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小愛迪生放學回家,將一張折疊紙條交給母親南希:“媽媽,老師要我將這張紙條給你,并且說只有你能看。”南希邊看邊流淚,愛迪生問:“老師說什么呢?”南希大聲讀給他聽:“你的孩子是個天才,這個學校對他來說太小了,沒有好老師可以訓練他。請你自己教吧。”
南希過世之后,有一天,愛迪生偶然在衣柜里看到了當年的那張紙條,這是一封退學信,信上寫著:“你的孩子有智力上的缺陷,我們不能讓他繼續留在學校就讀。他被退學了。”愛迪生淚流滿面,他在日記中寫道:“愛迪生是個有智力缺陷的小孩,但他的母親讓他成為世紀的天才。”
愛迪生是偉大的發明家。他去世時,全世界的電燈用戶在自愿的情況下關閉一分鐘,以紀念這個給夜晚帶來光明的科學家。但鮮為人知的是,愛迪生小時候曾是個令人頭疼的小孩。他出生于1847 年2 月11日,從小就是問題簍子,瘦弱的身體上頂著個大腦袋,安靜而古怪。有一次,為了觀察大火燃燒的狀況,他竟點燃了父親的木材倉庫。
父親對這個兒子非常擔憂,但在母親南希眼里,愛迪生是一個熱愛科學的孩子。愛迪生8 歲時得了猩紅熱在家休養期間,南希指導他讀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小愛迪生對上學充滿了向往。但僅上學三個月,他就被老師罵“糊涂蟲”,被認定是其教過的學生中糟糕透頂的學生,還被退學了。
于是,南希把愛迪生領回家,自己輔導他。愛迪生12 歲時,執意要到列車上當報童。憑著超過同齡人的精明頭腦,他辦起了專給火車乘客看的《先驅報》周報,這份報紙后來被稱為“第一份在列車上出版的報紙”。
后來,他改行當電報員。為了便利,他開啟了人生中第一項重要發明——二重電報接收器。此后,他繼續把科學研究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又發明了電話、留聲機、電燈等等。他說:“需要是發明的母親。”發明與生活息息相關。
(摘自《江蘇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