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工作作為優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以及運營管理效果的有力手段,順利開展和規范落實應該引起高度關注。為了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審計效果,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極為必要,力求由此解決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促使審計工作的重要價值充分發揮出來。行政事業單位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難度較大,要求全面系統,同時考慮單位自身實際狀況,避免出現不可行或者應用價值較低的問題。
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在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中的重要性
有效規范審計行為 行政事業單位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對于審計工作本身的重要性,直接表現在對于審計行為的有效規范成為發揮審計作用價值的必要前提條件。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后,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開展可以得到全面把控,對于以往容易出現審計質量問題的內容,可以形成較為理想的規避效果。例如審計規范作為直接和審計質量掛鉤的依據,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中同樣也是重中之重,可以較好實現對于審計人員的培訓,及時組織審計人員學習最新審計規范,避免出現審計規范方面的嚴重滯后性或者是應用錯誤,有效規范審計行為。當然,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后,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人員在思想層面以及行為層面,均可以得到有效規范,尤其是對于以往因為僥幸心理或者是依據不完善帶來的審計錯漏問題,能夠形成較強規避作用,明顯提高了審計質量。例如審計質量控制體系中明確了對于審計人員的獎懲方案,由此形成了較為理想的審計人員激勵以及威懾作用,促使其審計行為更為規范標準。
有助于優化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作為行政事業單位中比較關鍵的工作,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可持續運營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規避各類損失。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難度較大,尤其是對于一些業務相對復雜的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以及運行面臨較高要求,也容易出現偏差和疏漏問題。行政事業單位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則可以在內部控制優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為解決內部控制常見問題的有力舉措。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存在密切關聯,兩者可以相互參考借鑒,同樣也存在著積極促進作用,如果能夠在有效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背景下,實現對于內部控制機制的積極改善,必然也就可以較好優化內部控制效果。例如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能夠明確審計目標,進而對于內部控制體系構建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內部控制工作優化開展,最終更好地服務行政事業單位。
有助于審計成果應用 行政事業單位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還有助于審計成果的充分應用,由此發揮出審計工作的最大價值,避免出現審計工作的形式化問題。在以往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工作開展中,雖然每年也都會呈現出審計結果,但是后續應用狀況并不是特別理想,很多都是為了應付檢查才會規范審計成果的編制,嚴重限制著審計效果。但是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背景下,不僅僅各項審計行為可以得到規范,有效保障審計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同時還明確了審計成果的應用,不再將審計成果局限在審計部門內,由此促使其更好地服務整個行政事業單位。例如在行政事業單位未來決策時,審計成果的參考價值較為突出,其中很多關鍵數據資料都可以作為依據,有效提升了決策準確度,為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保駕護航。當然,行政事業單位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還有助于在單位內部形成高效部門間協同工作機制,既能夠促使其他部門配合審計工作開展,同樣也便于審計成果被其他相關部門應用,避免審計成果形成后直接束之高閣。
行政事業單位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措施
增強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難度較大,從意識層面入手是關鍵前提,只有促使單位所有相關人員具備較高質量意識,同時提升審計工作的受重視程度,才能夠為審計工作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基于整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內部宣傳,引導所有領導層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充分認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明確審計對于維系行政事業單位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進而愿意在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為審計工作落實提供必要支持。在此基礎上,具體到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中,所有審計相關人員還應該具備較高的質量意識,在清晰認識審計工作重要性的基礎上,樹立使命感和責任感,全方位分析明確審計工作中存在的所有質量影響因素,進而提高對于這些影響因素的警惕性,在工作中予以積極應對和全面防控。
當然,在增強審計人員質量意識的過程中,還應該重點打擊原有審計人員可能存在的消極懈怠以及僥幸心理,確保各項審計工作規范落實到位,推廣標準化工作模式。
完善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時,制度的完善同樣至關重要,有助于指導審計工作,約束和激勵審計人員,降低審計工作出現混亂的概率。為了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工作規范有序落實,制度完善應該考慮審計責任,力求逐步構建完善可行的審計責任制度,將所有審計工作合理分配到審計人員身上,營造出理想的審計工作落實條件,避免出現審計人員之間的責任重復問題,杜絕審計任務空缺。
在此基礎上,審計制度的完善還應該關注考核機制以及獎懲機制,促使其成為優化構建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重要輔助手段。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機制,落腳到審計部門上,針對所有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定期考核評價,既要指出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后續改進,也要將考核結果和薪酬以及晉升掛鉤,由此構建合理可行的獎懲機制,對于審計人員形成有效激勵,確保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落實得到有力支持。
培養人才 行政事業單位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中,人的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專業的審計人才,更是成為決定因素,應該注重加大培養力度,解決人才方面存在的欠缺問題。因為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工作的專業性較強,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較高,不僅僅需要掌握財會知識和技能,還需要重點兼顧審計工作獨有的要求,促使審計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能力,可以在工作中體現較高勝任力。行政事業單位在把好源頭關的基礎上,還應該重點針對自身現有的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圍繞著新的審計規范和方法,定期組織學習活動,推動審計工作人員與時俱進成長,降低人員原因帶來的審計問題,由此不斷提高審計質量。例如,伴隨著審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審計人員也需要同步成長,熟練掌握信息化工具,避免因為新方法的應用不當,影響到最終審計效果。
行政事業單位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至關重要,直接優化審計效果的同時,還可以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構建中,應樹立科學理念,改變傳統錯誤觀念,逐步完善制度體系,進而依托專業人才以及先進技術,解決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