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天天以車代步,飲食精細,飲酒過多,嗜好辛辣,如廁時手機、iPad不離手,濫用瀉藥,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痔瘡的發病率非常高。痔瘡在我國人群中的發病率為51.56%~87.25%,也就是說都市人群中平均2個人里面就有1個人患痔瘡。另外,數據顯示職業女性的痔瘡發病率高于男性,這可能與久坐辦公、作息不規律和飲食不合理等因素有關。痔瘡患者特別關心的問題是痔瘡到底能治好嗎?如何預防?這里可以明確地回答大家,痔瘡是可防可治的。今天我們將從“治未病”的角度出發,科普如何有效預防痔瘡的發生。
痔瘡是人體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根據發病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主要癥狀有便血、脫出、肛門墜脹、疼痛、肛門潮濕或瘙癢等。長時間便血易使患者貧血,久之影響精神、免疫力等;脫出的痣核使患者坐立不安,不及時處理容易導致感染;時不時地疼痛使患者煩躁無比,敏感部位讓人如坐針氈;隨著病情的加重,甚則發生痣核嵌頓。
自古以來中醫一直有“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治未病”的理念對許多疾病的預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痔瘡也不例外。痔瘡是人類特有的疾病,它的發生、發展有其規律性,只要預防得當,可以減少痔瘡的發生或減輕其癥狀。
飲食調理,防患于未然“民以食為天”。合理的膳食結構是預防痔瘡的第一道防線。長期便秘和痔瘡的形成有一定關系。因此,通過飲食調節來防治便秘,是預防痔瘡最簡單易行的方法。首先注意飲食的量,足夠的飲食量才能刺激腸蠕動,使糞便正常排出體外;其次是注意飲食的質,主食不宜過于精細,經常吃些粗糧雜糧,因為粗糧雜糧消化后殘渣較多,可增加對腸道的刺激,利于排便。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因為纖維素不易消化吸收,可增加糞便的體積,提高腸道內壓力,促進腸蠕動,有利于排便。日常飲食中可以多選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食物中辣椒等攝入過多,會刺激肛門直腸部,致使肛門直腸部血管充血擴張,誘發痔瘡。同時要注意多飲水,特別是重體力勞動者水分消耗多,更應及時飲水。便秘者每日飲水量建議達2000毫升。每天清晨醒來喝一杯溫開水,不僅可補充一晚上流失的水分,還可起到清腸和促進腸蠕動的作用。
規律作息,養成良好習慣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和排便習慣至關重要。一定要養成一有便意就及時排便的習慣。大多數人有晨起排便以及臨睡如廁的習慣,這樣的習慣是有益健康的。隨著早上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一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則產生便意。在出現便意后一定要及時排便,這樣不僅可以及時減輕括約肌的壓力,也可以防止長時間蹲廁的不良習慣。有便意時千萬不要忍著不去大便,因為久忍便意可以引起習慣性便秘。每次大便時間盡量不超過5分鐘,如廁時間過長,易導致肛門直腸部位靜脈血管團曲張而誘發痔瘡。只要養成大便時不看手機及書報、不過久蹲廁努掙、有便意立即排便的良好習慣,就會使你遠離痔瘡。
個人衛生,不可忽視肛周衛生同樣重要,便后用溫水清洗,保持肛門口清潔干燥,平時勤換內褲,內褲要柔軟透氣,減少感染風險。
特殊人群,特別關注孕婦、老年人以及久坐職業者等特殊群體更需注重痔瘡的預防工作。孕婦應注意孕期營養搭配,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并根據醫生建議適當鍛煉;老年人則需要積極治療慢性便秘,提高生活質量。
堅持鍛煉,勞逸結合晨起可以跑步、做操、練習太極拳及五禽戲等調節新陳代謝。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負重或下蹲。久坐或久站者1~2小時后應適當改變體位,如走動10~15分鐘或者做操促進血液循環和腸蠕動。平時還可以做一些提肛運動,方法是并攏大腿,吸氣時收縮肛門,呼氣時放松肛門。如此反復,每天1~3次,每次30下,以增強骨盆底部的肌肉力量,有利于排便和預防痔瘡發生。也可按摩肛門,方法是便后用熱毛巾按壓肛門,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分鐘,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降低痔瘡發生概率。此外,久坐久站均易誘發痔瘡,因此要適當進行身體活動,每隔一段時間起身走動,尤其是長期辦公室工作者。
及時治療原發疾病及時治療肛周疾患及全身性疾病,可以減少痔瘡的發生。如蟯蟲病、滴蟲病、肛周濕疹、便秘、腹瀉、白帶過多、高血壓、心肺病、肺氣腫、糖尿病等。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大便出血、大便習慣改變、便秘和腹瀉交替、腹痛和腹部腫塊等,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綜上所述,痔瘡的預防重在生活細節的調整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治未病”的理念要求我們在痔瘡發生之前就采取行動,通過合理飲食、規律生活、講究衛生等多方面措,達到遠離痔瘡的目的。只有切實做好預防,才能真正做到健康無憂。當然,如果得了痔瘡也不必諱疾忌醫,不要覺得難以啟齒而耽誤了病情,也不要到藥房、網上買些膏、栓之類隨便用藥。應該第一時間去肛腸科門診就診,聽聽醫生的中肯建議,還自己一個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