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寫作目標:把一件事的重點部分寫具體。
單元統整教學規劃:(見下頁表1)
單元統整教學框架:
單元統整教學設計:
第1~2課時
一、創設任務情境,引入單元學習
學生活動:自讀單元導語,看清目標。
教師提出核心問題:如何記錄童年記憶深刻的事,把經典時刻寫具體,展現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初步了解內容,初步感受情感
1.教師出示學習要求:閱讀課文《祖父的園子》《月是故鄉明》《梅花魂》,借助學習任務單1梳理每篇課文講了哪些主要的事情,初步體會思想感情。
2.學生活動:完成學習任務單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習任務單1
三、借助思維導圖,體會事例情感
1.教師組織梳理與統整:出示學習要求及學習任務單2(見下頁)。
(1)課文選取了哪些事例,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填寫思維導圖。
(2)借助思維導圖,思考:選擇的事例和思想感情之間有什么關系?
2. 學生活動:填寫學習任務單2,合作交流典型事例與表達情感之間的關系。
3.小結:表達思想感情應選擇典型的事例,典型事例和表達的情感之間相輔相成。
四、遷移識字方法,自主獨立識字
學生活動1:默讀《祖父的園子》《月是故鄉明》《梅花魂》,自主識記生字。利用“以意定聲”的方法識記多音字:燕(yàn)子、燕(yān)園。
學生活動2:借助字帖,練寫生字。
學生活動3:同桌互考,檢測掌握情況。
教師巡視并提示:“拔”“承”等易錯字的書寫。
五、發布交際任務,擬訂問題清單
1.發布任務:共建“童年往事" " 經典時刻”故事館。
2.學生活動:組建小組,組織分工,分配任務。
3.教師預先提出建設“昔日重來——長輩的童年精彩瞬間”故事館采訪要求。(出示單元口語交際內容)
4.學生活動。
(1)確定采訪對象。
(2)確定采訪話題。
(3)擬訂采訪問題清單。
(4)梳理出最感興趣的話題,設想追問話題。
5.作業:回家采訪,并整理記錄。
第3~4課時
一、閱讀課文,發現重點,梳理確定重點的方法
1.教師出示學習要求:閱讀《祖父的園子》第4~14自然段,借助學習任務單3展開小組學習。
2.學生活動:自主閱讀,結合學習任務單3,小組交流。
3.教師借助學習任務單3組織梳理小結:
寫作時,應圍繞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選擇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的事例。因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例能讓你鮮活地回憶起細節,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關系最為密切,是最能表現思想情感的內容,應該作為重點展開寫。
二、品讀重點,鑒賞評價,體會把重點寫具體的方法
1.教師出示學習要求。
(1)閱讀《祖父的園子》《梅花魂》重點事例“鏟地辨谷子”“弄臟梅花發脾氣”。
(2)圈點、勾畫、批注課文中“祖父”“外祖父”的細節描寫。
(3)完成學習任務單4 ——“童年經典時刻”鑒賞卡。
2.學生活動:自主閱讀、勾畫、批注,完成學習任務單4。
3.教師借助學習任務單4組織比對與梳理學習、交流。(以《祖父的園子》鑒賞卡為例進行指導)
學生活動:借助鑒賞卡,交流“經典時刻”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把它寫具體的。
4.教師組織學生梳理:通過重點部分的具體描寫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
(1)找到主要事件。
(2)抓住事件中的細節描寫。
(3)將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設身處地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梳理探究,總結方法,確定重點及寫具體的方法
1.教師借助學習任務單5組織梳理如何確定重點,如何把重點部分寫具體的方法。
學習任務單5
2.小組交流,整合成果。
第5~6課時
一、復習引入,在敘述描寫中抒情
1.教師組織回顧已學內容:出示《祖父的園子》《梅花魂》 “鏟地辨谷子”“弄臟梅花發脾氣” 相關段落。
2.學生活動:討論,作者沒有直接說出情感,我們是如何感受到的?
3.教師小結:通過典型的事例和細致具體的描寫體會情感。
二、學習新知,梳理體會思想情感的方法
1.學習《祖父的園子》,從具體事物中體會思想感情。
(1)學生活動:自由朗讀第1~3、第15~19自然段,說說園子里有什么,完成課后第一題。
(2)教師組織集中學習:完成課后第二題。
①學生朗讀句子,思考作者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②圈畫“仿佛”“好像”“愿意……就……”等關鍵詞,思考:“大樹”“土墻”會回應“我”嗎?黃瓜愿意怎樣就能怎樣嗎?作者為什么這么說?
預設:因為“我”在園子里十分自由快樂,所以覺得“大樹”“土墻”是自己的好朋友,“黃瓜”也如同“我”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③梳理小結:作者將情感寄托在具體事物的描寫中,這叫“寓情于物”。
④學生活動。
自由欣賞交流“寓情于物”相關語句。
2.學習《月是故鄉明》,從對比的語句中體會思想感情。
(1)教師組織集中學習“成年經歷”部分(第5、6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情感。
①圈畫表示轉折的詞語“但是”“然而”,比較轉折詞前后的內容有什么不同。
②分組朗讀對比部分,思考:作者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為什么這樣對比?從中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③梳理小結:通過對比襯托出作者對故鄉的思念,表達了對故鄉與童年的眷戀與熱愛。對比襯托是表達情感的好方法。
(2)教師組織學生遷移運用:完成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第二題。
①朗讀語句。
②勾畫表示對比的詞語:交流從“對比之下”“也比不上”“遠比不上”中體會到的情感,梳理表達的特點。
③學生仿照練習,交流反饋。
3.學習《梅花魂》,從直抒胸臆的語句體會思想感情。
(1)教師引導:朗讀 “贈送墨梅圖”段落(第12~13自然段),體會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2)學生朗讀、勾畫關鍵詞句,交流:從“最有品格”“最有骨氣”“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體會出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以及外祖父對祖國的無比眷念。
(3)組織學生拓展、交流:你知道哪些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人物。
(4)梳理總結:像文中外祖父那樣直接表白、傾吐自己思想感情的方法叫“直抒胸臆”。
三、梳理探究,總結抒發情感的方法
1.教師借助學習任務單6,組織梳理表現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學生活動:小組交流通過《祖父的園子》《月是故鄉明》《梅花魂》的學習,結合學習任務單6思考表達情感的方法有哪些。
第7~8課時
一、復習回顧
教師組織回顧梳理:通過典型事例,描寫刻畫經典時刻,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學習古詩
1.誦讀古詩,了解大意,初識童趣。
(1)教師集中組織學生分組初步學習《古詩三首》,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①借助注釋,誦讀《古詩三首》,用一兩個詞分別說說每首詩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②為了表現這樣的童年感受,詩人選擇了哪些事例。把古詩變成故事講給伙伴聽。
③挑選最喜歡的一首古詩,有滋有味地讀一讀。
(2)學生活動:合作學習交流,初知詩意,誦讀詩句。
2.遷移運用,擴寫經典時刻,體會童趣。
(1)教師組織學生聚焦“經典時刻”,融入想象,體會童真童趣。出示課后第二題及選做題。
預設:三首詩分別選取了最能表現童真童趣的經典時刻加以描寫。詩人正是抓取了這些生活中普通平凡卻又鮮活有趣的經典時刻,用詩句將那一刻定格,使之成為“永恒的童年”被傳唱千百年。
①尋找經典時刻:請用“" " " "”勾畫出詩中的“經典時刻”,并配上名稱。
②描繪經典時刻:融入想象,運用前面學到的“如何將重點部分寫具體的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方法描繪經典時刻,表現其中的童趣。
③手繪經典時刻: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首詩,展開想象,詩配畫,并改寫成短文。
(2)學生活動。
①分組欣賞課后第二題的語句。
②運用將重點部分寫具體的方法擴寫“經典時刻”。
③完成詩配畫,手繪“古詩里的經典時刻”。(掃下列二維碼查看示例)
3.根據評價單評選最佳作品。(評價單見右側)
三、學習《游子吟》
1.誦讀理解,說說本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捕捉經典時刻,融入想象,遷移運用將“重點寫具體”的方法,說一說慈母縫制衣物的經典畫面。
第9~10課時
一、組織梳理探究,總結提煉方法
1.教師組織學生:梳理總結圍繞“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2.學生活動:分小組合作梳理總結。
借助 “交流平臺”,用思維導圖或表格梳理總結方法。示例:
小結:梳理“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圍繞要表達的思想感情1.選擇典型事例;2.確定經典時刻作為重點;3.運用多種描寫方法把重點寫具體;4.多種方法表達情感。
二、選擇典型事例" 明確思想感情
1.教師組織學生審題選材。出示課本第14頁及學習任務單7。
2.學生活動:填寫學習任務單7,選擇寫作內容,明確表達的思想感情。
3.合作評價所選事例是否能表現“我長大了”。
三、聚焦重點部分,多方法寫具體
1.教師引導學生聚焦經典時刻 ,確定重點部分。
(1)教師出示學習任務單8,提出學習要求。
(2)學生活動:借助學習任務單8理清順序,確定重點。
2.繪制“定格童年”配圖,聚焦重點部分 ,運用多種方式寫具體。
(1)教師布置活動任務。
故事中的經典時刻讓你有所觸動,記憶猶新。
①聚焦這個重點時刻,為“它”畫像,完成“定格童年經典時刻”繪制。
②展開描寫,為“它”配置文字,將經典時刻珍藏。
(2)學生活動:借助學習任務單9,再現“經典時刻”細節,將重點部分片段寫具體。
3.展示成果、使用評價單(見右側),評價出優秀作品,集結成冊,作為“成長蛻變館”的素材,用于場館建設。
四、記錄真實感受,表達思想情感
1.回顧本單元所學表達情感的方法。
2.學生活動:選用以上方法,記錄自己的真實感受。
五、綜合運用方法,完成整篇習作
1.自由寫完全篇。
2.寫完后個別展示,朗讀。
3.教師組織學生隨文評點。
學生活動:寫完后同桌交換,使用下列評價單進行互評。
(作者單位:四川成都市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
責任編輯 吳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