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營養與衛生學是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該課程主要包括食品營養與衛生學基礎知識、食物營養價值及其評價、人群營養及健康管理、社區營養等內容。通過線下面授和線上共享的教學方式,采用“案例式、啟發式、任務式”教學相結合、借助信息化手段輔以“翻轉課堂”“對分課堂”及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夯實食品營養與衛生學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學科前沿知識方法,構建“思想塑造、知識學習、能力提升”綜合性教學模式,培養創新思維、理論深度和實踐能力,全面提升其開展食物營養價值評價、營養食品開發、人群營養咨詢、膳食調配、衛生管理及監督等工作的能力。
課程思政是以課程為載體,充分挖掘課程本體的德育元素和資源,結合遵循課程智育教學規律,并對其加以開發應用的教育實踐活動。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本質。食品營養與衛生學課程作為食品類專業新工科建設的核心課程,在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對于強化學生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發揮全方位育人功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將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有助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從事食品營養研究與評價、食品衛生與健康、食品安全監管和品質控制的食品工業專業人才,引導學生增強食品工業發展與我國整體形勢共生的意識。
1.食品營養與衛生學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
1.1 思想引領
將國家對人民營養健康的重視、食品衛生的決策、管理理念及要求等內容適宜地融入教學課件、教案及線上共享文檔中。以課程知識點為載體,通過案例教學、分組討論、課后練習等途徑,培養學生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厚植行業情懷與家國情懷,力爭培養學生成為高素養、大格局、有情懷、強擔當的新時代接班人。
1.2 能力培養
通過教學使學生全面系統地學習食品營養與衛生學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基本研究內容及方法,并學會追蹤本學科前沿知識和發展趨勢的方法,優化更新國內外最新理論及技術研究成果。重點培養學生運用課程知識發現、分析并解決食品工業中的復雜事件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開拓創新的能力。
1.3 知識傳授
通過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食品營養與衛生學的基礎知識、食品營養價值特點、變化規律及其評價方法、人群營養與膳食健康、社區營養、食品衛生及管理等基本理論和知識,并能結合實際開展如食物營養價值評價、營養食品開發、人群營養咨詢和膳食調配等工作,培養學生的尊知敬業精神。
2.課程思政元素設計與融入
食品營養與衛生學課程知識點豐富,涉及多學科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至課程章節內容中,可以讓學生在習得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思想政治修養,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思政教學設計內容具體如表1所示。
3.課程思政教學的具體實施——以“維生素”教學為例
維生素章節課程共計4學時,通過課前調研、課堂講授、“對分課堂”、分組討論的教學模式,按照授課邏輯,將思政理念融入“維生素歷史背景”“維生素與疾病防治”和“維生素補充劑與健康收益”等知識點中,本次思政教學的實施過程如表2所示。
4.思政教學反思
在實踐中發現,學生對食品營養與衛生學課程思政元素十分感興趣,可積極參與至課前調研、分組討論、課堂展示和課后總結中,思政案例不僅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學習到了專業知識和思政理念,還鍛煉了自主學習、分析研判、辯證思維的能力,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然而,在具體實施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總結如下。
4.1 科學創新思政教學方式
對于課程專業知識點與思政元素的融入講解仍需深研,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難易結合、重點突出,避免流水賬式輸出,同時應根據教學目標進行適當取舍,及時更新具有指導性、創新性、參考性和較好實踐價值的教學內容。此外,應立足學科,不斷深化對課程歷史邏輯、知識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理解與研究,在遵循課程原本邏輯的基礎上實現價值引導、人文情懷和基本原理的銜接對應。
4.2 優化思政案例教學時間比例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課堂時間分配不恰當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思政案例碎片化、零散化、“對分課堂”時長把握度不夠、分組討論偶爾影響專業知識深入講解等問題。課程中部分章節涉及的形式較為豐富,如何適宜切入思政案例、調控案例展開時間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應針對專業知識授課邏輯和對應的思政理念,合理安排授課進度,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
4.3 提升思政課的深度廣度和學術含金量
思政教學不應滿足于講故事、找案例、放視頻,應以學術做支撐,深入淺出、旁征博引,講出深度、邏輯和思想。思政教師可以圍繞專業問題、現實問題、學術問題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結合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提出具有解釋力和原創性的闡釋體系,以與之互動交流的方式表達新觀點、新見解,給學生以啟迪和點撥。
小結
食品營養與衛生學作為食品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教學內容包含多學科基礎和前沿知識,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應用性。新時代背景下,新工科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高校教師應嚴以律己,成為政治強、思維新、視野廣、情懷深、人格正的好教師,全面增強育人意識和能力,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至思政教育實踐中,全方位豐富思政教學內容、創新思政教育方式、拓展思政實踐平臺,注重課程思政與營養科學、生產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實現專業教育與立德樹人的有機結合。