環節學生流于形式;課堂討論交流階段、學生獨立作業階段,學生因為跟不上、不理解,只能是走過場;鞏固階段后進生根本未能掌握知識。為此,教師應協調學習差異,組織開展錯時教學,充分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
1.閱讀理解階段,錯時閱讀
在閱讀理解階段,可以根據學生層次錯時閱讀。全體學生獨立閱讀理解,中上層次學生可以迅速進入自主探究環節。中下層次學生可以繼續在教師的引導下,重點理解字、詞,以及進行集體朗讀和默讀,逐步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這樣既為中下層次學生留足閱讀時間,也不會浪費中上層次學生的學習時間。
2.自主探究階段,錯時探究
自主探究階段,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錯時探究。教師要布置開放性或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優等生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給中下層次學生錯時閱讀后贏得了探究的時間。探究活動結束時間參照優生,中下層次學生由于時間上的錯位,探究時間縮短了,但是中下層次學生則可以在充分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參與探究,完成基礎目標。
這樣,中上層次學生得到了更多創新發現的時間,中下層次學生得到了更多閱讀理解的時間,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有效時間。因此,為協調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差異和矛盾,錯時組織閱讀和探究兩個環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取所需,挖掘更多的有效學習時間。
3.反饋交流階段,錯時內化
在反饋交流階段,教師有意識讓學生錯時內化理解。首先讓全體學生參與討論交流,后進生只需掌握基礎結論,便可以進入內化階段,得到的結論再畫一畫、算一算、想一想、背一背,留足內化時間;中等生可以繼續參與交流,學習更深層次的內容知識;如果教學需要,甚至可以讓優等生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4.鞏固拓展階段,錯時提升
鞏固拓展階段,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錯時提升。首先布置難、中、易三個層次的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水平進行選擇。作業講評時,按低、中、高的順序進行講解,確保后進生有足夠的時間訂正,中上層次學生則有拓展提升的機會。
四、結束語
此項教學研究,充分挖掘了各層次學生有效學習時間,特別是優等生和后進生的有效學習時間,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避免了優等生和后進生在課堂上無所事事的現象,讓后進生每節課有收獲、有信心,也讓優等生有拓展、有樂趣。最后,避免了在教學中出現將學生進行分組分類的現象,保護了學生的自尊。
【參考文獻】
[1]范軍.核心素養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研究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4):88-89.
[2]蘇敏.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