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好多地方通了自來水,方便快捷,已經少見壓水井了。以前,農村用水常使用壓水井,庭院里、菜園地打上一兩口,一直打到地下十多米深,利用壓力原理將清潔的地下水抽上來。
壓水井用起來也很方便,抓起壓手柄上下按壓幾下,就把水嘩嘩嘩壓出來了,水質也好,清涼甘甜,冬暖夏涼,既可以直接喝,也用以澆菜園、田地。
使用壓水井要注意一個問題:水位高的地方,很容易將水抽上來;而在水位較低之處,需要引水,舀上一兩瓢水,將活塞上面的管子灌滿,提高密封效果,這樣才能把水壓出來。所以,在壓水井旁,老鄉都要放置一桶水作為引水,用引水壓出了水之后,離開的時候也要記得留下一部分水,做下一次的引水備用。如果不這么做,下回再用時,井旁沒有充足的引水就沒有那么方便了。這成了使用壓水井不成文的規矩,哪怕過路人經過時使用,也懂得這條規矩。
聯想到人生,也要給自己留足“引水”。于身體而言,要勞逸結合,作息規律,才能源源不斷引出身體里的“活水”,激發干事創業的能量。有些年輕人不注重留足“引水”,常常加班、熬夜,超負荷運轉,搞得身心俱疲,不僅學習、工作效率不高,也造成身體透支,長此以往會出大問題。
對我們的頭腦來說,也要留足“精神引水”。保持開放心態,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在實踐中汲取智慧,這樣才能拓寬視野,儲存能量,使頭腦不至于僵化、封閉,不斷引出思想的活水、靈水。這一點,對老年人來說更為重要。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