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抱一只刺猬(漫畫版)》
作者:段鑫星 李文文 著""愚公子 繪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5年1月
從事心理咨詢30多年來,我聽到過無數個關于因愛受傷的故事。
妻子因為丈夫的回避感到疲憊不堪,女友因為偏執男友的猜忌無奈分手,丈夫因為妻子的討好無所適從,男友被女友的強勢深深刺痛……
我發現,故事中的主角像極了外面帶刺、內心柔軟的刺猬。有人用強勢包裹脆弱,有人用討好掩蓋不安,還有人用疏離逃避依戀……
只是,他們不懂對方的刺,擁抱只會讓自己鮮血淋漓。更有許多人妄圖拔掉對方的刺,最終只能兩敗俱傷。
這促使我開始聚焦于當代關系的困境:戀愛中的情感勒索、婚姻中的變質依賴、感情中的隱形控制與反抗……這些故事背后其實是不同人格刺猬的碰撞與掙扎。于是,《如何擁抱一只刺猬(漫畫版)》應運而生。
書中用刺猬的形象代表10種典型人格,包括自戀型人格、討好型人格、回避型人格、依賴型人格等。用兔子、狐貍、小貓等動物形象代表刺猬的重要他人。通過描繪刺猬與其他動物之間的故事,揭示親密關系的本質。比如自戀型刺猬覺得自己永遠正確,實則是用優越感掩蓋自卑;邊緣型刺猬反復推開伴侶,背后是被拋棄的深度恐懼。
我寫這本書是希望更多人看到:愛不是拔掉對方的刺,而是理解刺為何存在。例如,抑郁型刺猬的沉默并非冷漠,而是害怕成為負擔的體貼;反社會型刺猬的理性外殼下,藏著未被療愈的童年創傷。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你打破改變他人的執念,喚醒對自己、對他人的深層次認知,也推動自我成長與覺察。
我還希望通過這本書傳遞一個重要理念:關系的意義不在于找到完美他人,而是在看清彼此的不完美后,依然愿意調整擁抱對方的姿勢。就像兩只擁抱的刺猬,努力找到那個既能感受體溫又不被刺痛的距離—這個距離叫理解,也叫成長。
是的,最舒服的擁抱不是消滅差異,而是彼此理解;一份好的關系也不是壓抑自我的妥協,而是雙向奔赴、相互滋養,各自強大并共同成長。
愿你在這本書里理解刺的存在,也遇見擁抱刺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